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昨天發布“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顯示:我國城鄉養老保險差距大,政府或事業單位養老金中位數是新農合養老金中位數的33倍。農村老年人大部分在65-69歲時依舊在工作,而到80歲時農村老年人的就業率仍在20%以上。
農村現狀
@hihi想要多讀書:何止務農……農村建房子也能看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去當小工,搬磚砌墻什么的。看著心酸
@青檸不再:不干活,吃什么呢,我爺爺八十幾歲在鄉下,還鋤地,他兒媳婦母說人家鄰居老頭還干的多,嫌棄我爺爺干的少,心涼
@吾悟捂:農村田地里都是老人在勞作,他們都是說為了給孩子減輕負擔,為自己養老勞作!我們村一個大伯,70多歲了一個人還種了4畝田,孩子.孫子都在外面打工
@東張西望的陳小怡感動常在:那天去上海郊區青浦,在一個盛產茭白的村莊,聽說種茭白是個重體力活,等這一代農人都老去后,村里已經沒有年輕人能再種茭白了。
@謝達春爬六萬山:農村一般實在干不動了才不干農活,沒有退休這個概念
@penny彭彭也:農村的老人真的很可憐,比留守兒童更可憐,越來越多的孩子被父母帶出來,剩下的就是孤寡老人,稍微能動的還在地里干活,動不了的就一天到晚呆在家,沒有任何活動,也無人交流。在農村基本上沒有老年活動中心,老人好獨孤。一天到晚喊中國夢的那些人,拜托去走走基層。
@宋體佳:這是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在我老家,人只有老得干不動才能從田里解脫出來
農村就業率
@王穎給我一支煙:這如果也算就業率的話,那中國就業率就是世界第一,包括雜耍街頭賣藝乞討兒童。
@特奉荒謬:「就業率」這詞就用錯了吧?過了退休年齡就該進入非勞動人口了,還就業率?
@詩與童子:就業率這個詞用給鄉下老人簡直不是人話。
網友觀點
@莫青momo:在哪里縮小城鄉差距?還有很多地方!
@盡說糊涂話:這就是當代農民的優越性。
@潘浩01:中國夢!夢之難
@行云流水大師范:這個在農村很普遍!
@愛馬很快樂:應該讓那些老年人(60歲以上的)享受養老。
@不遠矣o:呵,正常現象,什么時候對待自己的老百姓能像對待“友好邦交的人民”那樣大方,動則幾十億,支持下教育、醫療等事業,比只會空喊口號都來得重要
@節兒根涼拌的:拜托好不好,全國人都在下海,農村的年輕壯勞力都出來打工了,家里只剩的幼小的孩子和年邁的老人,地里的活基本指望不上年輕人做,這個20%的研究研究在調查時難道只統計了人數,沒有看到數字背后的問題嗎
@hihi想要多讀書:對了,農業收入要是再不提高,老人沒了,年輕人誰愿意一輩子在農村待著種地?糧食出現危機了其他領域難以想象
@Gluttony_親愛精誠:農村和城市看起來完全就是兩個世界,差距實在太大了
@寒水冰冰2012:靠農民發家,靠農民養家,靠農民養生,靠農民養老,我靠!!!盤剝農民一代又一代,盤剝農民一層又一層,我操!!!
@紹興橋哥:中國百姓的悲哀、更是中國農民的悲劇!
@哎呦嗨喲:國之恥。 —— 北大報告稱農村八旬老人,仍有20%在務農!
@BTV李向顯:快反哺農村吧!政策、思想、技術一起上。
@大內高手零零發:有文化的人說活到老學到老,農民說活到死干到死
@有夢不停飛: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金,又不能依靠土地養老,孩子收入也不高,不干吃什么?
@崇輝北京:在65-69歲時依舊在工作沒有什么問題,關鍵是要有基本的社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