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天文學家預測了宇宙有三種結果,但其實平衡的結果幾乎就是不存在的,未來的宇宙會在大撕裂和大坍縮之間決斗產生!但以當前的天文理論來看,走向大撕裂似乎是必然的結果!其實盡管是龐大到了以百億光年都不能完全形容的宇宙,其發展規律并不能脫離熱力學范疇!熵是衡量我們這個世界混亂程度一個重要概念,而熵增則表示混亂程度增加,熵減則表示有序度增加!但在一個孤立的系統內,熵總是朝著增加的方向前進!其實準確的描述是整體上來衡量確實是一直在增加的,但某些局部或者時間段內,熵也會減少,但最終朝著增加的方向行進!那么哪種是增加,哪種是減少呢?
目前在我們宇宙中,其主導作用的天體是恒星,但是恒星的核聚變反應是單向進行的,終有一天最后一顆恒星會因為核聚變材料不足而熄滅,然后宇宙陷入無盡的黑暗之中,黑洞主宰者宇宙的演化,但是黑洞本身也是有壽命的,當黑洞蒸發殆盡之時,就是宇宙的末日。
熱寂學說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直接推論,但是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熱寂學說只單純地考慮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影響,然而我們宇宙是處于動態當中(目前是加速膨脹),加上引力作用和量子力學的效應,根本不可能達到平衡態,那么熱寂也就不可能達到。
我們的宇宙本身就是最大的孤立系統,熵增定律也就同樣適用于宇宙中了,隨著星云坍縮成恒星,恒星又坍縮成黑洞或者超新星爆發,黑洞經歷足夠長的時間后也會因為霍金輻射而全部蒸發殆盡,因此我們的宇宙最后很有可能是漆黑一片的熱寂(熵寂)狀態。“一只已經破碎的杯子無法自動重新復原”,人工復原的過程中只會進一步增加無序度,這便是熱力學第二定律,這便是熵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