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就是怕冷、陽氣不足,津液是清冷的、感受了寒邪,像腎陽虛、脾陽虛,風寒感冒
熱就是怕熱、邪氣有余,津液是膿稠的、感受了熱邪。像濕熱,實熱,風熱感冒等
比如肚子痛,畏寒,小肚子冷,喜歡喝熱水,小便又多又色清,這是寒。用溫中散寒的就能緩解,
發熱,口渴喜冷飲,大便結,小便少又黃。這是熱,熱證就要苦寒的藥去清,這這就是寒者熱之,熱則寒之。
比如頭痛,頭頂痛,干嘔,吐涎沫、瀉下,手腳冷。這是肝寒,可以用吳茱萸湯,
頭頂痛,面紅目赤,手足熱,大便結,這是肝熱,肝陽上亢,要用苦寒的龍膽瀉肝湯
又比如咳嗽,咳痰清稀,就像清水一樣,這是寒
咳痰黃稠,像鼻涕一樣,這是熱。
什么是怎么熱之?,吃了讓你溫暖的東西就是熱的,調理寒證,比如小茴香、肉桂、辣椒、桂枝、附子等
什么是寒之?吃了讓你手足發涼或一般苦的東西就是寒的,調理熱證,比如冰飲、苦瓜、黃連、黃柏、黃芩、芥菜等。
當然還有虛寒、虛熱,寒熱夾雜等,我們以后再講。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得溫而解、津液清冷的就是寒證多,喜涼、津液粘稠、就是熱證多。了解了這些,調理方向就不會錯了,如果不知道,熱證還吃了熱的食物,就上火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