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二手房購買經歷,大部分購房者都叫苦不迭。交易過程陷阱遍布、防不勝防,高額的中介費更是成為購房者最大的痛點。八成消費者認為中介費偏高,期待降低中介費收費標準并分段計費。
中介費太高遭吐槽
中介服務費,一直是一本“糊涂賬”。收費標準高企,收費項目卻難以劃分清楚。那么,中介服務真的值那么多錢么?
近日,房通網聯合多家媒體開展了“購房成本大調查”,截至目前,已有數萬網友踴躍參與。該調查收集通過中介交易房產的客戶的交易成本數據,并得到這些客戶關于中介服務費的真實看法。
調查結果顯示,半數以上二手房購房者付出的中介費都占房款的2%-2.7%,也就是說一套價值200萬的房子,僅中介費就至少要花費4、5萬元以上。對于中介費的收費標準,77.2%的受訪者表示實在偏高,從中介付出的勞動和貢獻的資源來看,并不值那么多錢。大部分受訪者并不能從中介那里了解到具體收費項目的劃分標準。如果把單項服務切分來看,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提供房源、協助看房(一次)、撮合簽約及辦理過戶這幾項服務價值不足500元,選擇“應低于500元”這個選項的分別有42.4%、73.1%、38.7%和54.7%。對于“辦理貸款”這項服務,42.3%的受訪者認為價值為“1000元至3000元之間”。
而關于中介的服務,受訪者更是一片“吐槽”。選擇“太坑了”這個選項的受訪者達34%;33.5%的受訪者表示“雖然有不爽,但是好在順利完成交易”;29.8%的受訪者則認為“還不錯,不過中介費太貴了”;僅有2.7%的受訪者對中介服務表示完全滿意。
眾多受訪者表示:“中介服務和收費標準設定存在太多不規范之處,難以令人產生信任感。通過中介交易總感覺到被處處提防、限制,甚至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即使完成了交易也會惹一肚子不快。”
中介服務期待“分段計費”
2011年,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關于降低本市住宅買賣經紀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該通知規定的最高標準“住宅買賣經紀服務費2.2%加上“需委托代辦貸款等服務的客戶,需向擔保公司支付的0.5%的保障服務費”,共2.7%,成為市面上通行的收費標準。
而有少數互聯網中介公司提傭比例較低,目前最低的搜房網為0.5%,按照200萬一套的成交價來計算,傭金也達1萬元。隨著總房款的增加,傭金也隨之水漲船高。
房通網推出的一口價5000元服務包正迎合了廣大購房者的需求,成為”分段計費”改革的重要舉措。其服務包括買賣雙方簽約代書、貸款、過戶等相關環節。簡言之,買賣雙方達成交易意向后,5000元即可搞定余下手續。
目前,并沒有大型中介將權證代辦服務獨立拆分出來,只有部分小型代理公司承擔此類業務。據了解,鏈家等公司將權證服務也作為居間服務的一種,收取房款1%左右的服務費。小型代理公司活躍在各種交易大廳附近打游擊戰,收費標準幾百至幾千元不等。
對于大型中介公司來說,顯然權證代辦服務收費比起居間收費要低一大截,所以并沒有足夠動力把這部分服務獨立出來。
作為首家將權證代辦服務拆分的大型中介公司,房通網將服務進行拆分,分段計費。無論房產價值200萬還是2000萬,服務費都是5000元,不會上漲。房產交易不再需要支付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的高額中介費。
據了解,房通網承接代辦相關業務已逾10年以上,資信有保障,網店覆蓋全北京,貸款合作銀行超過10家,為客戶提供最合適的貸款方案。
房通網創新收費模式
繼宣布將二手房交易傭金從2.7%降至1.5%,對經紀人提傭至70%,發展全民經紀人戰略之后,房通網再祭重拳,挑戰中介行業的規則。這次,矛頭指向了服務模式和收費標準。
房通網調研發現,并非所有客戶都有全程服務的需求,有些客戶已經達成交易意向,那么他們只需要服務過程的后半段。本次推出的5000元權證代辦服務包,主要針對熟人之間買賣房產,或辦理親屬之間贈與、繼承、夫妻間產權更名。
房通網副總裁楊皓認為,客戶導向應該成為中介行業的一個理念。房通網在進行市場重新切分后發現,存在很大一部分客戶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是沒有居間服務需求的,只有代理需求,因為這些客戶彼此之間是熟人關系,并非中介公司促成成交的。
“所以,就需要創新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專業化、細分化、定制化才符合客戶導向。”楊皓評價說。“房通網一方面讓利給客戶,給客戶提供更多種類低價、高品質的服務;一方面提升二手房交易效率,打造透明高效的交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