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海這天氣反常的奇怪,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啊,剛過完小暑,大暑竟然也跟著到了~~~
是的,你沒有聽錯,一年四季中最最炎熱的大暑到了(雖然小編我一點也沒感覺到),趕快備好食譜,準備迎戰吧!!!
為順利度暑,中國各地有不少風俗,如浙江臺州沿海的人們有大暑節氣吃姜汁調蛋的風俗。姜汁能去除體內濕氣,因此在暑濕時節食用姜汁調蛋很補人。山東南部地區有“喝暑羊”的習俗,即調配著辣椒油、醋和蒜的羊肉湯。喝罷全身大汗淋漓,既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又排出體內毒素,有益健康。
于是小編就搜羅幾款暑季祛濕氣的良方,讓大家在酷暑下身體也棒棒噠~~~
薏米紅豆湯
做法:取等量的薏米和紅豆,將紅豆浸泡三四個小時,再與薏米一起下鍋煮,上層的湯當水喝,下層的顆粒當飯吃。注意不能放大米,因為大米是助濕的。可將湯水倒出后剩下的薏米紅豆粒加入小米一起熬粥吃。
馬蹄鴨湯
做法:荸薺100克,水鴨1只,蔥20克,姜15克,料酒20克,鹽少許。將鴨宰殺去毛及內臟;馬蹄去皮,一切成兩半;蔥切段,姜切片。把鴨放入鍋內,放入馬蹄、蔥、姜、鹽、料酒,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改文火燉熬至鴨熟即成。
竹蓀絲瓜湯
做法:提前將2~3個竹蓀泡到水里,待竹蓀變軟即可;取一根絲瓜削皮切成片備用。鍋里放入適量的水,待水燒開后先后放入竹蓀、絲瓜片,約3分鐘后,再放入鹽、少許胡椒粉。因為竹蓀味道比較鮮美,可以不放雞精。一道簡單清淡的竹蓀絲瓜湯就做好了。
黃瓜祛濕湯
冬瓜薏米煲鴨
做法:光鴨半只、冬瓜300克、薏米75克、姜3片、油2湯匙、鹽1/3湯匙。光鴨洗凈去鴨皮,斬成塊狀,放入沸水中汆燙1分鐘,撈起瀝干水待用。冬瓜去籽,擦去瓜皮上的白霜,洗凈切成塊;薏米用清水浸泡30分鐘。燒熱2湯匙油,炒香姜片,倒入鴨肉煸炒1分鐘,至呈金黃色,盛入砂鍋內。往鍋內注入5碗清水,倒入薏米、冬瓜和姜片攪拌均勻。加蓋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1小時左右,至湯色香濃,冬瓜軟爛。加入1/3湯匙鹽調味,便可盛碗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