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夏侯湛撰;顔真卿書并篆額東方朔畫贊碑,唐天寶13年(754)12月1日。經摺裝墨紙尺寸:23.2x13.5厘米,淸代翻刻,民國拓本,殘存1冊。
臨《東方朔畫贊碑》
顏體風貌眾多,如《多寶塔感應碑》神采清研,結構平穩,用筆俊秀;大字《麻姑仙壇記》結體寬博,點畫遒勁,顯得老辣質樸。這里,談談如何臨顏體《東方朔畫贊碑》。
此碑文氣勢磅礴,深厚雄健,結體、筆畫較為平正。臨寫此碑應注意裹鋒起筆,沉實運筆,如“其”、“典”等字的長橫,下筆是用裹鋒,運筆做到象勒馬韁繩一樣,不讓它輕飄浮滑。在寫轉折處,有時運筆要作絞鋒(略轉筆使筆尖和輔毫合絞一起),所得筆畫勁挺含蓄,如“典”、“質”等字的轉折。有的字在筆畫上帶有隸意,如“道”的一捺,先裹鋒頓挫,再運筆,然后捺出。另外,臨寫此碑時還注意不要流于肥笨,盡量達到厚實凝重的特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