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畫家閻麗珍,在當代畫壇上屬青年一代,但她作品特有的詩意與美感,形式與內蘊等,卻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然,以工筆畫為“術業”專攻的她,作品中始終傳達出嚴謹與精微的風格,漾溢著理想與憧憬,且有著鮮明的唯美傾向,它折射出女性畫家特有的視角、追求和情懷。
雨過清香發
應該說,閻麗珍的作品多以青年女性為題,在特定的形式內,給以一種內斂式的含蓄表現,因為,她筆下的人物在工筆畫的“三礬九染”的制作中,在“以技入境”的原則下,表現的正是人物內心的意緒,而且,這些意緒轉換為形象、情感、氛圍與魅力并定格在三維空間之內,揭示了這些青年女性的人性之美和精神面貌。
初雨之二
無疑,“以技入境”為閻麗珍搭建了通往審美理想的橋梁,為她展示了廣闊的藝術前景,嫻熟的技法恰如其分的表現了作品的題旨、內容與美感魅力,盡管,技法的嚴謹、工整,卻并不失去畫面中的靈性,仍然使作品與畫家成為沒有間隔的、沒有距離的整體關系,因為畫家筆下青年女性的清澈、透明、純凈與從容,表現的正是畫家的“自我”,分明讓人看到畫家自身在審美方面的理想追求與精神境界。
初雨之一
重要的是,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模特進行藝術創造,卻并不受真實形象的桎梏,而進行一種藝術創造,使這些形象既有個性特點、血肉豐滿,又表現時代精神特征和審美共性,應該說,對任何畫家來說,這都是一道難解之題,然而,閻麗珍正是在這一點上表現了自己的智慧和才情。
醉賞濃春
在寫實具象與寫意抽象之間,閻麗珍運用寫實具象的形式、手法,表現的不再是形而下的邏輯關系和現實場景,而是在這一形式、手法的特定文本中,注入了朦朧、含蓄和抽象的內容,產生了類似寫意的效果,這種效果的意義在于——擴大了審美意蘊的含量,提高了藝術創作的品位,深化了作品的美感魅力,直至精神境界的升華。
天香夜染衣
譬如,《自畫像》、《臘月》、《歲月印記》、《昨夜西風》、《靜靜的時光》、《煙雨幾重陽》、《暮韻》等,都具有極大的隱喻性和暗示性,人物雖體現為寫實具象特點,卻因為畫家的處理,使她們置于一種不甚具體的環境中,這個環境遠離了生活場景,是一種詩境,詩境的營造,使人物脫去煙火氣息,而愈加純凈、清澈、透明,所以,在實際中,經由畫家之手,這些青年女性成為美的象征、人性的符號,因此,她們在藝術創造中回歸了藝術本體,不再是各自生活角色的本身;正是這一點,在閻麗珍那里顯得至關重要,因為,這一點,使她的藝術更接近藝術本質的規律。
幽香圖
閻麗珍作品中的女性,大多為當代少女,尤以城市知識少女居多,也許這些女青年都是畫家熟悉的,是畫家身邊的親朋好友,她以銳利、敏感的目光,深入到她們的內心世界,發現她們的情感之謎和心靈之美,并從中剝離出詩意的內核,用以構建一種充實之美和一種脫離一己的大美。
畫家以贊頌和謳歌的筆調,賦予人物以生命活力和美感,這些人物因為符號化的表現,更具一種精神意義,她們共同承載著我們時代的巨大內容,承載著人性無比豐富的內容,而且,在“形式大于內容”的處理中,藝術的力量便變得無法抗拒。
清影之四
這是一群清純的美麗少女,她們安靜地享受著時光的饋贈,領略著美好的生命內容,細數著流金歲月中的往事,憧憬著未來,在充滿諸多誘惑的“當下”,她們守望著生命,人性的純凈與美好;所以,我們說,閻麗珍筆下的青春少女,代表并象征著人類精神世界中永恒的美和生命的美麗。
從人物的“心緒”捕捉出發,到人性美感表現的完成,閻麗珍經歷了嘔心瀝血般的磨礪過程,終于奠定了自己的藝術取向和風格特征,她的作品體現著明確地女性詩性和情懷,散發著扣人心弦的美感,這是她多年努力的必然結晶,因為,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有什么樣的“前因”,必有什么樣的“后果”,成功的喜悅屬于勤奮的耕耘者。
清影之三
在閻麗珍面前,仍然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仍然存在著尚可細細打磨之處,她本人深知這一點,在不斷地調整自己、修正自己的過程中,在繼續的苦苦求索中,我們是可以預見到她未來的成績的。實踐告訴我們,唯有“不問收獲,只問耕耘”的人才能收獲豐碩的果實,才能迎來成熟的季節,閻麗珍正是這樣一位耕耘者。
作者系美術史學者、《中國美術》主編
個人簡介:
閻麗珍
閻麗珍,出生于河北保定,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系;2002年入北京畫院學習,先后師從著名畫家石齊先生、王明明先生;2009年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新中國畫研究班學習。作品二十余次參加中國美協及省市美協主辦的展覽,
現為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河北女畫家學會理事、
中國石齊藝術研究會畫家、
北京畫院王明明工作室畫家、
北京聽雨樓美術館專職畫家、
邢臺市政協委員。
2003年《少女》在香港大會堂展覽館展出。
2004年 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2004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和《全國第二屆人物畫展—紀念蔣兆和誕辰一百周年》。 《覓》參加“靜思園杯”中國書畫家作品大賽,獲二等獎。
2005年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二屆“菜鄉情”全國中國畫提名展》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06年 參加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的《紀念宋慶齡逝世二十五周年中華婦女書畫作品展》。
2007年 參加《融情自然---- 北京畫院王明明師生邀請展》;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草原情”全國中國畫提名展》、《中華情》全國美術作品展和 《紀念“黃道周”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2008年 積極參加抗震救災活動,數幅作品捐贈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等機構;出版《閻麗珍藝術集》。
2009年 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2009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1年《夏日白云》被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暨中國新農村建設成就組委會收藏。
2012年《思》入選“當代百名中國工筆畫家提名展”,并獲優秀獎。
2013年《五色牡丹圖》參加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陽光文化基金會舉辦的“溫暖陽光,分享有你”2013陽光下成長分享會并被楊瀾女士競買收藏。
2014年 特邀參加“錦繡懷柔華彩金都”全國書畫作品展;4月參加中國人民大學隋牟工作室四人聯展(山東濰坊);7月參加中國人民大學隋牟工作室畢業展覽(山東東營楓雲國際藝術館、北京皇城美術館)。
2015年 參加“亦復如是 ——隋牟師生展”(北京繪通當代美術館);應邀參加北京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主辦的“We Are the Children—我們心中的孩子”大型公益主題活動,《荷塘清韻》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展出并被競拍收藏,所拍費用33萬元全部用于孩子們的藝術教育活動。
2015年 應邀參加“素心若雪—2015全國著名女畫家邀請展”(北京藝術市場美術館)
2015年 參加“凝視—2015中國當代女性藝術雙年展”(河北師范大學博物館)
2015年 參加養正堂師生外師造化精品展(山東臨沂大偉美術館)
2016年 應邀參加“天工開悟中國當代藝術大展”(北京· 今日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