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祁文靜 郭淮蓮
腦卒中(Stroke)是指由于急性腦循環障礙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腦功能障礙,也稱急性腦血管病。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前者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等,后者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腦卒中是神經系統的常見病,是目前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致殘率和復發率均高,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早期預防和及時治療對腦卒中患者非常重要。對于具有腦卒中危險因素的人群,提高風險意識,進行合理的干預和治療,有助于減少腦卒中的發生及危害。
什么人容易患腦卒中?
1、高血壓病:高血壓病不僅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血壓升高還會造成心、腎等靶器官的損害,因此,高血壓病患者應提高重視、堅持服藥、監測血壓,不能因為沒有癥狀或者今天血壓不高就不吃降壓藥,否則,長期放任血壓升高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
2、糖尿病:血糖升高會對血管、視網膜、神經、腎等器官造成嚴重損害,糖尿病患者需采取控制飲食、增加體力活動、降糖藥物等治療方法。
3、心臟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尤其是心房顫動患者容易出現栓子脫落造成腦栓塞,可能需要抗凝藥物治療。
4、高脂血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癥的最主要因素,對于LDL增高的人群需注意減少攝入動物脂肪、蛋黃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他汀類藥物治療。
5、吸煙:長期吸煙不僅使肺癌的發生率增高,而且對全身血管的損害非常大,是動脈粥樣硬化癥、腦梗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6、血液流變學紊亂:使血液黏度增加時(例如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等),腦血流量下降,容易發生缺血性卒中。
什么癥狀需引起注意?
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早期的溶栓治療及血管內介入治療可能挽救瀕臨缺血壞死的腦組織、改善疾病的預后。當出現以下提示腦功能障礙的癥狀時,需盡早就醫診治:頭暈,特別是突然眩暈;與平時不同的頭痛,尤其是伴嘔吐的劇烈頭痛;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面、舌或肢體麻木;肢體無力或不靈活;吐字不清、語言不利;單眼發黑,或雙眼視物不清,或視物范圍縮小;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暈倒或神志不清;面部或肢體不自主抽動。
腦卒中如何治療?
發生腦卒中后,在醫院內經過急性期的治療使病情穩定后,患者需盡早進行康復治療,并控制危險因素,預防今后再次發生腦卒中。
康復治療對于遺留功能殘疾的腦卒中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經過正規的康復治療可以明顯減輕肢體癱瘓、吞咽困難、語言不利等后遺癥。須注意,康復不等于“鍛煉”,錯誤的“鍛煉”容易導致關節肌肉損傷、疼痛、骨折、異常步態等問題。因此,康復治療最好在正規的治療機構進行。
腦卒中的預防首先需要控制危險因素,對于缺血性腦卒中通常給予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或抗凝藥物,例如阿司匹林、氯比格雷、華法林等,其中阿司匹林是防治缺血性腦卒中的經典藥物,但也可能造成胃潰瘍、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須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