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猛于虎!11月20日,是“中國1120心梗救治日”。
??未來10年,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數量仍將呈急劇攀升態勢。據粗略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有2260萬心肌梗死患者。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一旦心梗發生,每一步都充滿了考驗,而走錯一步,就可能抱憾終生。面對心梗,我們如何起跑,才能搶在它的前面?
??心梗救治的“兩個數字”和“一個中心”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 霍勇
??從2005年起,我國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便持續攀升。尤其在2013年后,我國農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顯著超越城市。也就是說,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經不再是城市人的“專利”,農村正成為我國心血管疾病高發的“重災區”。
??目前我國居民對心梗的認知還有待提高。研究顯示,僅43.0%的患者認為胸痛或胸部不適與心臟相關,而持續性胸痛及大汗是我國心梗患者最典型的臨床表現。對于缺乏醫學知識的普通居民而言,一定要對心梗、卒中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有基本的了解。
??我認為,熟記“兩個數字”和“一個中心”是當前心梗救治的關鍵所在。兩個數字就是兩個“120”,也是心梗救治日“1120”的寓意,即胸痛時及時撥打“120”,急性心梗的黃金救治時間為120分鐘。一個中心即胸痛中心。
??我國于2013年9月正式發布了中國胸痛中心認證體系及認證標準,這標志著中國胸痛中心建設正式進入標準化、規模化推動的歷史階段。
??目前,我國有超過4600家醫院正在建設胸痛中心,其中1507家已經通過胸痛中心認證。胸痛中心已經實現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胸痛中心認證100%全覆蓋。全國282個地市、州、地區至少有一家胸痛中心通過認證,實現地市州84%覆蓋。全國1386個縣級市、縣、自治縣有胸痛中心建設,實現縣域76%覆蓋,形成全國胸痛中心救治基本網絡。
??胸痛中心10年的蓬勃發展,對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率和救治效果的提升幫助非常顯著——縮短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時間,縮短了住院時間并節省了住院費用,顯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不良事件的發生和全因死亡。
??我國若想真正控制心梗的患病率,當務之急是重視構建急性心肌梗死的預防、救治、管理這一完整的生命鏈條。進而從心梗單一救治到心血管疾病防、救、治、康一體化建設,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及時識別心梗 小心不典型癥狀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師 楊慶
??如果身體存在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年齡以及家族病史等多種危險因素,那血管就會出現變化,就像水管壁出現水垢一樣,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在有些患者身上并不“老實”。它們容易破裂、糜爛或出血,形成血栓,繼發性地引起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從而引起嚴重的心肌缺血。如果不及時處理,血管完全閉塞,心肌細胞持續性地缺血缺氧,患者就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警惕第一次的心絞痛
??管腔狹窄達到一定程度(一般是70%以上,部分血管可能在50%以上), 雖然靜止休息時心肌供血不受影響, 但在一些誘因下(比如運動、心動過速或激動時),心臟耗氧量增加,可暫時引起心肌供血不足。這時,患者會出現心絞痛。
??不過這種疼痛持續時間不長,一般在幾分鐘左右,通過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劑(如硝酸甘油)后就會消失。 但是要警惕,心絞痛是危險的信號。第一次出現的心絞痛可能在短期進展為急性心梗。
??除此之外,以下癥狀也要高度警惕:1.嚴重心絞痛突然發作。2.原有的心絞痛性質改變,如頻率增加、劇烈程度增加、持續時間延長;或誘因不明顯,多在安靜休息時發作,含服硝酸甘油療效差。3.疼痛時伴有大汗、惡心、嘔吐、心律失常、低血壓等。
??小心不典型的先兆癥狀
??還有約20%~33%的急性心梗患者有不典型先兆癥狀,容易被忽視。比如,有些患者表現為下頜痛、牙痛、右上肢疼痛、后背疼痛、上腹痛,甚至出現乏力、心慌、煩躁、咳嗽、惡心、嘔吐癥狀。
??是不是只要這些部位感到疼痛,就要立刻警惕急性心梗呢?
??首先,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大多呈放射性和廣泛性。所以即便是其他部位的疼痛,也不會單純只是某一點的疼痛,大多數患者可能同時伴有胸部不適、呼吸困難或胸部悶壓感。
??其次,這些非典型癥狀發作持續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就需要高度重視了。但如果癥狀已經持續了好幾天,那問題就不大。因為如果真的是心肌梗死,癥狀不會持續那么久。
??再有,如果是心肌缺血引起的癥狀,由于運動會加劇這些疼痛,出于自我保護,患者在癥狀出現時,自然會降低活動量。如果癥狀在活動后減輕,自然不像心肌缺血。
??在意身體發出的信號
??如果你有以下癥狀,千萬不能有任何的拖延猶豫,必須立即就醫,因為你可能已經發生急性心梗!
??1.胸痛為壓迫性、緊縮性、燒灼感、刀割樣或沉重感。
??2.無法解釋的上腹痛或腹脹。
??3.放射至頸部、下頜、肩部、背部、左臂或雙上臂。
??4.“燒心”,胸部不適伴惡心和 (或) 嘔吐。
??5.伴持續性氣短或呼吸困難。
??6.伴無力、眩暈、頭暈或意識喪失。
??7.伴大汗。
??注意,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癥狀是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即便休息及使用硝酸酯類藥物也不能完全緩解。
??最后要強調的是,以上這些急性心梗的知識對于我們,對于我們年邁的父母,都十分重要。請一定記牢!畢竟,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身邊有人發生心梗,我們可以做什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主任 蔣峻
??2小時
??在發達國家,普通人對于心肌梗死有較強的警惕意識,急救網絡也較為完善,院前急救可控制在2小時以內。而在國內,目前平均的院前急救時間遠遠超過2小時,是救治過程中延時最為嚴重的部分。
??對心肌梗死第一救治現場正確的判斷和正確的處理,對整個救治過程起著關鍵的作用。這個過程主要依賴于患者及其旁觀者,所以提高公眾的判斷能力和急救能力是一項重要措施。
??30分鐘
??通常,心絞痛疼痛時間不超過10分鐘,胸痛超過這個時間就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超過30分鐘就要撥打“120”緊急送醫院。
??在“120”到來之前,個人的自救對于患者預后至關重要。無論哪種病因的胸痛,盡可能減少患者的活動量都是有益的。應安靜平躺,避免頻繁搬動患者。盡量避免予以止痛藥物,因為大部分非甾體類抗炎藥對于急性心梗都是有害的。避免使用平時治療心絞痛的硝酸甘油,因為心梗患者常伴有低血壓,硝酸甘油可能加重休克。
??立即心肺復蘇
??嚴重的心梗患者容易發生呼吸、心跳驟停,此時需要心肺復蘇治療,切勿做掐人中等無效救治。如果有旁觀者,應頻繁呼叫患者,判斷其意識情況。如果有醫務人員在場,應判斷是否存在呼吸心跳后,再決定是否給予心肺復蘇。普通人通常不具備該技能,在患者突發意識不清后,可立即啟動心肺復蘇,早期贏得救治時間。
??有效的心肺復蘇有胸廓按壓深度的要求,如躺在柔軟的床面或沙發上,施救者無法有效進行按壓,也無法判斷按壓的深度,所以應把患者轉移至硬質地面上。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可以為醫務人員的急救贏得關鍵的時間。如果旁觀者無心肺復蘇技能,可以向“120”尋求指導,因為即便是低質量的心肺復蘇,也優于無心肺復蘇。
??尋找AED
??目前,很多人流量大的地方,如機場、商場、火車站等,已經配備了體外自動除顫儀(AED)。AED一般放置在顯眼的地方,通常為紅色,標注“AED”等字樣。取下來后,按照里面的說明書開機、貼電極片,AED會自動分析是否需要除顫。機器建議除顫后,還需旁觀者按除顫按鈕。這個操作過程一般較為簡單,無需特殊培訓。
??在公共場所,在啟動心肺復蘇之前應開始尋找AED備用,盡早使用AED恢復正常心律,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腦功能。如果發病現場為患者一個人,在撥打“120”之后,應盡快打電話通知附近親友前來,保持電話暢通,并讓自己處于容易被發現的位置。
??等待救護車
??患者發病后需要送醫院急救,通常建議等待“120”急救車前來。因為他們反應迅速、搬運手法專業、有急救技能、熟悉急救路線、了解合適的救治醫院。但有些特殊情況,急救車無法及時到達或者不能到達,就可以讓旁觀者駕車帶患者到醫院。
??避免患者自行駕車去醫院。駕車的一系列動作可能加重疾病,引起胸痛的疾病通常變化迅速,如駕車過程中突發意識喪失,可能引發車禍。
??如果周圍有多家醫院可在同等時間內到達,盡量選擇具備心臟介入能力的醫院。因為基層醫院通常不具備完善的介入治療的設備和人員。另外,有些重癥病人需要急診外科手術或高級別的呼吸循環支持,基層醫院通常也不具備該能力。
??如果具備心臟介入能力的醫院路程較遠,患者病情危急,可能會在路程上耽誤病情,可先送至基層醫院,進行溶栓及對癥支持治療,為轉至上級醫院贏得時間。
??大家都愛問
??心臟支架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江蘇省人民醫院 褚明 陸遠
??什么是心臟支架
??放支架是心內科介入手術,不需要開胸剖肚,僅僅需要一個類似于打針一樣的口子,屬于微創手術,術后恢復快。
??說是支架,其實是一個管狀彈簧網。將這個管狀彈簧網放在血管里,把狹窄的血管撐開,讓管道再通,讓心臟需要的血液和能量重新運進來。這個彈簧網就是支架。
??支架放置麻煩嗎
??心臟支架的放置分為三步。
??第一步:利用導管將可脹大收縮的球囊直達血管堵塞的位置。
??第二步:擴張球囊,打開支架,使其緊緊地貼在血管壁上,撐開動脈,令血液順利通過。
??第三步:給氣球放氣,退出導管和氣球,支架被留在血管里。
??狹窄處的斑塊
??跑哪里去了
??支架撐開后,斑塊被支架擠壓在血管壁上,隨血管壁向外擴展。所以說,放了支架,只是使原來狹窄或者堵塞的血管變通暢,使冠心病癥狀緩解或消失,但心臟支架手術解決的只是冠脈病變最嚴重的局部問題,無法改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
??哪些情況適宜支架治療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是目前冠心病的常規治療方法。
??得了冠心病,如果還有下面的情況,可能就需要放支架了:
??1.心絞痛經積極藥物治療后,病情仍然不能穩定。
??2.心絞痛癥狀雖然較輕,但心肌缺血的客觀證據明確,狹窄顯著。
??3.介入治療或心臟搭橋術后心絞痛復發,冠狀動脈管腔再狹窄。
??4.急性心肌梗死12小時以內,如果屬于ST段抬高型心梗,12小時~24小時仍有胸痛等癥狀,可以綜合評估決定是否急診開通血管;如果屬于非ST段抬高型心梗,可以根據危險分層決定是否急診開通血管。
??5.對于大多數病人,血管直徑狹窄超過70%是植入支架的一個標準。同時與病變穩定性、形態、長度、分支情況有關,醫生根據患者個體情況決定,特別強調狹窄程度不是判斷是否植入支架的唯一標準。
??急診支架植入有多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各類型中最嚴重的一種,表現為心臟血管急性閉塞,血流中斷,導致心肌細胞進行性壞死。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血流,挽救瀕臨壞死的心肌。每耽誤一分鐘,心肌細胞就會持續壞死,且會引起更嚴重的后果。這個時候最快且有效的辦法就是行急診支架植入術,這也是目前公認的最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
??沒有條件開展急診支架植入時,可選擇溶栓,當然急診介入開通血管困難的時候,也可以選擇急診搭橋。
??術后還會再次狹窄嗎
??術后出現再次狹窄的可能性是有的,這被稱為支架內再狹窄。
??支架內再狹窄是指放支架的血管腔或/和距離支架兩端5毫米內的血管腔,狹窄程度超過50%。可看作是損傷內皮的過度自愈,或者是對血管重建術所導致創傷的不良反應。目前使用的藥物支架,有5%~10%的再狹窄概率。其中又有10%的患者需要再次植入支架,造成一定經濟及心理上的負擔。
??支架內再狹窄主要由兩方面引起:第一,內皮增生,即血管內膜的增厚;第二,血管重構導致血管形狀的改變,導致病變部位血管彈性回縮、細胞外基質重塑及新生命外膜形成。
??放幾個支架
??究竟誰說了算
??很多人都問:都是冠心病,為什么有人支架放的多,有人放的少?都是處理了一根血管,為什么有人放1個支架即可,而有人要2個?
??醫生是根據以下情況來決定該放幾個支架的。
??(1)堵塞長度
??目前市面上的支架,最長的是38毫米(有一種進口支架例外,長度達到48毫米),最短的是12毫米。如果一根血管病變長度為30毫米以內,只需要1個支架就行了。如果病變長度為50毫米,那么至少需要2個支架才能夠把病變血管覆蓋完全。
??(2)堵塞部位
??堵塞的部位不同,放支架的數量有所差異。堵塞在主干血管,病變比較短,通常放1個支架就可以解決。
??但若堵塞在分叉處,且岔路口的兩根血管都有問題,可能至少需要兩個支架。但若堵塞在一些較小的血管(直徑小于2毫米),就沒有這么小的支架可放了。
??(3)堵塞數量
??如果是一根血管有2處堵塞,且相距較遠,則至少需要安放2個支架。
??同樣,若是多處堵塞部位位于不同的血管,同樣需要多個支架來解決問題。
??(4)血管直徑
??即使血管病變長度不是很長,若同一根血管前后的直徑相差很大,同樣可能需要兩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