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2012年全球胃癌新發病例約95.1萬例,因胃癌死亡病例約 72.3 萬例,分別位于惡性腫瘤發病率第 5位、死亡率第3位。超過70%的胃癌新發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約50%的病例發生在亞洲東部,主要集中在中國。
為此,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根據國內統計數據來評估全國胃癌流行情況及胃癌長期變化趨勢,以加強人們對胃癌的重視,使胃癌患者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而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我國胃癌的發展概況
中國胃癌發病例數和死亡例數分別占全球胃癌發病和死亡的 42.6%和 45.0%,在全球 183個國家中位于發病率第 5 位、死亡率第 6 位。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發病和死亡例數均約占世界的50%。胃癌仍是嚴重危害中國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第二位
2012 年中國胃癌新發病例約為 42.4 萬例,其中男性新發病例約為 29.8 萬例,女性為 12.6 萬例。
全國總人口及男性胃癌發病率均僅次于肺癌,位居同期惡性腫瘤發病第 2 位,女性胃癌發病率低于乳腺癌、肺癌和結直腸癌,位居第4位。
男性發病率大于女性
胃癌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小于35歲處于較低水平,大于或等于35歲時快速上升,于80~84歲年齡組達到高峰,大于或等于85歲時有所下降。
其中,男多女少是胃癌發病的一大特點,大于50歲的男性胃癌發病率為同期女性的2倍以上。
農村胃癌發病率大于城市
無論男性或女性,農村各年齡別發病率均普遍高于城市。2012 年城市地區胃癌新發病例約為 19.8 萬例,占城市地區全部癌癥發病的10.02%;發病率為27.77/10萬,發病率低于肺癌和結直腸癌,位居城市發病第3位。
農村地區新發病例約為22.6萬例,占農村地區全部癌癥發病的14.00%,發病率為35.17/10萬,發病率僅低于肺癌,位居農村發病第2位。
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2000年至2012年,城市女性胃癌發病率約為18.00/10萬,農村女性約為35.00/10萬;城市男性胃癌發病率約為35.00/10萬,農村男性胃癌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綜合分析各項因素,胃癌在各人群中的發病率均呈現下降趨勢。
死亡率位居同期惡性腫瘤第三
2012 年中國胃癌死亡病例約為 29.8 萬例,其中男性死亡病例約為20.6萬例,女性約為9.2萬例。全國胃癌死亡率為 22.04/10 萬。
全國總人口及男性胃癌死亡率均低于肺癌和肝癌,位居同期惡性腫瘤死亡率第3位,女性胃癌死亡率僅低于肺癌,位居第2位。
死亡率在40歲以上最高
胃癌年齡別死亡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小于40歲處于較低水平,隨后快速上升。除城市女性外,均于80~84歲年齡組達到高峰,大于85歲時有所下降,男性高于女性。
城鄉年齡別死亡率變化趨勢與全國死亡情況相似,<>
農村死亡率大于城市
2012 年城市地區胃癌死亡病例約為 13.6 萬例,占城市地區全部癌癥死亡的12.03%,死亡率為19.13/10萬。農村地區死亡病例約為16.2萬例,占農村地區全部癌癥死亡的15.39%,死亡率為25.27/10萬。
無論城市還是農村,胃癌死亡率均低于肺癌和肝癌,位居同期惡性腫瘤死亡第3位。
死亡率也呈現下降趨勢
2000年至2012年,女性胃癌死亡率變化不大,城市女性胃癌死亡率約為 14.00/10萬,農村女性約為27.00/10萬。城市男性胃癌死亡率變化不大,約為25.00/10萬,農村男性胃癌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經過調整與校準后,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死亡率均呈現下降趨勢。
城市生存率大于農村
胃癌合計5年相對生存率為27.4%,男性5年相對生存率為27.9%,女性為 26.5%。城市地區胃癌5年相對生存率為32.5%,農村地區胃癌5年相對生存率為24.9%,城市地區胃癌生存率高于農村地區,男性略高于女性。
綜上所述,雖然中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但仍處于較高水平。因此,胃癌的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普及胃癌知識,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更好地降服病魔。
參考文獻:
[1] 左婷婷,鄭榮壽,曾紅梅等. 中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 [J]. 中國腫瘤臨床,2017,44(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