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羽兮
火速圍觀:這5類人不能開診所、村衛生室,早點知道就能少走很多彎路!
前不久有讀者問起,自己是執業助理醫師,打算在城里開診所,是否涉嫌違法?
有著類似疑問的基層醫生朋友其實不少,他們對非法執業的概念多半較為模糊,所以為了便于大家理解,小編今天直接上排除法,為大家揭曉藏在法律條規、政府批文里的謎底。到底是哪5類人暫不具備開設診所、村衛生室資格?一看便知!
關于執業助理醫師能否開辦診所的問題,早在2001年原衛生部就有一個批復:
原文中明確提到:在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治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被允許單獨執業的醫療機構主要指的是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并不包括個體診所。
由此可見,執業助理醫師并不符合單獨在個體診所執業的要求。按批文內容分析,診所沒有特別注明是在城市或農村,所以從字面上提供的信息來看,即便在農村開診所,大多數情況下也是不被允許的。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醫師隊伍建設,緩解農村缺乏執業助理醫師的問題,國家決定于2016年在浙江、福建、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甘肅、寧夏等9個考區開展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試點工作,2018年面向全國開展。
報考對象是在鄉鎮衛生院或者村衛生室工作的醫生。考試合格取得鄉鎮執業全科助理醫師證,經注冊后限定在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工作。
由此可見,鄉村全科助理醫師并不能開設診所。
開辦診所意味著法人必須具備獨當一面的專業技能和扎實的基本功底,《執業醫師法》第十九條規定:申請個體行醫的執業醫師,須經注冊后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五年。
與此同時,最新的《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規定,診所設置標準中人員那塊要求至少有1名取得醫師資格后從事5年以上臨床工作的醫師。而一般私人診所醫生就是法人自己,所以創辦診所除了要求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以外,還必須有5年的從醫經驗。
注意!這里還容易忽視一個細節:5年從業經驗在有些地區特指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臨床經驗。
所以對于在很多在鄉鎮退休且已經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的老前輩來說,一定要提前咨詢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如果當地規定沒有在二級以上機構執業的工作經歷不能單獨開辦診所,那么想繼續執業的合法途徑只能是被返聘。
去年安徽省亳州市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醫療市場的實施意見》,打破一村一室的限制:凡在城市建成區以內的,只要持有鄉村醫生資格證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即使不具備申辦診所的條件,也可以先行批準申請開辦衛生室。
但從目前全國范圍來看,“一村一室”標準化衛生室的模式依舊在絕大部分地區運作,短時間內較難打破。
所以即使你有《執業醫師資格證》但不符合當地村衛生室布局規劃,也開不了村衛生室。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
(一)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單位;
(二)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
(三)發生二級以上醫療事故未滿五年的醫務人員;
(四)因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已被吊銷執業證書的醫務人員;
(五)被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六)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二)、(三)、(四)、(五)項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醫療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需要強調的是第四、五條,存在吊銷執業證書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形,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
醫學本身是一門技能型學科,從選擇這門學科并當成職業的那刻開始,就意味著醫者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精神。如果打算干個體、當老板或者承擔村衛生室負責人的角色,就一定要跳出原有的舒適區,創造條件來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