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籟清輝 》102x34cm x4 2019
《云棲竹徑》 22.5x33cm 2017 《寒林雪隱》 71x35cm 2019年個園秋住 33x98cm 2018王素柳的色彩感偏灰,但含蓄而明麗,色彩的搭配有一種統一的調子,整體感強,色彩之間過渡與呼應處理得非常細膩,這與古人對青綠與重彩的處理是不同的。更值得尋味的是,她的畫面有一點亮,似乎在不經意間,進行提亮處理,比如白色的應用,這讓畫面顯得明麗“好看”。禪林雪隱 30cm x 21cm x 2 2017
吳山天風 30cm x 21cm x 2 2017
《西山雪霽》 99x180cm 2017 年
丘園養素(局部)
《浮翠深雪》 45x50cm 絹本 2018年從構圖的角度來說,王素柳的畫兒構圖滿,中正平和大氣,有一種內在的均衡,疏密得當,細節布局精巧,看著“舒服”。觀其筆觸與皴染,顯得從容、淡定、細致,有一種祥和恬靜之氣從筆端流出,看著“典雅”。這些畫呈現著當代人的美感,它繼承和應用著古代國畫的所有技法,它也領會了并表現著古人的意趣,但這些畫兒洋氣!使得畫面中的古雅有意義!《翠岫歸云》 73x52cm 絹本 2021
《霽月》 30x70 cm 絹本 2017年王素柳古韻悠悠的面貌在當今青綠山水創作中凸現出來,一方面在于古法設色,另一方面因為她生意率性的用筆,沒有故意淡化線條,反而在積色的同時保留住用筆的生機。讓畫面出現靈動內斂的古韻。深淺、厚薄的寫意化的涂色,與空靈淡然的寫意用筆同時保留于她的青綠山水中,顯然繼承了董其昌的有元人筆意又有晉唐設色的帶有強烈文人畫意味的設色風格,與職業化的重彩青綠山水拉開了距離。丘園積素 32x46cm 2019
《瓊林暮雪》 120x200cm 絹本 2015年
正是她沒有停止探索筆墨與設色的和諧關系,才有這充滿文人意趣的青綠沒骨山水面貌。這也要歸功于她的導師林海鐘的多年不遺余力的對山水畫精神的追求。林老師行筆精細古雅,神采煥發。那種靈動通透的勾勒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學生。對筆墨的不離不棄實則是對中國畫本質、文人畫意趣的堅守,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探索出中國畫青綠山水更加廣闊的空間。《琉璃淨域 》 160x90cm 絹本 2019年“古意”為畫之根本,趙孟認為“畫無古意,雖工無益……”他在重彩山水《幼輿丘壑圖》自題“初具古意”。但何為重彩山水畫之古意?一方面應取決于勾勒山川丘壑筆墨之氣象,再者在于用色賦彩之以筆運色之法度。用色如用墨,要以筆運色刻入縑素,做到表里俱到。要有“寫色”之意,其色才能歷久如新,終古不脫。《滄浪暮雪》 32x86cm 絹本 2019年
《澄園積素》 32x85cm 絹本 2019年用筆古渾之意,若自中出,方能傳出真正神氣。所以運色用筆沉著中正,所著之色方得以渾厚古樸。只是所施之色有厚薄之別,厚者,亦艷麗,薄者易淡雅。艷麗者難得雅趣,淡雅者卻難發揮色彩鮮麗之本色,可見要做到艷雅兼收應是一種賦色理想。而無論是古艷,古雅,還是艷雅兼得,這些理想皆本于畫者的追求,落實于設色技巧,而成于畫者的修養品格。丘園養素
140.5x38.5cmx4 絹本設色 2015
雪隱圖 50x45cm 2018
《西湖天下景》 22.5x33cm 2017
空山無人 水流花開
四時山水 春 70x24cm 2019
《疊翠圖》 84x39cm 絹本 2018
篁嶺卷阿 85x32cm 2017
滄浪雪霽 85x32cm 2017
《幽篁蘭若》 34x69cm 2021
曾立國。水墨山水
鮑鶯的詩意繪畫
曹林圓工筆花鳥
田黎明。天光云影
趙英旭山水畫欣賞
一葉追尋。李夏夏繪畫
中原筆墨。付萬全繪畫
肖凡水墨山水與寫生
傳統 探索 實驗 。崔強水墨
云夢尋道。周韜虎山水
黃夢潔水墨花鳥
以意觀精 彌茫之境。莫曉松水墨
靜美。王愛國工筆花鳥
象里影外。孫影新工筆人物
難得一閑人。明瓚繪畫
澹然通禪。方向樂繪畫欣賞
此中真意。劉明波山水畫
李勇山水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