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心臟病人如何度寒冬
經過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氣候變化可誘發諸多疾病,特別是體質虛弱之老人。三九寒天,我國多數地區的大氣壓、風速、溫差都處于極不平衡狀態。而變化多端的氣候除了導致感冒、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外,還可能加重肺心病患者的病情。同時因為血管收縮,導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不易控制。寒冷還會減慢血流速度,增高血液黏稠度,從而導致心臟血管發生痙攣,誘發心絞痛,或者形成血栓,導致心肌梗死、中風。因此,在冬季做好保健,應對寒冷顯得很重要。
據有關資料統計,冬天心臟病發作比夏天心臟病發作更容易使人死亡,這是英國科學家指出的。根據1988-1997年11000名在英國發生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情況看,如果心肌梗死發生在冬天,病人幸存的可能性將減少19%。這可能是由于在溫度低的情況下,血壓容易升高,并加重心臟負擔的緣故。此外,還和維他命D水平的降低、膽固醇的升高和冬天易患呼吸道疾病有關。冬天發生心肌梗死的人多半是老人,在家發病,不容易在發病的短時間內得到及時治療。
專家們認為,有一些措施可以減少冬天發生心肌梗死,例如適當的室內溫度、穿暖、出門保護好頭部、避免劇烈的體育鍛煉等。
1.心臟病人冬天洗澡要注意,泡熱水澡的時間不宜過長。隨著熱水的沖洗,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擴張到體表的血管,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對減少。尤其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的人,極易發生中風和心肌梗死。冬天洗澡的水溫也不可過高,這會使全身皮膚血管擴張,全身大量的血液集中到皮膚表面,導致心血管急劇缺血,引起心血管痙攣。如果持續痙攣15分鐘,即可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大面積心肌梗死,就有猝死的危險。高血壓病患者還會因全身皮膚血管擴張而使血壓驟然下降出現低血壓,導致頭暈、心慌等癥狀。專家建議,有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等心腦血管病者,不宜外出去公共澡堂洗浴,可在洗澡前服藥預防心臟病發作。
2.心臟病人要忌飽食。三餐進食過飽,胃壁擴張,會使肺內壓力升高,導致心臟代謝增加,容易誘發致命性的心肌梗死。
3.心臟病人注意不要頻繁起夜。心臟病人半夜起夜有危險,因此,睡前最好不要大量飲水,更不要進食有利尿作用的梨、冬瓜、白糖等食物。
4.心臟病人拒絕脂肪并非明智的選擇。研究表明,如果心臟病人每周食用兩次魚、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纖維素較高食物的病人還低30%。故心臟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適當安排魚、禽食品,有助于心臟康復。尤其是在寒冷季節,適當進食脂肪(當然不要過多進食飽和的動物脂肪,會帶來較多的熱量),有利于避免寒冷對心臟的不良影響。
十四、當心心肌梗死的無聲“炸彈”
退休以前的張大爺登八層樓健步如飛,如今中途要休息,并且伴有胸悶、氣短。體檢除了血脂稍偏高外,其他指標均在正常范圍。這天天氣寒冷,張大爺照常散步。在路上感到有點頭暈,回到家門口,突然神志不清,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發冷,被急送醫院,心電圖提示心肌梗死。張大爺家里人很疑惑,聽說心肌梗死一般有劇烈而持久的胸痛,并且伴有昏厥和出汗,而張大爺為什么沒有這些癥狀呢?原來有一種沒有“心絞痛”癥狀的心肌梗死叫“無痛性心肌梗死”,多在老年人中見到。特別是在天氣寒冷、血管劇烈收縮時,冠狀動脈突然閉塞而極易導致此病發生。無痛可能與尚未釋放足量的“致痛因子”以及老年人對疼痛的敏感性下降有關。
如果中老年人在天氣變冷時,屢次發生胸背部悶脹、沉重或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氣短不能平臥,咳嗽,咳白黏痰或粉紅色泡沫痰,或者突然出現心慌、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應高度懷疑無痛性心肌梗死的存在,當及時做心電圖等相關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2、另外,值得重視的是糖尿病患者易發生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患者的神經末梢受損,痛閾升高,有的即使發生了嚴重的心肌缺血,疼痛也較輕微且不典型,甚至無絞痛癥狀,從而導致無痛性心肌梗死不易被發現。所以老年糖尿病人在寒冷天氣,應更警惕無痛性心肌梗死。
十五、別讓高血壓成為冬季隱形“殺手”
心腦血管病在冬季好發,發病誘因為寒冷。心腦血管病專家經多年觀察后認為,0℃以下氣溫易引起發病,尤其在寒潮襲來的頭兩天。而且,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病危險性增大。氣溫驟降至0℃以下,血管遇冷收縮,引起供養心肌的冠狀動脈痙攣,在血管痙攣處容易發生血小板聚集和出現血栓,使冠狀動脈閉塞不通。同時,寒冷使高血壓患者的腦血管收縮,小動脈持續痙攣,血壓進一步升高,腦血管硬脆處容易破裂,導致出血性中風。寒氣還使血液的理化性質發生改變,如血黏度增加、血凝時間縮短等。加上毛細血管及小動脈阻力增加,易使腦動脈硬化患者的腦血管狹窄處發生血液堵塞,形成腦血栓,導致缺血性中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壓病人在寒冷季節要適當增加降壓藥物的服用量,一般應增加1/3左右。
十六、警惕以“氣”絕人的肺心病
每到冬天,天氣變冷,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就增多。尤其是肺心病人,極易出現反復咳嗽、咳痰,咳嗽加劇,痰量增多、變濃或呈黃色。緊接著就出現心悸氣短,指端、口唇、口周呈青紫色,不能平臥,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住進了醫院。其實,導致疾病加重的罪魁禍首就是寒冷。冬天,寒冷干燥的空氣以及病毒感染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所以保暖對于肺心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不小心著涼受寒就會加重病情。
長期氧療有利于病情的緩解;加強病人的呼吸肌鍛煉,可以改善呼吸功能,減輕呼吸困難;而加強病人的耐寒鍛煉,如堅持長期用冷水洗臉則可以增強呼吸道的抗寒能力,減少病情的發作。
十七、防范腦中風直擊“司令部”
天氣寒冷,腦中風又進入了高發期。寒冷氣候易誘發腦中風的原因,是由于身體的內因與外界環境變化不相適應的結果。溫度越低、氣壓越高,腦出血發病率越高。老年人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差,因此,進入冬季后,天氣驟冷,氣溫變化幅度大,中風發病率升高。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壓是引起腦溢血、腦梗死的主要病因,緊張、寒冷的“誘因”加劇了病情。不少腦卒中病人都是半夜從溫暖的被窩中起床解手時發生的,因此早期預防和治療很重要。
高血壓病人最忌忽熱忽冷。冬天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最好不要在寒冷的環境中長時間受凍,不宜開電動車等受寒風吹打,這樣都容易引起血壓明顯升高,引發腦溢血、腦梗死和急性心梗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