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蘇岑說:
“我們總是太過理智,所以過得并不開心,當每件事情都細想前因后果推算成敗得失,生活不再有意外也很難有驚喜了。”
世上,有太多事情,并不是非對即錯,也有太多事情,沒必要計較得太清楚明白。
畢竟人生不止有對錯、真相,還有更重要的東西,例如感情、例如更舒心的生活……
人生在世,有時候知道多了,未必是件好事。
發(fā)現(xiàn)了真相疼的是心;
揭穿了謊言冷的是情;
爭贏了對錯傷的是關(guān)系。
年歲漸長,你終會明白,一個真正智慧活得明白的人,是不會忍心讓自己活得太明白的。
因為他們始終知道,糊涂一點才能更接近幸福。
古語有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凡事太聰明,太執(zhí)著于真相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坎坷,和災(zāi)難的。
網(wǎng)上看過這么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頭腦聰明,性格耿直,做事也總是能夠兢兢業(yè)業(yè),踏踏實實。
按理說,這樣的性格,一定會贏得很多人的認可和好感,可是事實上,他的人緣并不好,甚至可以說人緣很差,幾乎沒有誰愿意和他一起共事。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狀況,只是因為他為人處世過于耿直了,凡事愛較真,爭對錯,一點不懂得給別人留余地和情面。
一起合作,一切都計算得清清楚楚,但凡別人占一點便宜,也要計較個沒完;
同事聚餐,有人說點場面話,虛榮話,他總是喜歡當場揭穿,讓別人尷尬下不來臺……
久而久之,幾乎所有的人都被他得罪了個遍,自然沒有人愿意對他友好。
白巖松曾說過:
“人生兩個基點,糊涂點,瀟灑點。”
對待生活中,一些沒必要,甚至是跟自己沒一點關(guān)系的事情,裝裝糊涂,給別人留點體面,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畢竟,在這樣的事情上,真相無傷大雅。而裝糊涂看破不說破,卻能夠不傷和氣,不傷感情,那么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不僅僅在處理外界的人際關(guān)系上,人需要糊涂一點;對待家庭生活,很多時候,人依舊不能活得太清醒。
畢竟,家庭生活本就是筆不能深究的糊涂賬,只有懂得裝傻,懂得糊涂,人才能活得更輕松。
電視劇《知否》中,在盛明蘭對毒害祖母的康姨母,不留一絲情面,為祖母硬氣出頭之后,盛明蘭和父親盛紘有這么一段對話。
盛紘問盛明蘭,為何自己曾經(jīng)嬌柔的女兒會變得這么狠厲?還是她原本就是這個樣子的?
盛明蘭則說了一段話,整段話,把父親盛紘的涼薄和自私全部展現(xiàn)出來,戳中了盛紘的心。
最后還不忘說了這么一句話:
“大家就這么糊涂把日子過下去吧,何必要計較得這么清楚。”
都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再好的關(guān)系親情也會有隔閡,也會有彼此不爽的地方。
倘若一家人,總是活得太明白,那么自然會活得多很多怨懟和煩惱,讓一家子無法安生。
有句話說得很對:
“眼,只有裝瞎才不會流淚;嘴,只有裝啞才不會惹禍;人,只有裝傻才會輕松。”
家庭生活中,有些事情太清楚,只會讓一家人難以安穩(wěn)。
而當你,對待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學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煩惱都是庸人自擾。
總而言之,家人相處有時候糊涂一點,會讓整個家庭會過得更和諧,更美好。
生活中,
有人認為,人生如茶或苦或甜;
有人認為,人生如花,花開花落;
而我認為,人生應(yīng)如酒,半醉半醒,一半糊涂,一半明白。
無論是與外人交往,還是親人相處。
都會有一些不能夠太明白的事情,對于這些事情,該糊涂的時候就要懂得糊涂。
畢竟,人最終是為了幸福,而不是為了真相。
當你在生活中,該糊涂的時候,懂得裝裝糊涂,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將更容易獲得生活的獎賞,將生活經(jīng)營成你所期待的模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