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昨天一個男孩在飯局上一直不停發微信,還把同他聊天的女孩照片曬給我們看,說:“怎么樣,身材棒不棒?”但他其實有女友。另一姑娘看不過去,提醒說:“你不有對象嘛,還四處撩閑。”他撇撇嘴:“我知道啊,所以我又沒怎么樣,不過是聊聊天嘛。”姑娘又說:“那你怎么和你女友聊?”他把手機放下,講:“天天都見面啊,哪還有那么多話可說。”姑娘接一句:“你怎么對你女朋友這樣啊。真花心。”男孩不答應了:“我對她還不好?她讓我在朋友圈發她照片,我就發了。”
可其實他和這個新認識的女孩能說些什么呢?無非是:
你在做什么?我在干嘛;
我碰到哪些好玩的事,吃飯時聽誰講了一個笑話,現在講給你;
最近出了什么電影,你去看了嗎;
你這張照片很好看,膚白貌美還有大長腿;
就這么點事難道不能和女朋友說?當然不是,而是不愛說。和女友的新鮮感過去,進入平淡期了。男生需要新鮮感。
女友讓他把自己照片發到朋友圈里,難道自己沒有朋友圈可以發照片?其實不過是為了宣示自己的主權,有安全感。女孩需要安全感。
▼
◆ 02 ◆
我大學那會兒,也是如此。
追我的時候,天天在QQ上和我說話,一會兒不理都不行。
每晚必須來找我吃飯,還要睡覺前打一個小時的電話,哪有那么多話聊啊,不就是東一句西一句,瞎扯淡,也能聊到熄燈。
有什么演唱會啊,電影啊,哪怕學校院里的活動,他都特積極,拉著我去看。
什么英雄聯盟,寢室的酒局,學生會活動似乎都統統不存在。
我也因此答應了他。
但半年不到,
除了去圖書館這種事以外,就連復習考試似乎都比我重要。
他讓我養成了依賴,卻放棄了被我依賴。
我們倆總因為這事吵架,我忍不住的問:“你是不是出軌了?有別的姑娘了。怎么對我這么沒耐心。”他總是一副無奈的表情:“我有誰啊?不就玩會兒游戲嗎?哪天沒陪你啊?”那時候我太小了,終于在無盡的爭吵中,賭氣分手,結束了那段感情。
▼
◆ 03 ◆
我想很多女孩都會有這樣的困惑:
為什么他剛剛追我的時候,一天電話不斷,短信不停。就算發兩條嘿嘿哈哈,也能聊個半天,可現在就回信息這么慢,是不是不愛我了?
以前天天找我,隔半小時就要打卡問我你在干嘛?你想我了嗎?可現在就連每天的么么噠都是被我逼著說的。
也不主動說約會了,也不主動哄我了,天天打游戲,睡覺,還要和哥們兒聚會。
而很多男生也有自己的無奈:
我一天已經那么累,還要回家和她一直聊天?
我朋友圈連自己照片都不愛發,卻必須發她的照片?
我身邊哪個朋友不知道她呀,為啥還不高興?
天天問我愛不愛她,我不愛我跟她在一起干嘛啊?
其實,相互體諒一番就會發現:
他不過是因為沒有了新鮮感。
那就給他新鮮感啊,
◆——把萬年不換的頭型變一變,
◆——把平底鞋偶爾換成高跟鞋,
◆——把牛仔褲丟在家里也穿一回小短裙,
別認為熟悉了就可以不再叫他親愛的,該說的甜蜜話適當說幾句,
一個用心的小禮物也是驚喜呀,
更重要的是,不斷地提高自己,讓他發現你總是有不知道的一面,
這就是新鮮感,做一個有趣的姑娘,才會讓他覺得就連和你說一句簡單的“干嘛呢?”都特別有趣。
▼
◆ 04 ◆
男生又何嘗不是,
人是你追來的,難道當初你就不玩魔獸,不打LOL?為什么當初能聊天現在卻不行?發朋友圈怎么了?不發朋友圈的戀愛明明就是耍流氓啊!
難道談戀愛不應該公開?大大方方的被整個世界知道才叫戀愛啊!
你又不是明星,更不是什么機要部門的特務,間諜工作者,有什么隱藏的理由?
安全感從來不是自己給的,都是對方給的,你讓我覺得安心,我才能踏實舒心。
我曾經看過這樣的理論:
兩個不熟悉的人怎么可能有信任,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猜疑,而每一次猜疑最終都驗證是錯的,彼此的警惕心會越來越低,也就成了彼此的信任。
男女之間需求不同是由基因決定,想要新鮮感是他的基因決定的,需求安全感是你的基因傳達的,那么如果彼此都能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盡量滿足對方的這種基本需求,怎么還會有不和諧。
我花了好多年才明白這個道理,現在想想,當年那個萬年不變的我,確實讓你覺得很無聊吧。對著鏡子久了,就連我自己也覺得無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