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撰稿
就在三四個小時前,一則關于“董明珠不在任職格力集團董事長”的新聞持續發酵,評論里有為董明珠叫屈的聲音,認為她為格力做了很多事,功勞很大。也有叫好的聲音,認為董明珠太過招搖,網紅董小姐只知道亂噴,已經不能再帶領格力繼續前行,所有集團董事會罷免了她。
當然,這種爭論只是很多讀者基于看到這條新聞的第一反應。實際上,如果你知道國企改革的政策規定,或許你就不那么急于發表主觀意見了。
因為2015年頒發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第五十五條規定:企業領導人員一般不得在其他企業、事業單位、行業組織、中介機構兼任領導職務,確需要兼職的,應按管理權限報批。
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正如珠海國資委解釋的那樣,此次變動是“正常的人事調整,不會影響到格力電器的經營。”
筆者反倒認為,無論是被卸任還是主動請辭,正是董明珠過于搶眼才有上述熱鬧得點評,實際上和去年四川長虹總經理換帥進行國企改革一樣。董明珠并未走遠,而且摘下格力集團董事長的抬頭,反而更利于她不斷“放大招”。理由有二:
其一,格力轉型還是需要董明珠的。
目前的格力電器正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白電的競爭日趨激烈,讓白電企業的轉型迫在眉睫。包括海爾、美的等都在嘗試B2B領域的拓展,格力雖然在空調市場表現搶眼,但無奈冰箱和洗衣機一直難有拓展。雖然已經發布二代格力手機,但格力手機業務顯然難在更為激烈的手機市場脫穎而出,成為格力的主要贏利業務。
前段時間爆料的收購銀隆案,雖然有所波折被否,但應該還會進展下去,因為這是格力轉型的關鍵。而關鍵時刻換帥,對處在轉型期的格力來說無疑是有風險的。董明珠并未卸任格力電器的董事長,說明董明珠的能力是得到上層認可的。
其二,家電轉型也是需要董明珠的。
在現階段,中國家電業需要由大做強的能人,即便是格力不容董明珠,其在中國家電業也能謀得一席之地。因為歷來用技術來打造中國制造的董明珠,將技術性在格力身上表現得淋漓極致。而當下的中國家電業,需要這樣的深諳技術有懂得推廣技術的領路人,這方面董明珠有著明顯的優勢。
對外界而言,已被貼上技術標簽的格力在家電行業成長壯大,從這點上說,他們是不太愿意放棄技術這條主線的。因為不僅格力需要,家電業也需要。
基于上述兩點,摘干凈的董明珠,反而更好地放大招。在別人驚嘆之余,筆者反而認為離董明珠放大招的日子不遠了。
【今日頭條號: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