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一天,我最好的閨蜜跟我說,她喜歡上一個90后男生。我腦袋一懵,還沒反應過來怎么回事呢,她接著說,你別罵我,我什么都明白,但是就是喜歡上了,怎么辦?特別想在一起,見不到就難過死了,怎么辦?
喜歡沒有錯,90后的小鮮肉也沒錯,開始一段浪漫的愛情有什么錯呢?“愛情沒有對錯,不是你告訴我的么?”她在微信那頭如是說。對啊,愛情里面是沒有對錯,誰傷了誰,誰負了誰,誰錯過了誰,都是陷在愛情里的每個人應當應受的。愛情絕對不是一道判斷題,非對即錯,它是一項完形填空,隨便你填什么答案給自己,那都是你要的結果。
可是婚姻不一樣,它是一道真真正正的選擇題。
閨蜜是85后,但她像個妖精一樣逆生長,看上去像95后。她有一段完美的婚姻,有一個工程師老公,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她的事業也正在爬坡期,收入可觀。他們從結婚時的70平房子換到現在剛入住的小別墅,她的護膚乳液從200塊一瓶到現在的2000塊一瓶,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她都是我眼里的人生贏家。
我們從小學一路走到現在,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她的價值觀。七年前,她遇見她老公時,我有幸每天聽她匯報進度。今天他給我回了六條信息;今天他主動給我打電話了;今天他出差,要來看我,快幫我想想穿什么衣服;今天他答應要跟我交往了啊!她激動的把手機摔掉了殼。
他們曾經的愛情就是時下流行的女追男,作為一枚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女漢子,她成功追到現在的老公,并且從QQ空間曬幸福轉戰到朋友圈曬幸福,看得我都要把她屏蔽了。很早之前有一次吵架,她顛顛跑來跟我訴苦,說她老公不用她拖地,因為她拖一遍還不如不拖更干凈,傷她自尊了。這小姑奶奶真是不知人間疾苦啊,作為當年還是單身狗的我實在聽不下去就一腳把她踹走了。她的婚姻生活四平八穩的走到了現在,她竟然跟我說,她愛上了一個90后小鮮肉。
我托住驚愕的下巴問她,你喜歡他什么?“嗯,他沒啥錢,剛工作兩年,但是思想很成熟,很照顧我,還經常罵我笨……”她巴拉巴拉羅列一堆有的沒的,我繼續像做夢一樣聽不懂,停了停,我認真問她,你是不是跟我開玩笑?
“你是不是覺得我很賤兮兮的,放著好好的老公孩子,去喜歡一個剛工作,家還是外地的窮光蛋啊!”
這不是啥都明白么,怎么啥啥都明白,還為了這個小鮮肉傷心欲絕的。我說你沒干出格的吧,她停頓一下,說沒有,因為他說這樣會毀了我們倆。
我松一口氣,好在小孩懂事兒。
緊接著她說,除了上床,別的都干了。
我又兩眼一黑。
原來她不是開玩笑啊,她是玩真的啊。
我正襟危坐,把他們兩個人的同事關系、戀人關系、家庭關系的利害一一分析了一下,我說雖然你都明白,但是為了孩子,你一定要穩住。我們早就過了遇到愛情就去勇敢追的年紀了呀。她說,你快罵罵我吧,把我罵醒也好。緊接著又說,他也經常罵我,好像一遇到他,我就變成笨蛋了,什么都不會干。
敢情你心理年齡只有十八么,怎么還玩起中學生才玩的戀愛游戲了啊。恩,為了她的婚姻和孩子,有兩個月的時間,只要她給我發信息,我就認真回復開導,甚至后來我干脆說:要么你離婚吧,離婚了你跟他遠走高飛。她說,那當然不行,我離不開我老公。
瞧瞧,我這都交了什么閨蜜,簡直毀我三觀。
這件事持續了兩年,她照常工作,照常喜歡那個90后小鮮肉,照常回家陪老公孩子,照常跟我傾訴。我有時候回復,有時候懶得理。直到前幾天,她幡然醒悟一樣跟我說:我想明白了,這件事必須要過去,我最在意的還是老公和孩子。我問她怎么著了就突然開竅了,她說,“我昨晚做一夢,夢見我老公知道我有外遇,要跟我離婚,帶著孩子離開我,然后就嚇醒了,醒了發現是夢,驚魂未定,突然覺得好安心啊。”
今年下半年,那個小鮮肉從總公司調到一個沿海城市的分公司做部門主管了,兩個人不在一起,聊天也不再像從前一樣多,小鮮肉也漸漸忙起來。我不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越過雷池,也不想知道。因為只要她老公不知道,她的家庭好好的,我覺得結局就是完美的。生活照舊,她想通了,這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經過這件事,我開始思考人類對于婚姻的忠誠度。幾百年以前的貞節牌坊,現在想想都令人發指,用來表彰那些或死了丈夫長年不改嫁,或自殺殉葬的婦女。就這樣一種變態的思想,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竟然是中國人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美德。
時至今日,當然不會有什么貞節牌坊,甚至有婦之夫和有夫之婦玩個曖昧也沒什么了不起。出個軌也不是什么新聞。非婚生育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
去年,我認識很多年的一個網友,突然在朋友圈曬起了閨女。明眸皓齒的姑娘一直沒有固定男朋友,甚至不曾提結婚這茬,怎么突然有了女兒。我當然好奇,但是忍住沒問。
顯然有好事的吃瓜群眾,且不止一二,因為我這個網友突然在朋友圈曬了一篇長文,大意是:我沒有結婚,也沒有男朋友,但是一年前我決定了要這個孩子,我不后悔生下她,我會好好帶她長大,也依然相信愛情。
哇,真勇敢。
在西方發達國家,傾向于不結婚的情侶越來越多,有數據表示,這些國家的新生兒中,非婚生的比例非常高。甚至有人預言,在未來婚姻可能會作為一種落后的家庭模式被歷史淘汰,即使不淘汰也會變成社會的非主流。
納尼?
難道,很多年以后的人類,看今天的我們,忙著戀愛忙著結婚的我們,真的像今天的我們看大清朝的包辦婚姻一樣變態么?
說實話,我也開始弄不明白,自己當初為什么結婚,難道是因為愛么?
查詢結果發現,英國、法國、美國、荷蘭等國家非婚生子女比例都在40%以上,冰島竟然達到了66%,難道說非婚生育變成了主流,婚內生育的反而是少數。什么意思呢?大家都開始流行不結婚只談戀愛了么?只談戀愛的話,可以隨意配對戀愛對象,不用有任何出軌或者外遇的顧慮了么?
怎么說呢,“觀念”不能脫離社會現實,每個時代的觀念是會不一樣,而婚姻是經濟的選擇。我們對婚姻的忠誠是自己的選擇。時至當下,或許我們已經開始進入這個婚姻不再必要的階段了。如果當事人自己根本不想結婚,只是在家庭社會壓力下不得不結,那就不要想什么對婚姻忠誠之類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