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安:誰預算情愛這樣難捉摸
許志安:長夜里點點星火猶如你窗邊輕過
鄭秀文:長夜里我要化做你眼中星星一顆
許志安:凝望我閃出光彩照亮心窩
鄭秀文:來讓你每個晚上亦望見我
許志安:讓我再次回憶當初
鄭秀文:是我愛你太多
《其實你心里沒有我》1994-許志安&鄭秀文
回頭再來聽一次這首歌,心中充滿無限的感慨。
近日,微博上的熱搜被“許志安出軌黃心穎”給占據。
在2015年,大家為“香港版童話”的成全有多么開心激動;今天,看到出軌消息的粉絲們就有多傷心。
曾經相信,只要相愛,就可以一輩子在一起。
就算中間相隔20年分分合合,就算在這段時間許志安和鄭秀文都各自交往,但最后就仿佛是命中注定般地,我與你應一輩子在一起,又決定鼓起勇氣再愛一次,并走進婚姻的殿堂。
只可惜,人生不如童話故事般的如意。
童話故事總是停留在:英俊瀟灑的王子與美麗善良的公主結婚,并且“永遠幸福美滿地在一起”。而長大以后,才了解到“幸福美滿地在一起”這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而面對這些坑坑巴巴,鄭秀文決定了原諒。
要“幸福”還要“在一起”,兩個人不僅要克服生活上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要繼續維護關系,深怕有一天對方“永遠在一起”的諾言還在,但對象變得不再是自己。
出軌的新聞,越來越常出現在世人面前,有那年燒的火熱的實錘馬蓉,最近被告強暴的劉強東,還有那些數不清“疑似出軌”的男藝人張丹峰、楊爍等。
而出軌,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人性本惡?
如同成龍被抓到出軌時,所說的一句“我只是做了一件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為什么有些人不會出軌呢?
演員杜江用一句話,很好的詮釋了這樣的關系。
“我是魚,思燕(杜江的妻子)是魚塘,只有魚在水里的時候,才是自由和快樂和有生命的,但是再自由也出不了她這個塘。”
杜江在關系中,很有界限感。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不忘向全世界昭告天下,他就是霍思燕的老公。
在綜藝《勇敢的世界》里,鬼鬼吳映潔為贏得游戲,先是身體向杜江靠近,距離膝蓋只有一寸之遙。
然后問一個十分挑釁的問題:“你在愛你老婆的時候,有愛過別人嗎?”
甚至提議玩剪刀石頭布,輸的一方親對方額頭。而杜江的反應呢?他立馬后退幾步,并直言說:“你不用靠我這么近。”
其實,為了綜藝效果,杜江有稍微和異性藝人肢體上有接觸,其實是情有可原,而且同樣身為藝人的霍思燕,也應當是可以理解的。
但杜江并沒有選擇這么做,比起制造節目效果,討好觀眾,他更在乎另一半的感受,緊守住自己的底線。
而這條底線,就叫做分寸。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提出過“交際距離理論”:
人會根據兩人的關系緊密程度,產生一個合適的相處距離。
就像是看一張群體照,我們可以從照片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來粗略地推測,哪兩位可能是夫妻,而哪兩位是關系很好的朋友,而哪些又是不太熟的人。
距離很近,在45厘米以內的,愛德華·霍爾稱之為“親密距離”。
一般若不是自己的親人、愛人或很熟的朋友,進入到這范圍內的話,會使人感到非常的不適,心理產生排斥。
而這其實也說明了什么是分寸:每個人與不同關系的人,都應該要把握好兩個人之間的距離。
而那么在婚姻里,分寸感就是對除伴侶之外的他者的界限與邊界的把握。
我們都應該在成長中慢慢地明白,什么是自由。
自由,是在一個界限內的無拘無束;沒有界限的,那叫做放縱。
而婚姻允許我們在一個界限內,享受著兩個人自由自在的親密與緊密,而一旦超越了兩個人所劃分的界限,迎來的就是斷裂。
那究竟什么是分寸感?
01
表明自己的狀態
有一期《快樂大本營》,何炅提議朱亞文給吳昕一個公主抱。
他立馬拒絕,理由很簡單“我已婚了”。
他后來補充說“這不是拍戲,在這種場合里我不能那么做。就算是拍戲,我也會先給我老婆看劇本,如果戲里有她特別不舒服的戲,我就不演了。”
很多人在公開場合,會一開始就表明自己已經有男/女朋友、妻子/丈夫,而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是杜絕緋聞的開始。
02
在乎對方的感受
曾有記者在《我愛男閨蜜》熱播時,問黃磊沒有電視劇中的那種閨蜜。
黃磊回答“我作為一個已婚男人,不會去成為其他人的閨蜜。”
而后又補充說“我們家從不會因為異性朋友的問題吵架,因為我的朋友,一定是我老婆的朋友。”
在演藝圈中,美女如云,所以黃磊選擇與自己異性朋友的互動都在老婆的眼底下,這同時是在對這些異性好友散發一個訊號“我是有老婆的人”,而這樣的主動更是可以給另一半安全感。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圣經.新約》
人性,經不起挑戰
有智慧地將自己處在安全合適的位置
就不會在充滿誘惑的世界迷失方向
本文圖片皆來源網絡
編輯| Wise媽
(本文為三明治媽媽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