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也不一定,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階段,情況會有所區別,還會發生變化。
我哥哥家就有3個孩子,最初老大出生的時候感覺很聰明。老二出生后,確實感覺老大有點比不上老二。
老二特別精,有非常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當她拿著一個玩具的時候,姐姐來要,她立即給她。當她喜歡一個東西時,就跟姐姐說“姐姐,你最漂亮!”姐姐經不住她的糖衣炮彈,只好送給她。
老三出生后,老二備受冷落,這時老二的聰明勁也不知道去哪里,處處做的不對,經常挨訓。我們這還有一句話叫做“孫就孫在半褲腰!”就說老二是不受待見的。
我們家族中很多弟兄好幾個的,都是老大聰明,老二笨,老三最滑頭,和這個說法有點出入。
如果家中有兩個孩子,那就是大的喜歡,小的嬌,基本一碗水端平,差距不大。
1、重視程度問題
一般老大出生后,一個孩子時也是很嬌慣的。
但是老二出生后,父母就把關注的重心轉移到老二身上,老大心態發生了變化,認為自己被冷落了,所以各方面都不看好。
如果一直沒有老三還好,如果有老三,老二也會處于夾縫中。等老三出生后,老二的地位又會一落千丈,老二也變成了那個不太受關注的對象。老三的地位在家中是最高的,備受寵愛,所以會比較滑頭。
2、經濟水平問題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經濟水平也逐漸好轉,在懷孕時營養一胎比一胎強,孩子一個比一個聰明,這一點很說明問題。
3、思想觀念問題
父母的思想觀念逐漸變得新潮,經驗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會教育孩子了,越小的孩子容易得到更優質的教育,所以孩子會顯得更聰明一些。
總之,出生順序其實決定不了孩子的智能問題,一個孩子一個樣,既然決定生出孩子,那就一視同仁地給予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