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真正懂事的父母,真正愛子女的父母,不會盲目溺愛子女,不會縱容子女做錯事,更不會縱容子女犯錯傷害到別人。
只有那些不懂事的父母,只是嘴上說愛子女的父母,才會盲目溺愛子女,對子女的錯誤視而不見,甚至會縱容子女犯錯傷害別人,而且會在子女傷害到別人之后替子女辯解,美化。
其實就算不說懂事不懂事,光是去看上面兩種父母的態度,就很明顯可以看出孰好孰壞。如果你是一個正常的人,有正常的良知和準則,你肯定不會認同后面一種父母的做法,甚至會對其感到反感。
具體到婚姻中去說,如果一個男人背叛婚姻,或者有家暴行為,面對這種大逆不道的事,父母如果不管教還縱容,甚至為其辯解和美化,絲毫不管兒媳的感受,還給兒媳洗腦讓其原諒不追究,但凡是個正常的兒媳,都不可能接受公婆的這種態度。
下面這個女人之所以跟前夫離婚,前夫背叛婚姻雖然是根本原因,但是最終導致她果斷選擇離婚,是因為婆婆的態度。正是因為她認清了什么叫“上梁不正下梁歪”以及“有其母必有其子”,覺得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所以才會果斷離婚,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有句話叫做:“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我不知道您和別人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反正我的理解是:這句話完全是胡說八道。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這句話有道理,也得具體到個人。不是說男人壞,所有女人都會愛,而是,女人自己要認同這一點,這句話才會成立。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女人不認同“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話,她遇到了一個壞男人,兩個人之間就不可能有愛情發生;只有一個女人自己認同了這句話,遇到了一個壞男人,兩個人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才會有你情我愿的感情發生。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所謂的“壞”,也應該分類。如果“壞”沒有惡意,而是一種情趣,一種變相的愛,對女人來說當然會接受,而且會很喜歡。但是,如果“壞”充滿惡意,是背叛婚姻,是家暴,這種壞就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會接受,更別說愛了。
于我自己而言,我對婚姻有自己的理解和原則,我可以接受男人善意的“壞”,無法接受男人惡意的“壞”,所以當我的前夫背叛婚姻時,我才會大發雷霆。
本來我并沒有想著立馬離婚,而是想著發泄完心中的不滿之后和前夫算賬,如果他能悔過,如果他能回歸家庭,我沒準兒會再給他一次機會。
可是,在我大發雷霆的時候,婆婆卻跑來摻和,非但不管教她兒子,還說我不懂事,說我太小心眼,說我不該發火,接著就開始向我灌輸“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思想,說什么“男人越壞,越懂得疼老婆”,從而把我那個背叛婚姻的前夫美化成了一個好男人。
聽了婆婆的話,我算是徹底明白前夫為什么會背叛婚姻了,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因為有其母必有其子,有婆婆那樣的母親做榜樣,前夫能活成一個好男人,好丈夫才叫怪事。
我開頭時說了,“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種廢話,應該女人自己發自內心認同才成立,因為感受好壞與否,只有女人自己知道。這種事,如果女人自己不認同,其他人向女人灌輸這種觀念,用一種道德綁架的方式逼女人認同,別人受不受得了我不知道,反正我受不了。
認清了婆家所有人的嘴臉之后,我沒有再留戀,沒有再心存僥幸,也沒有再想著給前夫機會,而是果斷選擇了離婚。
老師您平時總是說女人在選擇婚姻的時候,不僅要認清男人的好壞,更要認清他的原生家庭的好壞,我經歷了那段悲劇婚姻之后,覺得您說得特別對。
真的,男人的原生家庭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比男人自己好壞更重要,因為男人的原生家庭不僅會影響男人的三觀,而且決定了婚姻出現問題時,他們會站在哪一邊。如果是男人犯錯了,背叛婚姻了,他的家人還盲目站在他那邊,對你來說,真的是生不如死的痛苦。
每次在文章中提到惡婆婆的問題時,總會有一些圣母婊站在道德制高點,說我在丑化婆婆的形象,丑化母親的形象。
我只想說,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所謂“丑化”,是是非不分,黑白不分,把對的說成錯的,把好人說成壞人。而像上面案例中那種婆婆,以及其他案例中提到的惡婆婆,她們自己本身就是不分對錯,不辨是非,一直不干人事,一直欺負兒媳,這種人本來就算不上好人,說她們錯是事實,說她們作妖是事實,談何丑化?
如果按照那些圣母婊的意思,我是不是應該美化那些惡婆婆,替她們說話,把錯的說成對的,任由兒媳被欺負也說活該,才不叫丑化婆婆?呵呵,你就死了這條心吧!我不可能這樣做!
對錯自在人心,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做人做事的準則以及道德準則才是衡量對錯的標準,而那些圣母婊的道德標準算不上標準。
很多夫妻的婚姻,都是婆婆毀掉的,這是事實。不管是上面案例中那位婆婆,還是其他人婚姻中的惡婆婆,只要是不懂尊重,不遵守做人做事的底線,沒有一個長輩該有的樣子,都可以說是錯的,兒子兒媳的婚姻被毀掉,都跟這樣的婆婆脫不了關系。
所以,希望其他做婆婆的好自為之,多行善事,別總是作惡,不然毀了一樁婚,對你自己也沒有好處。其他做兒子的以及做兒媳的,也要對婆婆是好是壞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你才能明確要不要讓婚姻開始,以及婚姻開始了,應該怎樣對待,怎樣經營。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你的婆婆,向你灌輸過錯誤的觀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