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美滿的婚姻,除了需要與另一半和諧相處之外,與另一半的家庭也應該有著融洽的關系。
而在婚姻與家庭當中,最復雜也最容易產生矛盾的,便是婆媳關系。
在古代,有一言不合便喝令兒子休妻的婆婆;而現代社會,因為婆媳關系不合而離婚的小兩口也比比皆是。
2001年,德國進化心理學家尤勒通過調查發現,在大部分家庭中,婆媳關系的滿意度都是墊底。
看來無論古今中外,婆媳關系都可謂是家庭關系中的一大難題。
小慧在有了孩子之后,和婆婆之間的關系便緊張起來。
那天深夜,她發了一條朋友圈:"說我只相信書上的,不信老一輩的育兒經驗。我已經據理力爭到心力交瘁了,自己的孩子都沒辦法保護。"附上了一個大哭的表情。
原來,那天氣溫很高,婆婆卻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導致孩子出了一身的痱子。她下班回來后,看到孩子通紅的小臉和淚汪汪的眼睛,心如刀絞,一時沖動和婆婆大吵一架。可婆婆硬說是她輔食喂養有問題,才讓孩子變成這個樣子。
那天她老公還剛好出差,小慧和婆婆兩個人誰也不讓誰,就這樣僵持了大半夜。她實在氣不過,便在朋友圈發泄情緒。
誰知婆婆看到這條朋友圈后大呼委屈。一激動,索性甩手不再幫她帶孩子了。
這下小慧成了眾矢之的,連丈夫都責怪她太過沖動。
婆媳之間的矛盾,之所以甚于其他家庭成員。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們之間的所締結的關系,全都是圍繞著同一個男人進行的。
這個男人,曾經是婆婆的寶貝兒子,如今成了兒媳婦親愛的老公。
對于婆婆而言,這個剛走進自己家庭的女人,要將自己辛苦撫養大的兒子"據為己有"。分走了兒子曾經對自己的愛和注意力,自然會覺得有所不平衡。
因此,她要求媳婦像自己一樣對待和疼愛兒子。一旦哪里做的不合心意,矛盾便在所難免。
此外,兩代人之間生活習慣的差異,處事的態度方法不同,也容易在日常的相處中產生摩擦。
若是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剛結婚的女人還帶著自己從前的生活習慣。
在這早已相處多年的一大家子面前,媳婦面對著全新的改變,對婆婆的生活習慣難免有不適應之處,矛盾也會進一步加劇。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中,媳婦在婆婆面前是弱勢的。
此時此刻,女人能夠完全信任的,只有身邊的這個男人。
而這種對丈夫的依戀,又會進一步加劇婆婆的嫉妒心。讓婆媳之間的"戰火"再度升級。
即便如此,媳婦還是會在婚后對婆婆改口叫媽,婆婆也會在婚禮上鄭重承諾,會把媳婦當女兒一樣看待。
雖然存在問題的婆媳占到多數,但還是有不少婆媳踐行了這些誓言,處的親如母女,無話不談。
作為媳婦,想要與婆婆和平共處,該怎樣做的呢?
我們都有過集體生活的經驗。
和年齡相仿的伙伴,住在同一間宿舍,尚且會產生摩擦和爭執。
更何況與差了一輩人的婆婆,在結婚之后突然同住到一個屋檐下,每天四目相對,朝夕共處,沒有矛盾反而不正常。
婚姻的主要參與者是夫妻雙方,日子也是年輕人自己過的。無論是公婆,還是娘家父母,都不宜對新人的小家庭干涉過多。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婆媳關系也是同樣。偶爾的探望尚且能夠隱藏彼此性格的不合,做出表面的平靜和諧。
但如果每天都有見面的機會,有些矛盾,便一定會爆發。
凡事有果必有因。
婆婆和媳婦畢竟是兩代人,經歷的時代背景與個人經歷都大不相同。許多在媳婦看來習以為常的做法,到了婆婆眼中,便成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這時,一味地抱怨婆婆,甚至與婆婆發生爭執,并不可取。
張愛玲曾說過:"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與婆婆溝通,了解婆婆曾經的經歷,從中探尋她某種做法背后的深層原因,才是溝通和緩和關系的關鍵。
如果知道婆婆的童年缺衣少食,就會明白為什么她拼命給孩子喂飯,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
如果知道婆婆的年代羞澀內斂,不善于表達感情。就會明白為什么她覺得兒媳和兒子的親昵舉止"有傷風化"。
知彼知己,不僅能夠在與婆婆的交往中,避免禁忌,少踩雷區。也能夠讓婆婆感受到來自兒媳的關心,拉近兩個人之間心的距離。
婆婆是長輩。兒媳作為晚輩,要對她保持最基本的尊重態度。
但當婆婆太過囂張時,媳婦一味忍氣吞聲,只會讓對方覺得自己好欺負。
此時,亮明自己的觀點格外重要。
《奇葩說》中,馬薇薇曾用英國的政體來形容婆媳關系:"她想掌權就去掌啊,想當女王就去當。反正國家的事情都是首相決定的。"
也就是在表面上,讓婆婆享有這個家庭的最高地位。但實際上,真正的權力還是需要掌握在小兩口手中。
對于不影響婚姻生活幸福的小事,婆婆樂意做主,便由她去。
如果是涉及到原則性的大事,大可左耳進右耳出。嘴上諾諾答應,在實際操作中,還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來就好。
小慧后來告訴我,其實那天婆婆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只不過面子上抹不開,不愿意承認罷了。
當孩子康復后,小慧和丈夫特意抱著孩子回了趟婆婆家。老人看到孩子笑得嘴都合不攏,小慧也為自己當天的態度真誠道歉,婆婆當即同意幫小夫妻倆繼續帶孩子。
面對婆婆,保持自己的態度,注意說話做事的分寸感。
即使婆媳之間出現矛盾,也能夠用平心靜氣代替歇斯底里。在婆婆面前照顧老人情緒,私下里按照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對于兒媳婦而言,能夠與婆婆和睦相處,也是給丈夫吃了一顆定心丸。
畢竟婚姻里最重要的,從不是與婆婆的明爭暗斗,而是夫妻之間的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