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女生,22歲之前應該談幾次戀愛比較合適?
有些人說,還年輕,談戀愛不急,以后有的是機會。但是我要說的是,事實并非如此。
工作之后,時間更加的緊張,忙到、累到經常沒有時間和精力談戀愛,結果一拖再拖,到了30歲了,居然沒有談過戀愛,甚至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和異性相處。
這問題就大了。我們沒有必要把戀愛想象的多可怕,戀愛說白了就是與異性之間的一種相處與溝通的能力。
談戀愛,是為了清楚的知道,對于未來的婚姻,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伴侶。
戀愛只是豐富人生的一種經歷,不用在乎結果。因為大多數學生時代的年代,大多都只是一個逗號。
22歲前,戀愛2次,失敗兩次。我想給年輕的女生一些個人的經驗總結,希望可以幫助給大家一些提醒。
很多女生,在發現有異性對自己有好感的時候,會顯得特別緊張,害怕因為自己早戀,被父母責備,或者耽誤現在的學習。
然而,恐懼大多來源于外界給我們的壓力導致。心理學中有個效應叫“冒充者綜合征”,就是說我們往往自慚形穢的認為,自己并不優秀,為什么會有男生喜歡我呢?他會不會是個“騙子”呢?
其實,女生也應該像男生那樣,坦然的面對來自異性的好感。當你消除了對戀愛的恐懼,就能正確的面對戀愛帶來的那些并不存在的“負面煩惱”。
勇敢的邁出了不懼戀愛的恐懼,面對男生的追求時,很多女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可能也會早早的接受男生的表白。
其實這么做并不好。因為戀愛,女生需要深刻的去享受他追求你時的付出過程,這能很好的看出一個男生的耐心和品質。
他喜歡你的時候,肯定也愿意幫你做一切他力所能及的小事,一定也會想著法子的去逗你開心,他一切的舉動都是為了贏得你的芳心。
如果因為男生的一點點小舉動,你就感動的覺得這輩子非他不可,那么你也可能很容易遭受感情帶來的傷痛,并且有可能形成一定的戀愛陰影。
多維度的去考察一個男生,會讓你明白,愛情中,男生都是如何追求喜歡的女孩子的,他們都會用哪些套路,他們的內心到底是什么活動。
經歷過這些,即使這段戀愛失敗了,未來的再次戀愛,就會知道如何更好的與異性相處,接受他的付出,談正確的戀愛。
戀愛時,男生一旦追求成功,可能就會對你失去了一些耐心,或許你也就看不到他為你不斷付出的誠意,對于個人的戀愛成長來說,并不是好事。
需要記住的是,此時的戀愛大多沒有結果,或許他在追求時中途就放棄了,你也不必感到遺憾,而是從中汲取一些經驗,是你疏遠了他,還是他太沒耐心了。
如果你問那些在大學談戀愛的男生和女生,他們有幾個走到了最后,可能這個概率連1%都不到。
所以,22歲前失戀才是常態,沒有經歷過失戀的人,或許就應該自我反省了,居然沒人追求,哈哈。
年輕的時候,我們容易對愛情充滿太多美好的期待,總以為,他就是你余生的全部愛情。須不知,喜歡是淺淺的愛,一點都經歷不起風浪。
畢業即失戀,是多少過來人的經驗總結。
我們更應該從失戀的一次失利中,總結一些對未來有幫助的戀愛經歷。
你們相處的時候,遇到過什么問題,你們是怎么解決的,會不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你們戀愛的時候,你是否經常任性,提出過很多要求,完全不理會男生的辯解,對他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你們戀愛一段時間之后,你是否開始不能容忍他的一些缺點,你是否覺得你想要的不是這樣的男生。那么,你想要的又是什么樣的?
不停的問自己以上問題,不停的反省失戀的原因,你才會懂得,愛情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樣的伴侶才是符合你的愛情需求的。
所以,失戀是一次寶貴經驗,可以讓你比那些從來沒有戀愛過的女生未來更少走彎路,也更少的會遭遇感情上的創傷。
當我們明白了戀愛的這些意義,或許你就不會恐懼戀愛,也會正確的對待失戀而不是痛苦萬分,認為愛情太痛苦,不想再次經歷感情的痛苦。
戀愛不可怕,可怕的是未曾有過戀愛。
你們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