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不斷好轉,不少農民家庭比起以前來日子好過多了。但隨之而來的卻也有一些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新現象,就像下面這5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房子蓋的像別墅,但是卻沒有人住。要說人生的成就,一定能把自己家的房子算在里面。以前農村還有茅草房子,誰家要是蓋了大瓦房,那一定是掙錢了。現在隨著進城務工的越來越多,手底下都攢了點錢,回鄉的第一件事,要么翻新,要么就是拆除重建。這重建的農村房子,一般都是樓房了。
最初的農村新房也就是蓋兩層,而后高度越來越高,你家蓋兩層,那我家就是三層,總之新蓋的房子都要高人一頭取個吉利。為此,農村房屋的層高也是越來越高,以至于私密層高的都很常見了。
樓房雖然蓋好了,也很氣派,就像是小別墅,可農村的人氣卻差了老遠,很多農民花干凈了積蓄蓋的房子,蓋好后甚至都沒入住,也沒有裝修,就再次踏上了打工之路。還有一些農民在城里開了買賣,就帶著一家老小搬到城市里居住,老家的房子一直留著,雖然華麗,但沒住過,漸漸成了“空心房”。
第二種情況:農民買車當擺設。現在到了農村,汽車已經相當常見,但是這車要么蓋著厚厚的車衣,要么蒙了一層土,似乎很久都沒挪動過。汽車雖然價格越來越便宜了,但保養、上路、停車、油錢都要花錢,農民外出務工停車還是個麻煩事,另外城市里堵車嚴重,所以干脆不如停在家里,過年時候開車串親戚更好。這樣,農村的汽車越來越多,卻更多是買了停在家里。
其實不少農民都如此,買來一輛車,方便時候是真方便,但不開車的時候是真多,一年算下來也就開上三兩個月,多數時間都停在老家。
第三種情況:外出務工荒廢了自己的承包地。以前都說農民心中最珍貴的是啥,一定是自己的承包地了。可隨著種地越來越廉價,不少農民不再把重心放在承包地上,而是把地流轉或者出租出去,自己外出務工。
可不見得每年都能如愿把地轉走,有時候就因為無人租地,農民不得不選擇拋荒。其實農民自己心里也算了一筆賬:辛苦一季,一畝地也就幾百塊錢收入,從種到收投入的人力時間遠遠高于收入。而進城務工一天掙上一百塊,不是難事。
第四種情況:農民比以前更有錢,但娶媳婦更難了。現在每個村子都存在著娶妻難現象,很多的農村小伙,三十多,甚至四十多,還沒娶媳婦。這要放在以前,雖然農民貧窮,可娶媳婦卻沒這么難。有人總結,現在農村適婚人群男多女少,并且隨之彩禮飛漲,還要三十歲的小伙擁有至少是縣城級別的房產,讓初入職場沒幾年的小伙不得不做“剩男”。
第五種情況:掙錢的法子多了,掙的錢也多了,可錢不禁花了。以前農村誰家要是有一萬塊錢,就是“萬元戶”了,這絕對是有錢的象征,絕對的了不起。但現在誰家都能拿出來一萬塊了,不過農民卻覺得自己一年到頭攢不下多少錢,主要是花錢的地方多了,比如人手一部手機,這通話費得交。還有衣食住行,有人開玩笑的說,一睜眼就又欠了一筆錢,只能努力工作。很說明問題,掙得多,抵不上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