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七里垂釣叟,還傍釣臺居。莫恨無名姓,嚴陵不賣魚——《七里瀨漁家》
在幾千年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發展出了極其繁盛的文化,同時也衍變出了大量姓氏。我國現在有著大量的姓氏,并且每一個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很多姓氏可以直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姓氏都是來源于那段時期,我國還是有著很多的姓氏是后來傳入進來的。在我國有著這樣的一個姓氏,如果你是這個姓氏,那么有極大可能并不是“炎黃子孫”,祖先有可能是伊朗人。
一、衍變的姓氏
不管是在正史中的記載,還是民間的傳說,逐鹿之戰都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它奠定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基礎。在逐鹿之戰后,炎帝和黃帝的部族成為了一個部族,在中原地區逐漸發展。同時他們的姓氏也流傳了下來,黃帝姓姬,炎帝姓姜,這兩個姓氏在那段時期都是最多的姓氏。現在這兩個姓氏并不多,這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個姓氏之后演變了,現在我國的很多大姓,其實就是姜、姬這兩個姓氏演變而來的。
但是有一個姓氏,并不是我們傳統概念的炎黃子孫,據專家考證,這個姓氏就是“安”。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里,安姓在中國古代是找不到源點的,后來在唐朝時才異軍突起,走向了歷史舞臺。著名安姓有很多,比如說安祿山、安光鄴、安重榮等人,這些安姓人士在中唐、晚唐時期都是非常著名的。
二、安姓的來源
那么這個姓氏的來源究竟是什么呢?這還要從絲綢之路開始說起。在漢朝的時候,絲綢之路極為發達,有著很多中亞、西亞地區的商人來到我們這做買賣,他們帶來了西域的特產,同時也從我們這帶走了瓷器、絲綢、茶葉等特產。絲綢之路給西方帶來了極大的財富,就比如說絲綢,只要轉手一賣,立刻就能獲得幾十倍的獲利,在絲綢價格最鼎盛時,絲綢和黃金是等價的。
由于長期的商業交流,也有著一批人來到了中原地區。據《史記》記載,在西域有一個國家叫做安息王國,這個國家有一個王子曾經來到了中原定居,并且給自己取了一個新的姓氏。后來到了隋唐時期,匈奴打不過中原的軍隊,于是就從我國的北方地區遷徙到了西亞、中亞等地區。匈奴當然不是去旅游的,匈奴來到新的地區后,立刻就與當地人發生了沖突,最終月氏人打不過匈奴,就退回到了中亞一帶,并且建立了9個國家,這也就是我們歷史上所稱的“昭武九姓”。
后來到了唐朝,大唐軍隊再次進入西域,“昭武九姓”歸順大唐,在這幾個國家中,有一個國家叫做安國。當時由于大唐是他們的宗主國,外加絲綢之路能獲得大量利益,就有很多仰慕大唐文化的安國人,來到了大唐定居。第一批進入大唐的安國人,主要居住在涼州、姑臧、武陵地區。之后在歷史的發展中,安姓也開始向中原的其他地區遷移。
三、安姓的發展
大唐后來發生了安史之亂,朝廷最開始被安祿山叛軍打得潰不成軍,連長安都丟了,后來反應過來的大唐,開始整合全國的資源,再次與安祿山作戰。最終經過數年的征戰,終于平定了安史之亂。但這件事情遠沒有結束,首先安史之亂后,留下了河北藩鎮這個毒瘤,其次平定安史之亂耗光了大唐國力,之后遇到的變故再也沒有能力應對,比如說之后就被吐蕃攻破長安。
安史之亂后,大唐就陷入了長達數百年的紛亂時期,再一次統一還得到宋朝。當初居住在西北地區的安姓,也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中,為了躲避戰亂,開始向全國各地遷移,現在全國各省或多或少有一些安姓。后來到了清朝時期,有一些滿人也改為了安姓,就比如說安佳氏、額勒赫氏、納喇氏,當時都有不少人將自己的姓氏改為了安姓。據數據顯示,現在安姓在全國共有170萬人,目前在我國排第110位,主要分布在河北、安徽、山東、遼寧等地,其中河北是安姓最多的。
結語: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大融合大發展的時代,不管是什么樣的姓氏,大家都是中華民族,這個是鐵一般的事實。中華兒女現在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團結起來,共同建設我們的新中國,奔赴更美好的生活。
參考資料
《史記》
《七里瀨漁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