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剖析崖柏太行料川料收藏,買家少走彎路,說話直白得罪請海涵
崖柏產地大地區區分開有太行料,川料,藏料。(具體如周至、秦嶺、神龍架、川東、城口料等)
崖柏料種和時間上面區分有陳化料,老料,生料等。
也正因為種類的太多,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很難區分,甚至出現一些不良的商家把川料當太行料銷售,藏料當陳化料來高價賣等等。
新的一年,在此希望通過此文把自己的經驗給到吧友和崖柏愛好者多一點點的建議和幫助,純屬經驗探討。希望大家對崖柏的料種,產地,價值,特性等有更深的了解。
內容包括:
1.崖柏的外形特征。
2.崖柏的生長特征。
3.崖柏的觀賞性。
4.崖柏的稀有。
5.崖柏的收藏、投資價值。
6.崖柏的鑒別。
7.崖柏生料的烘焙實驗。
8.崖柏油性和新老料之間的關系。(重點中的重點)
9.崖柏骨灰級陳化料的保養和辨別。(玩高端的必知,少走彎路)
10.關于崖柏“白霧”和“啞色”的解釋。
忠告:
耐心看完全文,特別是后面,讓你少走彎路,不會上當受騙。
內容附帶事物圖片,望樓主和所有崖柏愛好者參考和指導。
1.崖柏的外形特征:
崖柏屬柏科,常綠喬木或灌木。高5-10m,樹皮灰褐或褐色,長條薄片狀開裂。枝密集、開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葉交叉對生或3-4片輪生,稀螺旋狀著生,鱗形或刺形,或同一樹本兼有兩型葉。球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單生枝頂或葉腋;雄球花具3-8 對交叉對生的雄蕊,每雄蕊真2-6花藥,花粉無氣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對生或3-4片輪生的珠鱗,全部或部分珠鱗的腹面基部有1至多數直立胚珠,稀胚珠單心生于兩珠鱗之間,苞鱗與珠鱗完全合生。球果圓球形、卵圓形或圓柱形;種鱗薄或厚,扁平或盾形,木質或近革質,熟時張開,或肉質合生呈漿果狀,熟時不裂或僅頂端微開裂,發育種鱗有1至多粒種子;種子周圍具窄翅或無翅,或上端有一長一短之翅。
注意:這里指的是生長中的崖柏,并不是可以成為手串料子的崖柏,因為生長中的崖柏有枝葉,所以在此說明。
就像這塊料子一樣,雖然沒有枝葉,但是也明顯是生料。樹干上的苔是新的生長。
開出來的料子瘤子有沒有不好說,但是水分一定多。
這個不單單是生料,而且還是坡柏。
這塊料子分為兩部分,一般賣料子的人就會告訴你說下面的料開出來瘤子比較多,上面的一般。其實準確點來說,都是一樣的生料。坡柏。上下都一樣。
這個瘤子和料色大家一看都知道,肯定是很不錯的。
而且底色開出來一定是黃金色的太行料。并且油性足。很適合開手串。
下面還有一塊細圖可以看看。
2.崖柏的生長特征:
崖柏生長極其緩慢,一百年只能長到10厘米粗、3米高。一般生長在海拔700~2100米的懸崖峭壁的崖縫中。陽性樹,稍耐陰,耐瘠薄干燥土壤,忌積水,喜空氣濕潤和鈣質土壤,不耐酸性土和鹽土;要求氣溫適中,超過32度生長停滯,在-10度低溫下持續10天即受凍害。
注意:崖柏的生長確實很緩慢,所以商家在銷售的時候也會告訴消費者崖柏的稀有而抬高價格,雖然這個是事實,但是如果過于的去表達這方面的話就要注意了。因為難聽一點說,像普通的水晶在生長的過程中不也得成千上萬年才能生長得出來一點點,難道這也能很抬高它們的價格嗎?外面幾十塊錢一串的也比比皆是,不是嗎?所以見人見智。適當就好。
再者,即使買的確實是崖柏,沒有瘤和油性差的。也沒有多大的意思。
3.崖柏的觀賞性:
崖柏根有天然的藝術造型。
崖柏是世界“活化石”物種之一,生長速度極慢,只在四川、太行山脈的個別山區才生長,這兩年才被開發出來,但也越來越稀少。因為生長在懸崖峭壁間,故稱“崖柏”,其形態各異,比如有的夾在石縫里,就身材扁平,有的橫斜溢出,有的仰天長嘯,其天賦的藝術形態,使它成為根雕的最佳原材料。崖柏樹根紋理細膩、豐富多變、飄逸迷人,紅白兩色天然絕配,由于根系發達,深扎于巖石縫中,形成了奇特的扭、薄、飄、透的造型。收藏崖柏根藝不像竹木之易朽、銅鐵之易銹、陶瓷玉石之易碎,故可世代相傳、流傳千古。
注意:崖柏的觀賞性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很好的。因為形態在日積月累中的自然形成,加上風化的時間,紋路好多都已經扭曲了。這也是崖柏特征之一。
細圖。明顯看到的紅油陳化,放置一段時間即使沒有盤玩過,也已經包漿。細紋間布滿歲月印痕。
純太行紅油料。
4.崖柏的稀有:
崖柏由于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千萬年來,歷經大自然風雨洗禮,汲天地之精氣,積淀萬年之沉香,氣韻之神效無同類可比。因生長極其緩慢,百年不過盈尺,在民間有“千年松、萬年柏”之說,而萬年柏即指崖柏。
崖柏的藥用價值:
《德陽縣志》上記載,明末清初,四川德陽和新鎮周邊先后發生3次大瘟疫,死傷無數,唯獨和新鎮,因有柏林形成的天然保護屏障而安然無恙。和新鎮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繁衍生息,代代長壽,它的壽星比例超過世界級的長壽之鄉廣西巴馬。
崖柏香味療法作為治癌方法在日本很受推崇,他們把崖柏擺放于書房、臥室、辦公室、客廳等地方,既便于欣賞,也有利于凈化空氣,提神健腦。
崖柏藏品也在日本、韓國、法國、意大利、美國和香港本地的收藏家中間引起反響,已有香港數家知名高爾夫會所以及高級酒店,欲與陳奕洪合作建立崖柏體驗館,并把將收藏崖柏「室內休閑養生」與被打高爾夫「室外養生結合」。
注意:之前也有一個日本的朋友來到我們家做客,我以為他會好奇,原來它們那邊已經有這種氣味的香料了,只是覺得形態上原來有那么多元化的。雖然這不能說明什么,只能說國外的人比我們國人的發現的比較早而已。但是也確實認證了崖柏一個在全球被認可的地位,后期相信大家也會更加熟悉起來吧。不過沒關系,反正崖柏就我們中國有,應該自豪。
呼呼~
5.崖柏的收藏、投資價值:
提到“崖柏”兩字,資深的收藏者對它并不陌生。而對于外行人士及入行不久的收藏人士來說,卻是一個陌生的詞兒。其實,崖柏是最近一兩年內剛剛興起的收藏珍品木類。崖柏目前在國內,尚屬于新鮮的收藏品類。“資深的香木玩家對崖柏并不陌生,同時深熟的藏家少之又少。而外行人士及其他收藏者中知者甚少。處于被低估的階段。
而與其他香木相比,崖柏之所以被稱為“活化石”還在于其全身都是寶。“崖柏茶可以用來品茗,而崖柏保健品如崖柏碎片,填充在枕頭里,亦可以治療失眠等癥狀;更小的料也可以做成串珠小品,這些都比較受普通玩家喜歡。而資深級的玩家除了在追求崖柏具有升值潛力外,同時也注重了其藥用價值,現在開始有玩家買回天然的崖柏根,置放在室內。
與同類木相比,如在廣東最熱的酸枝,事實上,崖柏的價位已經超過了酸枝的價位。然而,對酸枝的熱衷遠遠高于崖柏。但就品質而言,稀缺的崖柏則是被低估了。相比下,崖柏并未被諸多熱錢及玩家們炒起來。
提到崖柏未來的潛力,待更多香木玩家接觸到崖柏后,未來期間,崖柏的真實價值將會體現出來。畢竟崖柏是一類稀有木源,它的價值還有待被發掘。
崖柏有收藏潛力可挖,與其他收藏品類相比,崖柏是興起不過數年的“小眾”品種,不過它既可觀賞又可聞香。在全國來看,玩家也不多。每件精品崖柏都堪稱“孤品”,在收藏價值方面都有潛力可挖。
這塊是之前留下來的陳化料邊角料。
陳化紋路清晰可見。基本無白無皮,下面還有一張細圖。
在國內收藏市場,一般崖柏藝術品售價也要萬元以上,點的要上幾十萬,稀少的要上億元。由于藏品名貴,加之價格較高,購買收藏崖柏的市民比較少。一些玩家對崖柏雖然有所耳聞,但并不是十分了解,有的誤把數千元一件的地柏當成崖柏,其實,兩者的價值相差懸殊。
風化紋明顯,層層可見滄桑。
同一塊料子開出來的手把件。
注意: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雖然說崖柏的價格現在每個月都在持續的增長,但是任何的商品在涉及投資二字肯定就存在著風險。就像有的朋友問我崖柏漲得這么快,要不要多囤一點貨,我只能說,別那么傻。據我知道的,沉香的部分玩家現在也已經在關于崖柏這方面的市場,后期會不會更加浪市,這個難說。還是得根據自己的經濟去著實考慮,就像玩文玩一樣的道理。總不能當飯吃吧?
給大家欣賞自家收回來的陳化料,風化。
6.崖柏的鑒別:
首先要看其年輪是否致密,通常來講越密越好,因為崖柏生長環境惡劣,生長速度緩慢,好崖柏往往年輪細如發絲。同時還要看它的油分是否充分,有浸潤感,色澤明媚的油分是最好的。接著看崖柏的比重和形態,越重越好。好的崖柏放入水中會“咚”的一下沉到底,比重與花崗巖有得一拼,硬度也相當大后期的加工和陳化也是鑒定崖柏好壞的重要因素。極品的崖柏是至少生長了500年以上。這種崖柏表面會形 成一層厚達一厘米的孢漿層,而新采伐,并且在人工條件下陳化的崖柏,表面的孢漿層就要薄得多。好的崖柏“白皮”面積不會超過表面積的1/3。且香氣清遠悠長,韻味十足。這要靠多年經驗才能分別。
太行料里的芝麻瘤。
注意:我知道眾多的友友們都很納悶一個問題,就是崖柏的川料、藏料和太行料究竟區分是好。
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分別從氣味開始,因為氣味不會騙人。
川料,普遍聞起來都比較沖,帶的甜味相對比較生硬,不是很淳的那種。
藏料,普遍都偏向于“藥味”,比較濃郁,帶有點點泥土的味道,特別是根部的藏料,如果在貼近鼻尖大力呼吸,味道其讓人不舒服。(這里并沒有說藏料不好,只是大部分藏料都存在這里問題,有少部分藏料層次感還是很分明味道不錯的。)
太行料,醇甜而細微,半帶小小的薄荷清香,確切點來說聞起來很舒服。之前有不少朋友就說,真正太行料的崖柏聞起來感覺會上癮,會讓人很舍不得放手。
川料和太行料是最難分開的,最簡單的氣味方式就是多接觸一些料子,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多比較一些原料,時間久了,自然就能對比出來那種感覺了,多對比能勝過我言語的表達,因為文字有限,不能一一闡明,有不是很明白的地方或者不確定的料子方面可以咨詢我,我在有看到的情況下會逐一回復大家。因為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處理的不好的地方請大家諒解。
另外一點,就是從顏色區分。還有從瘤體區分。
這點比較好說。
川料顏色極大多數都是偏向紅底向黑,而且瘤子普遍大。
而太行料的是當之無愧的黃色,甚至金黃底,瘤子方面可以細膩成芝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芝麻瘤”,這是所有其他崖柏料子無法比擬的。
太行料。芝麻瘤。黃金底。細膩。
太行料。滿芝麻瘤。細膩。
行內有句話:崖柏全國有,太行料為尊。
作為商家或者是玩家,肯定是希望自己的成本壓到最低,或者是購買的成本最少。所以,在從業的初期,全國各地的料子也有開過不少,從一開始以為有瘤子的就叫崖柏,到明白市面上還有不少人把松明子當高貨來賣,以為長在懸崖上的就都叫崖柏,卻不知道還有坡柏地柏的存在。現在想起來雖然有點可笑,但是這都成為了那么多年來的經驗。無從置疑的沒有從秦嶺到川閩,最后性價比高和可選性大的還是太行的料子。
是太行料實在是貴的可以,再加上人為炒作的不斷,使得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當然,太行的老料和陳化料現在也是稀缺至極。)
太行優勢有幾種原因:
氣味和材質。太行料的香味不是其他地方的料子可以比的,清淡的悠帶薄荷而細膩。
【注意:崖柏料的香味,各地均有異,因此喜歡的人也會有所不同,有些人就是喜歡藏料的藥香味,而有些人則是喜歡神農架料的甜香味,亦有人喜歡川料的濃烈薄荷的味道。畢竟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在此對于產地并不褒貶之分】
7.崖柏生料的烘焙實驗:
這就是為什么不支持開生料,和生料難保養延續的原因。
生料:之前剛開始的時候自己就嘗試過用生料做了一個手串,一年后輕了十余克!原因很簡單,水分太多了!這樣的手串剛買回來很重,買家還暗自高興,但是盤了一兩年還是沒有包漿,重量卻輕了不少,真是坑人!
【注意:生料之所以會裂的原因很簡單,水分的蒸發過程會夾雜著油性的流失,使得木頭里面原本的結構發生疏松變化,最后會爆裂。下面有實驗附圖,直接拿高溫烘焙。】
因為實驗總會有犧牲者,只好拿幾顆來做實驗報廢了。。
8.崖柏油性和新老料之間的關系:
料質分為兩點,一是質地,二是油性,質地不用多說,主要是料子的密度和質感,這里面還有一個誤區請買家一定要注意,就是密度并不能跟重量劃等號!
【注意:有部分生料的重量大得可怕,甚至超過65g,這時候有部分的不法商家就會借機告訴消費者說什么因為重量高所以說料子很老,油性也相當可觀,這是大錯特錯的。
說到這里有的人看著可能就蒙了,如果重量不是對于油性的一個標準,那究竟要怎么區分?當然這里并不是一棒子打死,也有很多老的油性料子是比較重的。
個人經驗:其實,要鑒別是不是真的老料首先可以從質感上面可以區分開來的,老料或者是陳化料的質感并不“墊手”,是一種實而潤的感覺,通俗的說就是你能實實在在感覺到這木頭是密度高。而水分大的是很“沉手“,拿在手上你會明顯感覺沉而帶濕。如果在這里沒有辦法橫定的話,拿回去還有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有爭議性,但是可以區分大部分。就是”放“。在不需要盤玩的情況下在陰涼的地方放置一個禮拜左右時間,如果上面會出現白白的霧氣,那是因為水分的蒸發。故知,并非老料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