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偏方】麥粒腫效驗良方(驗方、偏方、祖傳方)
userphoto

2022.08.05 黑龍江

關注

  麥粒腫是一種眼瞼腺體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麥粒腫又名“針眼”、“瞼腺炎”, 俗稱“偷針”,是以眼瞼發生硬結,形如麥粒,癢痛并作的一種眼瞼急性化膿性炎癥。主要發生于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部位,常單側患眼致病,中醫認為,麥粒腫多因患者脾胃積熱,復外感風熱,郁而不宣,上攻于目,結聚于胞瞼之處而致。故治療以疏風清熱、活血散結為主。

方一 循經刺血法

【方法】:上眼瞼麥粒腫,用背部肩胛區反應點放血治療,患者背部肩胛區,即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區域,找到如小米粒大小的小紅點(稍高于皮膚,少則1~2個, 多則數十個),用75%酒精嚴格消毒皮膚,用三棱針點刺或挑刺出血,并拔火罐以助出血,以“血變而止”為度(即點刺時出血顏色較深甚至呈紫色),出血至血色變為正常說明火熱已除,方可停止。

  下眼瞼麥粒腫,取雙足中趾趾腹(一般取靠近趾甲處)行刺血療法,于足中趾趾腹以手上下推按,使血液聚集趾腹處,常規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針穩、準、快速刺入0.3cm后立即出針,并用手擠出2~3滴血,放血量以'血變而止”,后用消毒干棉球稍壓止血。隔日1次,共治療3次。

【編按】:上眼瞼為足太陽膀胱經所過,故上眼瞼麥粒腫可在背部肩胛區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區域發現些小米粒般的紅點。正如《針灸聚英》所言“視其背上有紅點如瘡,以針刺破即瘥,實解太陽之郁熱也”。膀胱經放血可疏通太陽經氣,疏瀉足太陽經之結熱,使氣血得行,腫脹自消,治療麥粒腫可獲良效。足陽明胃經“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入中指外間”。下眼瞼為足陽明胃經所過,所以下眼瞼麥粒腫多系脾胃積熱,火毒循經上攻所致。循經取足中趾趾腹刺絡放血以疏泄實邪,散其郁熱。研究表明,放血療法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之效,能激發和增強免疫力,加速炎癥消退和膿液排出,促進傷口結痂愈合。應用本方治療麥粒腫36例,其中痊愈25例,好轉9例,無效2例,治愈率69.4%,總有效率94.4%。
方二 五味消毒飲

【主治】:小兒麥粒腫

【方藥】:金銀花6g,蒲公英8g,紫花地丁8g,野菊花4g,連翹6g,丹皮6g,赤芍6g,牛膝6g。

【用法】:水煎服,據年齡及體重酌情加減,每日2次,7天為一療程。

【編按】:中醫認為,小兒乃純陽之體,其病多實證熱證。小兒“肝常有余”,肝開竅于目,肝氣失調,則氣血郁滯,肝火內生,循經上沿,客于目之胞瞼,發為疔瘡,熱愈甚則腫痛愈甚。胞瞼屬肉輪,內應于脾,小兒“脾常不足”,容易飲食積滯,濕熱內生,邪毒上犯,壅滯于胞瞼,則發病。治療應以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為主。五味消毒飲加減。中金銀花清中焦之熱毒,野菊花清肝膽之火,二藥相配,善清氣分熱結,共奏清熱解毒散結之效。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連翹消腫散結,丹皮、牛膝活血散瘀,赤芍散瘀清肝。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消癰散結之效,故瘡退膿消。應用本方治療小兒麥粒腫54例,其中痊愈35例,好轉16例,無效2例,2個月內復發4例。

方三 耳尖放血法

【主治】:初期麥粒腫

【方法】:患者取端坐位,醫者輕揉患者患側耳尖部使充血,用0. 5%碘伏消毒后,用一次性無菌采血針快速刺入,出血后輕擠壓放血10余滴。每日1次,3d為1個療程。同時使用金霉素眼膏涂抹于患眼局部。

【編按】:臨床驗證表明,耳尖放血用于麥粒腫初期效果好,能消腫散結,已成膿者亦有止痛和促進早期排膿效果。筆者應用耳尖放血療法于初期麥粒腫,操作簡單,無副作用,痛苦小,值得推廣應用。應用本方法1個療程治愈24例(77.4%) ,有效7例(22.6%),有效7例經2個療程治療后治愈。

方四 鮮飛揚草

【主治】:麥粒腫

【組成】:鮮飛揚草

【用法】:用鮮飛揚草白色漿液搽于麥粒腫上,每日3~ 4次,癥狀重者配合中藥五味消毒飲加減治療。

【病案舉例】:王某,男,3歲,于2009年3月20日初診。主訴:左眼上臉輕微疼痛,眼癢,異物感,家屬代訴,晨起左眼眵多,眼泡紅腫。查:眼泡紅腫,近內眥部可見一突起結節,觸之疼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數。診斷:麥粒腫,證屬風熱上犯。采鮮飛揚草數株,以其白色漿液擦于麥粒腫腫塊上,1日3~4次,囑勿以手揉擦。用藥2日后,癥狀全部消失,腫塊消退,2年來未再復發。

【編按】:應用本方治療麥粒腫30例,所有病例全部治愈,最快2d,最慢5d,無復發病例。飛揚草出自《全國中草藥匯編》,味辛微苦,性平,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止癢,通乳。《嶺南采藥錄》云:'煎水洗疥癩。”據現代藥理研究,其具有鎮痛、解熱、抗菌、抗炎、止瀉和興奮子宮等作用,臨床用于治療腸炎、痢疾、乳腺炎、肺膿腫、尿路感染、癬、牙痛、蛇串瘡和產后缺乳等癥。此為苗族民間驗方,治療麥粒腫、小兒消化不良等癥。筆者其治療麥粒腫,療效顯著,采用其白色漿液搽治面部癤腫、痤瘡,均獲良效,不留疤痕。

方五 三黃粉

【主治】:麥粒腫

方藥】:大黃、黃柏、黃芩各等份研細、過篩。

【用法】:取15-20g,用消毒生理鹽水調勻成糊狀,用消毒紗布包好敷在患眼上。

【編按】:共治療210例患者,效果很好。發病時間最短6小時,最長82小時。210例患者中,經敷藥一次治愈者176例(占83.81%),二次治愈者31例(占14.76%) ,三次治愈者3例(占1.43%)。療效與病程長短有關,病程短者,療效最好。如患病8-24小時內接 受治療的145例,經一次敷藥治愈者143例,占98.62%。三黃粉有疏風清熱、瀉火解毒之功能,藥源、制作皆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療效滿意。

方六 綁扎中指法

【主治】:麥粒腫

 方法】:取一段絲光棉線(現縫衣服的線,古書上建議用麻線),若左側眼瞼炎(無論上、下眼瞼炎),則在右手中指的指根處用線繞2圈扎好,其松緊以指尖不出現紫瘀為好,或用1根牙簽能塞過為度。不可過松,否則效果不佳,一般一夜之后癥狀即可明顯改善或痊愈;也不可過緊,若見指冷、劇痛等缺血性征兆,則為纏指過緊所致,即略松一些。對側交換綁扎。亦有在無名指第3指骨處綁扎的,適用于急性病初始時并未化膿者。

【典型病例】:田x,女,24歲,教師。主訴:右眼上瞼出現紅腫、癢痛3d。檢查:右眼上眼瞼近內眥部明顯腫脹充血,捫之有綠豆大小粒狀物,壓痛,結膜輕度充血。既往雙眼有麥粒腫反復發作病史。曾使用眼部熱敷、紅霉素眼藥膏等治療,療效不佳。用棉線綁扎左手中指指根處2圈,并囑自行隨時調節松緊度,不要擠壓和揉擦患眼。翌日患者述,綁扎后12 h眼瞼癢痛消失,24 h內腫脹、硬結均消退,不留任何痕跡。
【編按】:筆者認為綁指療法治療針眼,其理論基礎是中醫理論中眼與十二經脈的關系。正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中所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于目而為睛。”五指為手三陰三陽經井穴、滎穴所在,綁指可以通過經絡而達到治療目的。另一方面,五十嵐康彥也在《圖解手掌按摩》中認為,中指為眼區之一,按摩該處能治療某些眼部病患,推測本療法結扎處為一眼部感應區,接受持續刺激后產生消炎止痛作用。綁指正是刺激反射區而奏效。綁指的療效, 一般來說,過夜更佳,其原因可能由于人在睡眠時,身體處于放松狀態,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再者,夜晚,周邊環境也較為安靜,沒有其他因素影響。所以,綁扎中指這個刺激對于松弛狀態的軀體就可產生較大的作用。應用本法32例中,痊愈21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75 %。隨訪觀察痊愈者均無復發。

方七 涌泉粉

【主治】:麥粒腫

【方藥】:吳茱萸粉

【用法】:中藥吳茱萸研細粉,適量,過100目篩 ,用適量食醋調成膏狀,置于敷料上,每晚睡前貼敷雙足的涌泉穴,晨起取掉。患眼局部點0.25%氯霉素眼水,每日4次,睡前用紅霉素眼膏點眼一次。如有輕度發熱等全身癥狀者可口服先鋒霉素,按30mg/kg/d劑量,每日分3次~ 4次口服。

【典型病例】:孫xx,女,3歲,因右下瞼紅腫2天而于1996年5月來我院眼科就診。檢查發現右下瞼外側紅腫顯著,觸痛明顯,局部瞼結膜高度充血。給予涌泉粉睡前敷雙足涌泉穴,每晚一次,用0.25%氯霉素眼水點右眼,每天三次,紅霉素眼膏點右眼,每天一次。5天后,右下瞼紅腫和疼痛消失,未發生硬結和膿腫。

【編按】:用吳茱萸粉外敷涌泉穴治療麥粒腫,系上病下治,取引上焦之熱下行之功效。涌泉穴《靈樞經別》注:為足少陰之井穴,合于太陽。《靈樞 經脈》注:“ 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高巔”,故涌泉穴可通過足少陰經入,合于足太陽,通于目腦。吳茱萸辛溫,具有降逆、善解郁滯、引熱下行之功效,使熱毒降泄,達到治療目疾的目的。也有大量文獻報道刺激涌泉穴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證明用吳茱萸粉敷涌泉穴配合西藥治療比單用西藥治療療效好、療程短,未發現任何毒副作用,而且無痛苦,兒童容易接受。應用本方治療麥粒腫119例,其中治愈101例,有效1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6.64%。

方八 消腫湯

【主治】:麥粒腫

【方藥】:薄荷10g、荊芥10g、黃芩10g、銀花15g、焦梔10g、蒲公英15g、角刺10g、白芷10g、山甲10g、天花粉10g、當歸10g、赤芍10g、生甘草6g、生大黃10g。小兒劑量酌減。

【加減】:眼瞼僅見紅腫,未見硬結者可去皂角刺、穿山甲,加連翹10g、紫花地丁15g;服后已出膿者可去皂角刺、穿山甲,加丹皮10g、生地20g、米仁30g;反復發作者可加生黃芪15g、炒白術10g、黨參15g。

【用法】:上藥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另將藥渣再煎5min,濾出液加2匙食鹽,作眼局部濕熱敷。每次4~ 5min,每日2次。避免將藥汁濺入眼內。

【編按】:方中薄荷、荊芥具有疏散風熱、擴張毛細血管、消炎止痛的作用;黃芩、焦梔、蒲公英、銀花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可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穿山甲、皂角刺、白芷、天花粉可軟堅散結、消腫排膿;當歸、赤芍有散瘀消滯之效;大黃瀉脾胃積熱。諸藥相配,相得益彰,臨床效果頗佳。尤其對初發1~2日的麥粒腫,內服加熱敷可使藥物直達病所,促使炎癥消散,內清外消,獲效更捷。本組150例均獲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紅腫消退或膿液排出,瘡口平復。其中1~3劑痊愈者98例,4~6劑痊愈者52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治療麥粒腫推薦6大偏方
老中醫公開治療“針眼”的偏方大集合
麥粒腫的治療
麥粒腫
麥粒腫的簡易療法
各種原因引起的腳跟疼 偏方五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灵山县| 哈密市| 温州市| 大兴区| 青龙| 杭锦旗| 丹凤县| 历史| 镶黄旗| 海林市| 开封市| 石渠县| 达孜县| 渭源县| 霍城县| 巴马| 旅游| 葵青区| 岳普湖县| 贵定县| 瑞丽市| 涪陵区| 巴南区| 万载县| 辽宁省| 南宫市| 湛江市| 华安县| 吉木萨尔县| 虎林市| 顺平县| 拉孜县| 临武县| 林甸县| 察隅县| 公安县| 双辽市| 申扎县| 通榆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