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冷空氣不斷,吸入寒風后不少人會出現咳嗽有痰等癥狀,尤其是本身肺寒的人會更加難過。在這個時候不妨用一個經典方子,幫助人體驅寒外出,安然過冬。
苓甘五味姜辛湯是《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篇》的經典方劑,更是治療以寒飲伏肺為基本病機的痰飲病的代表方劑。不少人遇冷風而咳,咳嗽的同時有色白而清稀的泡沫痰,就屬于“痰飲病”的范疇。
痰飲病多因臟腑功能失調而導致津液代謝失常,水液停聚于身體某一部位而引起疾病。現代臨床實踐表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都屬于“痰飲病”的范疇。
苓甘五味姜辛湯由干姜9克、細辛5克、五味子5克、茯苓12克和甘草9克五味藥組成,具有溫肺化飲之功,主治癥見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胸膈痞滿,舌白苔滑,脈弦滑的寒飲咳嗽之證。
作為飲病,標在肺而制在脾,所以治本之法則當以溫化水飲,振奮脾陽,而苓甘五味姜辛湯的五位“大將”起到的就是這樣的作用:
君藥
干姜
干姜性熱味辛,入肺、脾經,氣味香郁,守而不走。干姜既可以溫肺化飲,又可以運化脾陽以化濕,杜絕了痰濕化生的源頭。
寒飲多因脾陽不足,運化水濕的功能減弱,導致寒濕內生,濕聚而生飲,寒飲犯肺。而干姜能暖脾胃,脾為肺之母,干姜讓脾胃暖起來,再借助脾胃的力量去驅逐肺中的寒氣,起到溫肺散寒的作用。
臣藥
細辛
細辛性溫味辛,能散諸風寒、痰飲和胸中滯氣,它與干姜配伍,能很大程度增強溫肺化飲的作用。
細辛和干姜都是辛溫制品,其中干姜以溫熱為主,能溫脾陽以化飲。而細辛以辛散為主,能散肺中的寒飲郁結。兩味藥配伍,讓人體陽氣萌發,溫散宣通,起到使寒飲得化咳自除的效果。
臣藥
茯苓
茯苓入脾經,在健脾利水的同時能給飲邪以出路,把肺中的痰飲推出體外。
佐藥
五味子
肺中有寒氣的人,本身肺體清虛。再加上久咳傷肺,不耐寒熱,如果過于溫補容易傷及肺部津液,因此佐以五味子加以收斂,是為了防止辛散藥發散肺氣太過。
五味子的加入會讓整個藥方張弛有度,起到制約的作用。
使藥
甘草
甘草潤肺和中,在方中起到調和諸藥的作用。同時甘草也能給脾胃帶去能量,脾胃只有在不虛的的情況下才能將營養物質和溫熱傳給肺,達到母子互相養護的作用。
整個方子雖只有五味藥,但組成嚴謹配伍精當。各藥搭配散中有收,溫散并行,共同起到溫化痰飲、止咳平喘又不傷氣血津液的效用,最終得以讓氣機調暢、肺氣得安,咳嗽和痰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除了能調理遇冷風咳嗽,有痰白稀的痰飲之人,苓甘五味姜辛湯在臨床上還有多種用法:
01
治療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患者長期使用抗生素和止咳化痰類藥物進行治療,容易產生抗藥性降低效果。經臨床研究,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治療慢性咳嗽臨床效果顯著,可提高治療總有效率,縮短患者咳嗽緩解及消失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性較高。
02
治療過敏性鼻炎
有學者在基于六經辨證的變應性鼻炎診治思路中提出,太陰脾虛土不生金者,宜培土生金,溫肺化飲,方選苓甘五味姜辛湯或隨癥加減,能使患者脾氣得健,腎陽得復,水飲得去,則鼻涕、噴嚏、鼻塞等癥狀得除。
03
治療肺炎
肺炎的癥狀多為咳嗽、咳痰、胸痛,在相關臨床研究中,學者應用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療寒飲型支原體肺炎,能使治愈時間和病灶吸收所需時間明顯縮短。
04
治療支氣管哮喘
苓甘五味姜辛湯結合西藥治療哮喘效果較好:實驗表明藥方加味配合西藥,能有效減輕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痰哮患者的炎癥反應,改善肺功能指標,還能減輕臨床癥狀,提高療效。
------(本文內容僅供專業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