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風
日
每年的4月20日被定為“世界痛風日”,這是因為血尿酸的正常值是420umol/L,高于420umol/L就被稱之為高尿酸血癥,因此防治痛風要記住“420”。
痛風是體內血清尿酸鹽長期升高得不到有效控制,沉積在關節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除關節損傷外,痛風還會引起腎臟受損,心腦血管等并發癥的發生,且一旦造成臟器損傷,往往不可逆。
痛風發作時疼痛無比,很多患者都關注如何快速消腫止痛。那么有什么方式可科學處理呢?以下六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1
短時間冷敷消腫止痛
····
····
····
痛風在發作的時候會有非常嚴重的紅腫癥狀,患者可能根本就沒辦法動彈,這時候需要消腫,可以利用冰塊敷在患處,可以用一個毛巾包裹著冰塊。
但低溫刺激會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減慢,反而不利于炎癥的吸收與消散,且容易促使尿酸形成結晶,在關節部位沉淀從而加重炎癥。因此建議冷敷時長控制在20分鐘左右。
注意:急性痛風期禁止熱敷,因為痛風急性發作時,局部皮膚的溫度會升高,血管是擴張的,此時熱敷會使血管擴張得更厲害,增加局部血流量,加重病變部位充血水腫,導致炎癥進一步加重。
2
口服藥物快速消腫止痛
····
····
····
口服藥物原則:首選非甾體類抗炎藥,次選秋水仙堿,可選糖皮質激素。
非甾體類抗炎藥:其中依托考昔、塞來昔布等抗炎止痛效果較好,且胃腸道反應較小。
秋水仙堿:用于阻斷尚未發生的炎癥反應,不能阻止已經開始的炎癥反應。因此,痛風急性發作時用藥越早,效果越好。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包括強的松、甲強龍、甲潑尼龍等,能抑制非感染性炎癥,減輕關節的充血水腫,臨床可用于痛風急性發作。
痛風急性發作期間應盡快(一般在24小時內)進行抗炎止痛治療,其中非固醇類抗炎止痛藥應優先,如考前、塞前布、雙氯芬酸鈉、羅索羅芬鈉等,但應注意藥物心血管和胃腸不良反應。
3
外敷硫酸鎂溶液消腫止痛
····
····
····
可以使用硫酸鎂溶液外敷,是利用其高滲透壓的性質,可以減輕組織水腫,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4
生姜水泡腳消腫止痛
····
····
····
可以利用生姜泡腳,其實先將生姜切成塊,然后放在熱水中浸泡大概五分鐘。生姜泡腳是能夠具有一定的鎮痛效果,也能夠有效緩解水腫的癥狀。
5
清熱涼血解毒中藥濕敷消腫止痛
····
····
····
大黃、莧菜、冰片、黃柏、紅藤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作用的中藥也可以濕敷腫痛關節,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
6
放血療法消腫止痛
····
····
····
又稱刺絡放血療法,是中醫針灸學中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對于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刺絡放血法也是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
在醫生的操作下,針刺某些穴位,釋放適量的血液,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現代研究還發現,針刺排血能有效抑制外周疼痛物質釋放,緩解疼痛,減少病變關節內尿酸鹽結晶的沉積和炎性細胞的浸潤。
(本文僅供專業人士參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