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身邊有人飯后都會喝一杯酸奶,說是能助消化,真有效果嗎?
(網絡配圖)
專家解讀:
酸奶的制作是以新鮮的牛奶為原料,先將牛奶殺菌,然后向牛奶中添加乳酸菌,經發酵、再冷卻后就能得到我們喝的酸奶。大部分乳酸菌的代謝產物都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因此被歸類為益生菌。
2011年,世界胃腸病組織(WGO)指出:益生菌在緩解便秘和腹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幾年后,該組織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觀點:益生菌在防治消化道疾病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網絡配圖)
學者和專家們為證實酸奶中乳酸菌對腸道健康是否有益處,紛紛展開了一系列的學術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乳酸菌對人的腸道的作用因人而異,更重要的一點是:乳酸菌是無法活著在人體腸道內“安家”和“繁衍子孫后代”的。
剛生產出的酸奶中確實含有大量活菌,但需要經過包裝、運輸、銷售等環節才能來到我們身邊,中途乳酸菌會因為溫度的變化而死亡;其次,乳酸菌進入腸道,經歷胃液、消化液和膽汁一系列的“折磨”,能幸運活著到達腸道后還要和腸道內聚集的其他微生物群進行競爭,因此酸奶中的乳酸菌要在腸道中存活、增殖成功的概率幾乎為0。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充足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1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從而促進食物消化。酸奶本身不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1含量也不豐富,并不能促進腸道蠕動,利于消化。因此餐后喝酸奶最多只能調節腸道菌群,并不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和消化。其還含有一定的糖量,飯后吃飽了再喝酸奶,不僅增加飽腹感,而且會使身體增加額外的能量,加重胃的負擔,長期在飯后喝酸奶還會增加肥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