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屬中醫“淋證”“精濁”等范疇。主要病機為濕熱、淤血、腎虛。濕熱蘊結是標,腎精氣虧虛是本。治療基本原則為清利濕熱,活血化淤,滋補腎精。
筆者用桃核承氣湯合豬苓湯加減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非特異性)38例療效滿意,現介紹如下。
(網絡配圖)
一、臨床資料
38例均為醫院門診或住院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齡最小22歲,最大53歲;已婚36例,未婚2例;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10年。
二、診斷標準
1.有下尿路刺激癥狀及炎性反應或放射性疼痛癥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灼熱和尿道滴白,會陰部墜脹疼痛。
2.前列腺觸診質地飽滿或軟硬不均、或有炎性結節,可有局限性壓痛,大小可增大、正常或縮小。
3.前列腺液(ESP)鏡檢示白細胞≥10個/HP,卵磷脂小體減少或消失。凡具備以上3項的任何1項即可確診。
(網絡配圖)
三、治療方法
處方:茯苓、滑石、牛膝各15克,桃仁、大黃各12克(后下),桂枝、豬苓、澤瀉、菟絲子各10克,阿膠(烊化)5克,炙甘草、芒硝各3克。
加減:濕熱重者,加敗醬草、萆薢、瞿麥各10克;淤血重者,加莪術、皂角刺各10克;腎虛明顯者,加續斷、山藥、益智仁各10克;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升麻各10克;前列腺質地硬者,加三棱、王不留行各10克;性功能減退者,加淫羊藿、肉桂各10克;腰痛者,加金毛狗脊、杜仲各10克;早泄、陽萎、不育者,加肉蓯蓉、巴戟天、鎖陽、紫石英(先煎)各10克;遺精者,加桑螵蛸、金櫻子各10克;神經衰弱者,加遠志、黃精各10克,生龍骨(先煎)、生牡蠣(先煎)各20克;會陰部、下腹、陰囊墜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香附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溫服,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間隔1周再行第2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統計療效。治療期間禁酒、辛辣燥熱、肥甘厚膩及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不長途乘騎自行車,禁忌手淫,堅持有規律地性生活。
(網絡配圖)
四、療效標準
臨床治愈:癥狀消失,前列腺液檢查正常。
顯效: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前列腺液檢查明顯好轉。
有效:癥狀有改善,前列腺液檢查好轉。
無效:癥狀及前列腺液檢查無改善。
五、治療結果
臨床治愈7例,顯效18例,有效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11%。
六、病案舉例
吳某,男45歲。尿頻、尿急,會陰部憋脹6個月,骶部、腹股溝處間歇性脹痛,腰部困重,性欲減退,偶感頭暈、頭痛,神疲乏力。
查精神不振,面色少華,舌質暗紅,邊有淤點,苔黃膩,脈細澀。前列腺液檢查白細胞++/HP,卵磷脂小體+/HP。西醫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中醫診斷為“淋證”。治以清熱利濕,活血化淤,補腎填精。
用桃核承氣湯合豬苓湯加黃芪30克,魚腥草、王不留行、牛膝各15克,菟絲子、萆薢各10克。水煎分3次溫服,每日1劑。連服1個月后諸癥皆消,復查前列腺液檢查正常,隨訪半年未復發。
(網絡配圖)
七、體會
桃核承氣湯、豬苓湯分別出于張仲景《傷寒論》及《金匱要略》。
方中桃仁活血逐淤、疏經活血、祛淤生新;桂枝辛溫通絡、通陽化氣;大黃清熱化淤、瀉下攻積;芒硝瀉下消腫、消淤清熱;豬苓、澤瀉祛濕熱、利水通淋;滑石上利毛腠下利精溺;茯苓利竅滲濕、助陽除濕、益氣和中;阿膠、菟絲子添精固腎、滋補腎陰;牛膝導藥下行、補腎活血;炙甘草調合諸藥。
研究證實,中醫活血化淤藥物能改善前列腺的微循環,促使藥物滲入腺體組織。清熱解毒利濕藥物能消除炎性病灶,促進炎性分泌物的排出。扶正補腎藥物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前列腺抗感染的能力。諸藥合用,清熱利濕、活血化淤而不傷正,健脾補腎而不留邪,故效佳。
(所刊方藥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