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社會生活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傳統工藝,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念、思想智慧和實踐經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別讓絕活兒真成了“絕”活兒!
如何讓傳統工藝雄起,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國家支了哪些招~
什么是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是指具有歷史傳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主要使用手工勞動的制作工藝及相關產品,是創造性的手工勞動和因材施藝的個性化制作,具有工業化生產不能替代的特性。
為何要振興傳統工藝?
01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國傳統工藝門類眾多,涵蓋衣食住行,遍布各族各地。振興傳統工藝,有助于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文化生態,豐富文化資源,增強文化自信。
02
發揮創造力,弘揚工匠精神
振興傳統工藝,有助于更好地發揮手工勞動的創造力,發現手工勞動的創造性價值,在全社會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03
促進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振興傳統工藝,更對促進就業,實現精準扶貧,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強傳統街區和村落活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目標
到2020年,傳統工藝競爭力和從業者收入等明顯提升
《計劃》要求,要立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發掘和運用傳統工藝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藝理念,豐富傳統工藝的題材和產品品種,提升設計與制作水平,提高產品品質,培育中國工匠和知名品牌,使傳統工藝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廣泛應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的需要。到2020年,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再創造能力、行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從業者收入以及對城鄉就業的促進作用得到明顯提升。
明確5大基本原則 方向清
尊重優秀傳統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特點、尊重民族傳統,保護文化多樣性。
堅守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推動品質革命,加強品牌建設,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激發創造活力。保護廣大手工藝者個性,挖掘創造性手工的價值。
促進就業增收。發揮傳統工藝覆蓋面廣、兼顧農工、適合家庭生產的優勢,擴大就業創業,促進精準扶貧,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堅持綠色發展。增強生態保護意識,合理利用天然材料。
制定10大主要任務 全方位
(一)建立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要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基礎,建立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二)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
調動年輕一代從事傳統工藝的積極性,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
(三)將傳統工藝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實施重點
將傳統工藝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實施重點,提高傳承能力,增強傳承后勁;
(四)加強傳統工藝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和理論、技術研究
加強傳統工藝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和理論、技術研究,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和理論研究人才;
(五)提高傳統工藝產品的設計、制作水平和整體品質
強化質量意識、精品意識、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提高傳統工藝產品的設計、制作水平和整體品質;
(六)拓寬傳統工藝產品的推介、展示、銷售渠道
拓寬傳統工藝產品的推介、展示、銷售渠道,為傳統工藝搭建更多展示交易平臺;
(七)加強行業組織建設
加強行業組織建設,鼓勵地方成立傳統工藝行業組織;
(八)加強文化生態環境的整體保護
鼓勵各地對傳統工藝集中的鄉鎮、街道和村落實施整體性保護;
(九)促進社會普及教育
促進社會普及教育,增強傳統工藝的社會認同;
(十)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通過雙邊、多邊渠道,組織傳統工藝傳承人、企業和行業組織代表開展國際交流和研修培訓。
確立4大保障措施 實惠多
1.加強統籌協調,廣泛開展面向農村剩余勞動力、城市下崗職工、城鄉殘疾人、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民族地區群眾的手工藝技能培訓,鼓勵其從事傳統工藝生產。
2.落實支持政策。傳統工藝企業符合現行小微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3.加強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傳統工藝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4.鼓勵社會參與。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傳統工藝企業。
那些亟待保護的
傳統工藝
”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
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而興起,其間不斷發展創新,一直流傳至今。它以手口方式傳承,沒有詳細的文字記錄。
1949年前,喀什市闊子其亞爾比西居民區從事土陶手藝的匠人有一百多戶,至2006年僅剩11戶,其中工匠只有17人。
苗族蠟染技藝
蠟染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
伴隨旅游業的發展,蠟染手工藝制品被當作特色旅游紀念品推向市場。而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和追求經濟收益,粗劣的蠟染制品大量涌現,對技藝的有序傳承構成了威脅。
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
連四紙的原產地在江西省鉛山縣,明代高濂《遵生八箋》把“鉛山紙”列為元代“妍妙輝光,皆世稱也”的精品。連四紙紙質潔白瑩輝,細嫩綿密,平整柔韌,有隱約簾紋,防蟲耐熱,永不變色,有“壽紙千年”之稱。
但是,連四紙的生產對原料、時間、工藝要求都很高,成本也大,技藝僅靠口傳心授傳承,不易迅速推廣,因此目前連四紙制作技藝已面臨失傳的危險,急需搶救、保護。
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南京云錦濃縮了中國絲織技藝的精華,是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一。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絲織新品種不斷涌現,服飾面料更新換代加速,市場對云錦的需求量減少,加之云錦的學藝周期長、勞動強度大,青年人多不愿從事此項工作,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已瀕臨失傳。2006年,云錦研究所確認的傳承人有24人。
玉屏簫笛制作技藝
玉屏簫笛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竹管樂器,以音色清越優美、雕刻精致而著稱,它是玉屏當地侗、漢、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發展的結晶,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工藝價值。
目前,玉屏簫笛制作技藝面臨人亡藝絕、后繼無人的境地,簫笛廠連廠長及管理人員在內僅剩七人,城區從事簫笛制作的老藝人也不足十人。
……
“
別讓絕活兒真成了“絕”活兒
大家都在看
有關購房、就業、看病......本周這七條重大消息不看就虧了
(摘自工人日報 ID:grrbwx)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張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