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寶寶生病別著急,不打針、不吃藥、這里一按就好!(職業醫師,親身示范)
孩子都是大人的心頭肉,頭疼腦熱都牽動著家人的心,面對日漸高昂的醫療費用和濫用抗生素的危險處境,很多人都希望有一種不打針、不吃抗生素、療效好,還又便宜的治療方式。“小兒推拿可謂最佳醫術,療效獨特,不僅節約了大量醫藥費用,更對提高國人體質,富民強國,有深遠的意義。”“倡導自然療法,關注嬰幼兒健康,幫助寶寶們遠離藥物,教會每一個媽媽小兒推拿”
下面我們親身示范,小兒常見病如何不打針、不吃藥、使用小兒推拿治好疾病!家里有孩子和以后要養孩子的趕快學起來把!
▲清天河水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時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穴位:心經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清心經:指尖向指根直推,清100~300次。
主治:高熱神昏,煩躁,夜啼,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
▲清肺金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揉天突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窩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按揉。約15~30次。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惡心,嘔吐等。
▲天門穴
穴位:天門
位置:自兩眉中間至前發際呈一條直線。
操作:用兩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發際,約推30~50次。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精神萎靡,驚風等。
▲太陽穴
穴位:太陽
位置:在兩眉梢后凹陷處。
操作:兩拇指或食指、中指端分別在左右兩太陽穴上揉動。向前揉為補,向耳后揉為瀉。揉30次。
主治:外感發熱,頭痛,頭暈。
▲迎香穴
穴位:迎香穴
位置:在鼻翼兩側
操作:兩拇指或兩中指端分別在左右迎香穴上揉動。向前揉為補,向耳后揉為瀉。揉30次。
主治:外感發熱,鼻塞,流鼻涕。
▲推脾經
穴位:脾經(脾土)
位置:拇指橈側面。
操作:補脾經:使患兒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兒拇指橈側緣向掌根直推。
主治: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疳積,四肢無力等。
▲推脊柱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稱推脊柱,約推100~300次。
主治:脫肛,便秘,泄瀉等。
▲揉板門
穴位:板門
位置:手掌大魚際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魚際中點按揉,約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積滯,阻瀉,腹脹等。
▲中脘穴
穴位: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約揉2~5分鐘。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約5~10分鐘。
主治:泄瀉,嘔吐,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一位懂醫學推拿的家長,如果您也愛您的孩子、孫兒,一定要學下這套手法。
把這么好的方法告訴你的親人和朋友,讓每一個家庭都有一位會醫學推拿的家長,這樣孩子有病了,家長們就不會手忙腳亂!同時可以讓孩子遠離輸液、遠離抗生素的危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