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納雍縣曙光中學,一位15歲的初二學生鄭某,被13名同學圍毆致死。
當地公安機關接警后立即出警;
經現場勘查和調查取證,
當日,把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等待進一步處理。
“慘劇”發生后,網上流傳“慘劇”發生的原因:
一說,鄭某學習好,考試時不被抄襲,引發矛盾糾紛,并不斷升級……
一說,鄭某在同學間的糾紛中,
強出頭,引發矛盾、斗毆,而出現今日結局。
央視記者親臨實地調查采訪,想弄清楚“悲劇”的緣起。
央視記者走訪了受害者的父親、辦案民警和學校的領導和老師。
受害者的父親說,他的孩子平時表現很好、成績優異。
鄭某跟隨在浙江打工的爸爸媽媽,
從一年級到初一,就在浙江讀書,表現、成績可以。
在鄭某的家里,有十幾張鄭某獲取的獎狀;
大部分獎狀在浙江獲取,其中有三張,在曙光中學獲取:
在曙光中學獲得的獎狀是:
政治競賽二等獎,數學競賽二等獎,優秀學生獎。
他的父親說,在浙江,還放著不少獎狀,沒有拿回家里。
曙光中學成績好壞,校方與家長說法不一。
曙光中學的校長說,鄭某學習成績中等偏下;
警方說,鄭某起初學習挺不錯,因后來跟不愛學習的同學混在一起,
因自覺性不強,缺少監督,成績漸漸降低。
在鄭某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兒子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他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從小時候開始,其父母就把鄭某帶在身邊;
鄭某一共在四所學校讀過書,一直跟隨父母打工的腳步在遷移。
呆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里,鄭某一直很聽話,很努力;
鄭某讀完初一時,其父母生怕其考不上浙江的高中,
就要求鄭某回本地讀書,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輕經濟的壓力。
孩子也理解父母的做法,很懂事,反而給爸爸媽媽慰藉。
鄭某回家讀書后,其兩個弟弟也一同留在老家讀書學習。
第一個學期,鄭某三兄弟住在舅舅家;第二個學期,他們則住在姑姑家里。
其姑姑說,鄭某很勤快、懂事,還會照顧、教育弟弟。
鄭某在第二學期的變化,鄭某的父母、姑姑都說,不清楚,學校沒有聯系。
像鄭某三兄弟一樣的留守兒童、少年,
在納雍縣,就有57940人,他們往往比較孤僻、偏執。
經警方調查得知:
13個同學對鄭某下此狠手的原因很簡單:
相互認為太牛,相互看不順眼,錯估后果,偏要比出一個高低。
在出事的前幾天,陳某與尚某發生矛盾,
相約在一個小城鎮大街上打架,雙方都叫人來助力。
陳某與鄭某是同學、好友,于是,也把鄭某叫去;
鄭某說,你們來了那么多人,想打架是不是?
由于雙方人多且相互認識,大家沒有打起。
尚某一方覺得鄭某太牛,想出頭,不順眼,就記恨在心里;
尚某一方商定,在某一天,教訓鄭某,出出氣。
在
尚某一方的尹某、李某去到學校宿舍里,找到鄭某說,
你在某某天不是牛得很嗎?今天考試結束了,去比一比。
于是,鄭某跟著走到校門旁的小巷里……
在小巷里的尚某等13人圍上;
尹某說,你不是牛得狠嗎?接著,大家就拳打腳踢,
其中有三名嫌疑人使用了木棍子……
短短幾十秒鐘,鄭某就倒地,不省人事;于是,他們四散而去。
他們不知道鄭某已經受了重傷,認為只是短暫的昏迷,一會兒就沒事。
看到出事了,圍觀的學生打電話給老師……
校長叫在場老師、保安馬上送醫,自己一邊趕往醫院,一邊報警……
警方馬上趕到現場勘查和調查取證;12小時內,把13個犯罪嫌疑人抓起。
思考感想:
看起來,“悲劇”發生的原因很簡單;
其實,“悲劇”發生的原因有很深的層次,
反應出不少家庭與學校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第一,是家庭的愛與管教出了問題。
出問題的孩子往往是留守少年兒童,
或家庭變故,或父母離異,或被父母拋棄……
缺少愛的呵護,缺少必要的管理,缺少正確的教育,
導致兒童少年自暴自棄、自由散漫、偏執行事……
少年時處于叛逆期,像懂事而又非懂事;
往往不分青紅皂白、是非曲直,爭強好勝,甚至蠻不講理;
自以為有理,自以為小事,結果弄出大問題。
第二,學校教育的缺失。
因為現在不少學生自小就很嬌氣、不懂理,
到了初中、高中,還沒有真正明白讀書的目的和意義,
不懂得為人處世,不愛學習,吃喝玩樂,虛度日子;
老師說幾句,不聽你的;
老師不敢罵,不敢罰,更不能打,
因為《教師法》規定:不能打罵、體罰學生,
還因為學生普遍有智能手機;
如果錄音了、錄像了,傳上網去,
打罵、體罰學生的教師,不“死”也會脫一層皮。
所以,不少教師認為,我教育了,你不聽,我也無能為力;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要按部就班,走該走的程序,自己就不會出現大問題。
現在為數不少的年輕教師修養不夠,太講現實,太功利,
結果難于有真誠而無私的付出,思想教育流于形式。
老一輩教師,普遍有奉獻精神,即使沒有補貼,也會全身心投入,
不厭其煩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坎上,做到心底里;
教師高尚的修養,高尚的言行,就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
辦案民警說,之所以出現這個“悲劇”,是法制教育的缺失。
其實,普遍的學校每學期都會開展法制教育,也有具體的案例。
但法制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種,它無法代替全部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教育孩子該從小時候開始,從日常小事開始。
如果家長、老師不能即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小問題”,
思想教育又從哪里開始?
籠統的教育,抽象的說教,沒有太大的意義;
只有與被教育者建立深厚的友誼,
且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聯系實際,具體導行,有的放矢,
引導學生糾正錯誤,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思想教育方有明顯的成效,且長而久之。
思想教育是家長、老師與社會的共同責任。
孩子出了問題,家長應該負第一責任,其次是教師。
哪個教師該負什么責任?很難區分責任大小;
只要不是在課堂上、學校內發生的事,
教師做了該做的工作,走了該走的程序,有責任也是很小的。
留守少年兒童、教育孩子,這是一個社會大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談何容易?
為了家庭和孩子,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
這些留守少年兒童誰來監管?在家里誰來教育?
在學校,在上課時間、上課、備課、批改作業等方面,
可以有剛性的具體的要求,可以規定時間、詳略、次數、批語…
但在思想工作方面,無法規定用時與效率;
做不做是態度問題,可以處理;
做得好不好是能力問題,也涉及到太多的因素,不好處置。
一位中學生被13名同學圍毆致死,
14個家庭因此“破碎”,父母傷心至極。
關心孩子吧,家長們,加強與學校、老師的聯系;
教育好孩子比賺錢更為重要,一切都要為了孩子。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當你走上了三尺講臺,就應該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
為人民的教育事業清貧一輩子、奮斗一輩子。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
他們聯系到千萬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祖國的千秋大業;
不能等閑視之。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真心愛孩子,及時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和言行舉止,
及時曉理、導行,長久堅持,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
應先教孩子做人,后教孩子做事。
學會了說話,學會了尊重和退讓,學會了換位思考,
養成了良好習慣,就可以化解許多潛藏的風險問題。
不成龍、成鳳沒問題,但不要成蛇去害人;害人也是害自己。
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家長、教師可能都懂,
但有沒有去教育、引導孩子?沒有理論聯系實際?
如果說一套做一套,教育的效率自然會降低。
如果家長或教師放任孩子不管,這是家長或教師一大失職。
扯遠了……
自己思考、聯想、對比……
作者:追夢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