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么能當品酒師
一位品酒師是怎樣煉成的?首先,他必須要一直在酒廠從事5年以上的生產、品評、勾調工作,然后進入到四步曲學習中。首先是不同酒精度的鑒定:從30多度到50多度的酒中,把其中3度至5度的細小差別鑒定出來。其次,學會香型的辨別。在不少人眼中,很多人都以為白酒香型只有濃香、醬香和兼香。其實,白酒的主要類型應該分為12種,清香、米香、馥郁香型、特型、董型、鳳型、芝麻香型、小曲酒、老白干型,和鮮少的豉香型。第三步,要辨出每種酒的質量高低。最后,要努力達到品酒師的最高境界———無題。即給你一杯酒,就可以把包括生產工藝、原料、發酵容器、后處理、酒體設計等所有和酒體有關的元素全部品出來。
要成為品酒師,甚至是品酒大師,實在是需要天分的。“這個光靠后天努力不行,味蕾的先天敏感度要異于常人才行。”四川首屆釀酒大師稱號的獲得者鐘杰告訴記者,品酒師在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性。剛出道的品酒師,他的味蕾是最敏感的,但經驗不足;15年至20年以后,敏感度和經驗都有所積累,是事業最黃金的時期;而大師級別,則勝在對酒體的總體駕馭上。特別需要一提的是,任何一款酒的口味監控,都是品酒師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單靠一個品酒師是絕對無法完成的。
像品酒師一樣喝出享受
對于品酒師來說,品酒是工作,那飲酒的樂趣還有沒有?
當然有,用鐘杰的話來說,拋開專業品鑒的元素不談,他在生活中也有品酒的訣竅:享用白酒,要對酒杯的形狀進行選擇,倒酒的高度、鼻腔和酒杯的距離也有一定要求。
嗅聞酒香的力度要掌握好,酒流經舌尖及舌的兩邊、舌面、舌根,到吞咽,是一個過程,吞咽完了之后閉氣,是另一個過程———酒香返回到你的鼻腔,這是一個很細致的味覺體驗歷程。用這樣的方式去品評、感受白酒程,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滴滴瓊漿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