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8日,杭州出臺房產新策,杭州戶籍單身限購一套,實行認房又認貸調控政策。4月,杭州各城區2017版學區陸續劃定。大約在4月15日之后,各小區所歸屬的學區到底是哪里開始流傳開來。
一對從北方來杭州打拼的小夫妻,就是在這當口看好房子,并與對方簽下《購房意向合同》。沒想到兩周后,因為學區房消息敲實,房東說,房子我不賣了。
昨天(9月5日),小夫妻告了房東倆老人,和一直替他們出面租房賣房的兒媳婦,告的是違約之訴,要求賠償總房價的10%的違約金25.5萬元。杭州市拱墅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小李夫婦5年前結婚,在杭州城北和新南苑買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
現在,寶寶4歲,小區旁邊也建起杭州育才京杭小學(由優質民辦育才中學托管的公辦小學),夫婦倆想,在同一個小區換個大一點的三居室房子。
今年3月,小李夫婦把自家房子以每平方米2.5萬元的價格順利出手。然后迅速看中同小區一套93平方米的房子,掛價250萬元,現屬出租狀態。小李說,在同一個小區置換,我以為我能鎖定價格的。
小李夫婦按照留在中介的房屋聯系人電話打過去,對方是個熱心的阿姨。對方說,不是250萬,是255萬,小李夫婦說,好,那就255萬。對方又說,剛剛出租,還有6個月租賃,小李夫婦說,好,我們也認。
后來才知道,這個戴阿姨是房東的兒媳婦,房東夫婦已經90高齡。
4月15日,戴阿姨拿來了房東倆老的身份證原件及拆遷協議原件,說公公婆婆年事已高不便行動,由她代簽意向書。到時候簽正式合同的時候,倆老只要跑一趟就夠的。
雙方以255元的價格簽下意向。
之后,戴阿姨他們去辦房產證(因為是回遷安置房,之前一直拖著沒有辦房產證),雙方說好房產證一辦好就過戶。
沒想到之后沒下文了。小李夫婦到房產部門系統查詢,發現該房屋5月3日就已經辦好產權證。這時他們再聯系戴阿姨,對方的說辭就變了:“哎呀,這個賣房子的事情我做不了主的”。小夫妻直接懵掉了。
當時代理房產的中介昨天跟記者說,和新南苑是回遷安置房,在2009年至2015年間房價沒什么大動。目前爭議的這套房子此前也在他們中介掛牌出租的,有好多年,一直由年近六十的戴阿姨出面聯系。3月28日,杭州房產新政出臺,戴阿姨當晚就跟中介聯系說擔心房價下跌,“要不賣了算了”,掛價250萬元。
4月初小李夫妻看中房子的時候,關于和新南苑將歸屬京杭小學的消息已經在傳了,戴阿姨說房子要255萬元了。
“等到4月15日后學區的事情定了,和新南苑算京杭小學學區,價格就蹭蹭往上了”,中介說,他印象中,在學區房公布的4月份,一個月該小區房價每平方米漲了差不多兩三千元。
不過戴阿姨一直沒有明說,不想履約是因為房價的原因。
配圖來自網絡
昨天在庭上, 播放了一段錄音,是小李夫妻在得知戴阿姨不想賣房時跟她的通話。小李夫婦說:我們兩個人父母都是農民,靠不到的,在杭州的一切都是靠我們自己的,要不,我們加一萬。戴阿姨:哎呀,這個事情我做不了主的。小李夫妻:要么加3萬,賣給我們么好了……
電話里的哀求聲,聽了讓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戴阿姨說房子要漲了,但是具體漲多少她也沒明說,就說倆老身體不好不想再談這個事情。而之后小夫妻在其他中介看到了這套房子在掛牌,價格為285萬元。小李夫婦為了求證是不是他們簽下意向的這一套,還跟其他中介去看了,就是那一套,小李當場就哭了。
事情終歸還是鬧上法庭。
小李夫婦將房東倆老和兒媳戴阿姨一并告上法庭。認為“被告的行為嚴重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雙方約定,已構成違約,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要求返還20萬元定金,并且支付總房價10%即25.5萬元的違約金。
爭議焦點是戴阿姨的行為算不算代理,她替房東倆老簽的協議是否有效。
小李夫婦的代理人是浙江宏昊律師事務所曹曉紅律師,她認為:
之前該房產出租掛售都是一直戴阿姨在打理,租金也都是打入戴阿姨賬戶。在簽意向的當天戴阿姨拿了房東倆老的身份證原件和拆遷協議原件,稱公公婆婆(即被告一、被告二)年事已高不便行動,口頭授權由其代簽意向書,表示其公公婆婆已經將案涉601室房屋贈送給孫女即被告三女兒,實際由其打理,并明確表示簽訂正式《房屋轉讓合同》時其公公婆婆肯定出面簽訂。而且,戴阿姨也一直跟公婆住一起,所以,讓原告有理由相信戴阿姨具有代理權。
曹律師說,之后戴阿姨推說,自己做不了主,其實質是惡意違約,“無視契約精神,被告三以被告一、二作為擋箭牌,進可攻退可守”,目的就是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庭審中,房東倆老和戴阿姨都沒來,他們的代理律師則堅持,戴阿姨沒有代理權,所以她簽訂的合同無效。無效就不用承擔違約責任。
官司昨天沒有當庭判決,房東方面代理律師說,最多愿意出1萬元以做補償。
小李夫妻在今年6月底買了再往北一公里,吉如家園的房子,114平方米,將近300萬元。吉如家園是賣魚橋小學文瀾校區的學區房。
根據中介的估算,4月份到6月份,吉如家園的房價也上漲了2500多元每平方米。也就是說,這么一耽擱,小李夫妻要多付三十萬元。
記者今天查詢發現,和新南苑同樣93平方米的房價掛價已經高達350萬元,難怪在庭上,原告方的代理律師說,目前涉案房屋總價350萬元,已漲價100萬元。如果被告違約承擔違約責任,也已經從違約行為中獲得預期房屋價格上升的利益。
為了買房賣房,有多少人惡意違約,將合同視如廢紙,小的打打鬧鬧上個法庭,大的捅來捅去丟了性命,各位網友,你們來評評今天這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