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九宮指的是將空間劃分為九種方位,其中的一二三四六七八九方位部分對應于后天八卦的坎坤震巽乾兌艮離,五即在中間:
四
巽
| 九
離
| 二
坤
|
三
震
| 五
中
| 七
兌
|
八
艮
| 一
坎
| 六
乾
|
八種空間方位中,每一種都可以再劃分為三種,每種十五度,共二十四種方位。這二十四種方位是:北為壬子癸,東北為丑艮寅,東為甲卯乙,東南為辰巽巳,南為丙午丁,西南為未坤申,西為庚酉辛,西北為戍乾亥。
在二十四種方位中,過中心點聯結兩個方位。在中心點背后的方位稱為坐山或簡稱坐,或簡稱山;在中心點面前的稱為向。任一方位可以為山,也可以為向。例如,可以有子山午向,也可以有午山子向。由上二十四種方位,可以稱為二十四山,或二十四向。
二十四方位與人體部位及其他物象之間有對應關系。(清)魏武寧(清江子)編著的《宅譜指要》列出了這些對應關系。鐘義明認為,若配合玄空九星,分天地人三元龍而論斷,其驗如神,是否如此,請大家驗證。
壬——膀胱,臀,脛,鼠,燕,豬,狐,鵝,鴨,桎梏,月。
子——腰,腳,肘、,肚,背,腎,耳,液,膀胱,陰囊,膽,血。酒,鹽。肛門。
癸——足跟,腳掌,胞,腎,腸,陰私,盜賊,瞳子。水,月經。尻。
丑——腹,脾,腰,耳,肝,足,脛,指,手。
艮——手,鼻,指,胛,頭,腰,血氣,手病。額角,肘。
寅——胸,膽,肺,臂,爪甲,毛發,髭。
甲——首,顱頂,膽。舟車,竹。額,角。
卯——足,左腋,手,目,筋,血,肋,大腸,脾,鼻,牙,指,肝,肘。
乙——喉,肝。
辰——腹,腰,膝,肩,背,項,足,腿,肋,胞,命門,胃,聲壁,皮膚,眉。
巽——頭,乳,股肱,口。繩,懸吊,槌,尺,雞,額角,陰戶。
巳——三焦,小腸,面,齒,唇,手,股,脾,胞。蛇。肘。
丙——目,肩,小腸。
午——肚,腹,臍,膝,心,目,舌,神氣,肋。魚介,馬。
丁——心,命門,胞絡。
未——脾,頭,手,胃脘,腹,小腸,口舌。羊。肘。
坤——腹,肚,胃,踝,饕餮,昏迷,方板。
申——頭,背,大腸,膀胱,筋骨。
庚——腰,大腸。
酉——右肋,手臂,背,肺,口舌,缺唇,輔頰,鼻,聲,精血,腎,耳,顴。
辛——肺,膝。
戍——頭,面,腹,心,命門,膝,臂腕。
乾——首腦,語言。
亥——頭,項,胸,膀胱,肛門,涌泉穴,陰戶。
在二十四山中,每山又可以劃分為五格,每格三度,中間一格三度范圍內為正山正向,若超過了這一格,則稱為兼向,或兼左或兼右。例如,子山兼左稱為坐子向午兼癸丁;子山兼右稱為坐子向午兼壬丙。
在玄空中,每卦的三山被分為了三類:天元龍,人元龍,地元龍。天元龍在中間,人元龍在左,地元龍在右。如坎卦中的子山為天元龍,癸山為人元龍,壬山為地元龍。由此,天元龍之山有子午卯酉四正之山與乾坤艮巽四隅之山,其中子午卯酉屬陰,但因是居于一三七九之四陽方,故為父,乾坤艮巽屬陽,但因是居于二四六八的四陰方,故稱為母。人元龍之山有乙辛丁癸與寅申巳亥,前者屬陰,后者屬陽。地元龍之山有甲庚丙壬與辰戍丑未,前者屬陽,后者屬陰。天元龍為父母,人元龍為順子,地元龍逆子。天元龍可以和人元龍、地元龍相兼,人元龍可以和天元龍相兼,但地元龍則最好單獨使用,勿與天元龍,人元龍相兼。
八個純陰的山向可以兼至六度:
天元兼人元 (一)子兼癸,(二)午兼丁,(三)卯兼乙,(四)酉兼辛。
人元兼天元 (一)癸兼子,(二)丁兼午,(三)乙兼卯,(四)辛兼酉。
八個純陽的山向可以兼至七度:
天元兼人元 (一)乾兼亥,(二)巽兼巳,(三)坤兼申,(四)艮兼寅。
人元兼天元 (一)亥兼乾,(二)巳兼巽,(三)申兼坤,(四)寅兼艮。
地元龍兼人元龍,人元龍兼地元龍之十六局不得超過五度,若到六度為出卦。
(一)壬兼亥,(二)亥兼壬,(三)丑兼癸,(四)癸兼丑,(五)甲兼寅,
(六)寅兼甲,(七)辰兼乙,(八)乙兼辰,(九)丙兼巳,(十)巳兼丙,
(十一)未兼丁,(十二)丁兼未,(十三)庚兼申,(十四)申兼庚,
(十五)戍兼辛,(十六)辛兼戍。
出卦又叫大空亡。玄空地理認為,若立出卦山向,主進退維谷,夫婦失歡,主從不洽,兄弟不和,斯文人多患神經病,主張錯亂,意見分歧,發生沖突。天元龍兼地元龍,地元龍兼天元龍之十六局不得超過五度,若到六度為陰差陽錯。
(一)子兼壬,(二)壬兼子,(三)艮兼丑,(四)丑兼艮,(五)卯兼甲,
(六)甲兼卯,(七)巽兼辰,(八)辰兼巽,(九)午兼丙,(十)丙兼午,
(十一)坤兼未,(十二)未兼坤,(十三)酉兼庚,(十四)庚兼酉,
(十五)乾兼戍,(十六)戍兼乾。
陰差陽錯又叫陰陽差錯。玄空地理認為,立陰陽差錯的之山向,主欲進不進,欲退不退,威權不立,聲名不振,舉措乖張,是非逢起,虛擲心力,毫無寸功。
另,若坐山立向在山與山,卦與卦之間的界線上,這叫“騎線游魂”,“無坐向”,大兇。
玄空地理認為,九氣在九宮中不是固定的,前述的九氣在九宮中的位置只是五運的位置,而九氣在九運的變化(俗稱飛星)分為兩種,一為下卦,二為起星。
前述已知,一卦有三山,每山有五格,每格有三度。當兼向兼在中間這三格內時,用的是下卦挨星或稱飛星;當兼向兼出三格時,要用起星挨星。也就是說,當兼向在中間九度內時,用下卦飛星;當兼向兼左兼右超出中間九度時,要用起星飛星。
九氣也不只是一種而是多種。這多種的九氣首先可以分為兩類:一為運中的九氣,二為年月日時中的九氣。運中的九氣又分為三種:一為運盤或稱地盤之九氣,二為向盤之九氣,三為山盤之九氣。關于年月日時中的九氣,這里暫不談。
玄空地理認為,運盤九氣在九宮中的變化是以“運數”入中順飛,“運數”指的是那一運,就是那一運之“數”。例如,一運則是一數,二運即是二數,其余類推。順飛指的是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列飛布九宮。逆飛即相反,是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之序列飛布九宮。九宮的序列為中乾兌艮離坎坤震巽,無論九氣是順氣還是逆飛,都是按這樣的序列。下面列出一二運運盤九氣的分布,其余類推。
巽
九
| 離
五
| 坤
七
|
| 巽
一
| 離
六
| 坤
八
|
震
八
| 中
一
| 兌
三
| 震
九
| 中
二
| 兌
四
| |
艮
四
| 坎
六
| 乾
二
| 艮
五
| 坎
七
| 乾
三
|
九宮
| 六
乾
| 七
兌
| 二
坤
| 九
離
|
| 四
巽
| 三
震
| 八
艮
| 一
坎
|
廿四山
| 亥乾戍
| 辛酉庚
| 申坤未
| 丁午丙
|
| 巳巽辰
| 乙卯甲
| 寅艮丑
| 癸子壬
|
陽陰
順逆
| 陽陽陰
順順逆
| 陰陰陽
逆逆順
| 陽陽陰
順順逆
| 陰陰陽
逆逆順
|
| 陽陽陰
順順逆
| 陰陰陽
逆逆順
| 陽陽陰
順順逆
| 陰陰陽
逆逆順
|
人天地
| 人天地
| 人天地
| 人天地
| 人天地
|
| 人天地
| 人天地
| 人天地
| 人天地
|
(一)運盤九宮挨數。
(二)實際山向。
(三)以實際山之五運盤卦位的運盤九宮挨數之卦的人天地龍,陽順陰逆地挨九宮。
(四)以實際向之五運盤卦位的運盤九宮挨數之卦的人天地龍,陽順陰逆地挨九宮。
(五)運盤九宮挨數若為五,則需按照實際山向陰陽,以五入中,順飛或逆飛。
例如,一、二運坐子向午之山向的下卦九宮挨數如下:
(圖一) (圖二)
巽
五 六
九
| 離
一 一
五
| 坤
三 八
七
|
| 巽
八 五
一
| 離
三 一
六
| 坤
一 三
八
|
震
四 七
八
| 山 向
六 五
一
| 兌
八 三
三
| 震
九 四
九
| 山 向
七 六
二
| 兌
五 八
四
| |
艮
九 二
四
| 坎
二 九
六
| 乾
七 四
二
| 艮
四 九
五
| 坎
二 二
七
| 乾
六 七
三
|
一運挨星方法:
(一)在圖一中,由于是一運,故二入中順飛,六到坎,五到離。
(二)實際山向是坐子向午。子為天元龍,五運盤居坎;午為天元龍,五運盤居離。
(三)由于六到坎,坎為子山的五運盤位,六為乾,乾之天元龍為乾,為陽順,此為變化后之山,就經此山之卦數六入中順飛:有六中,七乾,八兌,九艮,一離,二坎,三坤,四震,五巽。
(四)由于五到離,離為午向的五運盤位,需按實際向的陰陽順飛或逆飛。實際的向為午,午為陰,逆飛,故以五中,四乾,三兌,二艮,一離,九坎,八坤,七震,六巽。
二運挨星方法:
(一)在圖二中,由于是二運,故二入中順飛,七到坎,六到離。
(二)實際山向是坐子向午。子為天元龍,五運盤居坎;午為天元龍,五運盤居離。
(三)由于七到坎,坎為子山的五運盤位,七為兌,其天元為酉,為陰,逆飛,故山盤七中,六乾,五兌,四艮,三離,二七,一坤,九震,八巽。
(四)由于六到離,離為午向的五運盤位,六為乾,其天元龍為乾,為陽順,故向盤六中,七乾,八兌,五艮,一離,二坎,三坤,四震,五巽。
上述山向九氣變化的挨星中,在從實際的山向變換到變化后的山向中,要注意,每卦三山之人天地三元龍的一一對應,即要人對人,天對天,地對地,否則容易出錯。
關于下卦山向的九宮挨法,廣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的《宅運新案》下冊第1145等頁,編者有錯誤的論述,這個錯誤是把實際山向,當成了變化的山向,希望讀者讀此書時要注意。
當兼向兼左兼右超出了中間的三格后,即超出了九度后,山向九宮的挨法要用替卦挨法,替卦也稱起星,有口訣:
甲子癸申貪狼尋,
坤壬乙卯未巨門,
乾巽六位皆武曲,
艮丙辛酉丑破軍,
若問寅午庚丁上,
一律挨來是弼星。
上述口訣的意思是:
子癸甲申四山用貪狼(一)替之,
坤壬乙卯未五山用巨門(二)替之,
戍乾亥辰巽巳六山用武曲(六)替之,
艮丙辛酉丑五山用破軍(七)替之,
寅午庚丁四山用右弼(九)替之。
向盤、山盤替卦九氣的九宮挨數由下五方面決定:
(一)運盤九宮挨數。
(二)實際山向。
(三)以替卦口訣規定之卦的人天地龍,代替實際山之五運盤卦位的運盤九宮挨數之卦的人天地龍,陽順陰逆地挨九宮。
(四)以替卦口訣規定之卦的人天地龍,代替實際向之五運盤卦位的運盤九宮挨數之卦的人天地龍,陽順陰逆地挨九宮。
(五)運盤九宮挨數若為五,則需按照實際山向陰陽,以五入中,順飛或逆飛。
例如,七運作壬山丙向替卦九宮挨星為
巽
九 三
六
| 離
五 七
二
| 坤
七 五
四
|
震
八 四
八
| 山 向
一 二
七
| 兌
三 九
九
|
艮
四 八
一
| 坎
六 六
三
| 乾
二 一
八
|
(二)實際山向是坐壬向丙。壬為地元龍,五運盤居坎;丙為地元龍,五運盤居離。
(三)由于三到坎,坎為山的五運盤位,三為震卦,震卦之地元龍為甲,替卦口訣以一替甲,一為坎卦,坎卦之地元龍為壬,壬為陽順,故有一中,二乾,三兌,四艮,五離,六坎,七坤,八震,九巽。
(四)由于二至離,離為向之五運盤位,二為坤卦,坤卦之地元龍為未,替卦口訣以二替未,未為陰逆,故二中,一乾,九兌,八艮,七離,六坎,五坤,四震,三巽。
(五)運盤九宮挨數為五在此例中沒有。
由九宮挨星,會得出旺山旺向,雙星到向,雙星到坐,上山下水等十二種性質。
(子)所謂旺山旺向,即是山的當令旺星到山,向的當令旺星到向。若龍穴砂水合局,坐山有山,向水有水,主丁財兩旺。
例如,八運共有旺山旺向十四局:
(一)丑山未向下卦:艮宮挨星為 ,坤宮挨星為 。
(二)丑山未向起星:同下卦。
(三)辰山戍向下卦:巽宮 ,乾宮 。
(四)巽山乾向下卦:巽宮 ,乾宮 。
(五)巽山乾向起星:同下卦。
(六)巳山亥向下卦:同巽山乾向下卦。
(七)巳山亥向起星:同巽山乾向下卦。
(八)未山丑向下卦:坤宮 ,艮宮 。
(九)未山丑向起星:同下卦。
(十)戍山辰向起星:乾宮 ,巽宮 。
(十一)乾山巽向下卦:乾宮 ,巽 。
(十二)乾山巽向起星:同下卦。
(十三)亥山巳向下卦:同乾山巽向下卦。
(十四)亥向巳向起星:同乾山巽向下卦。
(丑)所謂雙星到向,指的是當令的山與向兩星都到向宮。若龍穴砂水合局,前面有水,水外又有山,主丁財皆有,但財旺于丁。
例如,八運共有雙星到向八局:
(一)子山午向下卦:坎宮挨星為 ,離宮挨星為 。
(二)癸山丁向下卦:同子山午向下卦。
(三)卯山酉向下卦:震宮 ,兌宮 。
(四)卯山酉向起星:同下卦。
(五)乙山辛向下卦:同卯山酉向下卦。
(六)乙山辛向起星:同卯山酉向下卦。
(七)丙山壬向下卦:離宮 ,坎宮 。
(八)庚山甲向下卦:兌宮 ,震宮 。
(寅)所謂雙星到坐,指的是當令的山與向兩星都到坐宮。若龍穴砂水合局,后面有水,水外又有山,主財丁皆有,但財亦旺于丁。
例如,八運共有雙星到坐九局:
(一)壬山丙向下卦:坎宮挨星為 ,離宮挨星為 。
(二)甲山庚向下卦:震宮 ,兌宮 。
(三)午山子向下卦:離宮 ,坎宮 。
(四)丁山癸向下卦:同午山子向下卦。
(五)丁山癸向起星:同午山子向下卦。
(六)酉山卯向下卦:兌宮 ,震宮 。
(七)酉山卯向起星:同下卦。
(八)辛山乙向下卦:同酉山卯向下卦。
(九)辛山乙向起星:同酉山卯向下卦。
(卯)所謂上山下水,指的是當令的山星到了向宮。當令的向星到了坐宮,若龍穴砂水合局,坐空朝滿,坐為有水,向為有山,主財丁兩旺。但若坐滿朝空,坐為山,向為水,主傷丁破財。
例如,八運共有上山下水八局:
(一)艮山坤向下卦:艮宮挨星 ,坤宮挨星 。
(二)艮山坤向起星:同下卦。
(三)寅山申向下卦:同艮山坤向下卦。
(四)辰山戍向下卦:巽宮 ,乾宮 。
(五)坤山艮向下卦:坤宮 ,艮宮 。
(六)坤山艮向起星:同下卦。
(七)申山寅向下卦:同坤山艮向下卦。
(八)戍山辰向下卦:乾宮 ,巽宮 。
旺氣山星所在之方位要有山,人丁才會旺,若相反,則人丁少,多生女兒,甚至絕嗣,男丁傷損。旺氣的向星所在之方位要有水,財富才會旺盛,若相反,則貧窮,破財,傷妻,婚姻不成。
所謂山水,玄空地理認為,不能只限于通常所見到的山和流水,而是將高的視為山,低的視為水;實的視為山,虛的視為水;密的視為山,疏的視為水;凸的視為山,凹的視為水;直的視為山,曲的視為水;狹的視為山,闊的視為水;靜的視為山,動的視為水。
九宮挨星的性質還有正神零神,陰陽合十,伏呤反呤,三般卦,地運,令星入囚,城門,七星打劫的性質。
(辰)坐山得當令之旺氣稱為正神,正神對宮稱為零神。正神零神分為二種:
一、一運一個的正神零神。
一運:坎一為正神,離九為零神。
二運:坤二為正神,艮八為零神。
三運:震三為正神,兌七為零神。
四運:巽四為正神,乾六為零神。
五運:前十年以坤二為正神,艮八為零神;
后十年以艮八為正神,坤二為零神。
六運:乾六為正神,巽四為零神。
七運:兌七為正神,震三為零神。
八運:艮八為正神,坤二為零神。
九運:離九為正神,坎一為零神。
二、一運多個的正神零神。
一運多個的正神零神即是旺山旺向的正神零神。旺山為正神,旺向為零神。一運與九運沒有旺山旺向之局,故此兩運沒有這樣的正神零神。
二運:巽山乾向,未山丑向,亥山巳向,乾山巽向。
三運:卯山酉向,酉山卯向,辰山戍向,戍山辰向,乙山辛向。
四運:艮山坤向,坤山艮向,甲山庚向,庚山甲向,寅山申向,申山寅向。
五運:子山午向,午山子向,卯山酉向,酉山卯向,辰山戍向,戍山辰向,丑山未向,未山丑向,乙山辛向,辛山乙向,丁山癸向,癸山丁向。
六運:艮山坤向,坤山艮向,甲山庚向,庚山甲向,寅山申向,申山寅向。
七運:卯山酉向,酉山卯向,辰山戍向,戍山辰向,乙山辛向,辛山乙向。
八運:乾山巽向,巽山乾向,丑山未向,未山丑向,巳山亥向,亥山巳向。
所有正神零神若龍穴砂水相合,要山得山,要水得水,則財丁兩旺;若龍穴砂水不合,甚至要山得水,要水得山,則兇而不吉。
(巳)陰陽合十主要分成兩種:
一、全局合十,即每個宮位之三個數中,有兩個數合為十數?;蛘呱叫桥c向星合十,或者運星與山星向星都合十。
乾山巽向:一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九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亥山巳向:一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九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巽山乾向:一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九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巳山亥向:一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九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丑山未向:二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八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未山丑向:二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八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子山午向:三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七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癸山丁向:三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七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午山子向:三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七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丁山癸向:三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七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庚山甲向:四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六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甲山庚向:四運,運星與向星合十。
六運,運星與山星合十。
二、坐山與向星對宮兩個運星合十,又加此對宮的坐宮與向宮中的山向兩星互加為十。例如,坐坤向艮,五運有
巽
一 七
四
| 離
六 三
九
| 坤
八 五
二
|
震
九 六
三
| 中
二 八
五
| 酉
四 一
七
|
艮
五 二
八
| 坎
七 四
一
| 乾
三 九
六
|
巽
四 一
六
| 離
八 六
二
| 坤
六 八
四
|
震
五 九
五
| 中
三 二
七
| 兌
一 四
九
|
艮
九 五
一
| 坎
七 七
三
| 乾
二 三
八
|
巽
七 七
四
| 離
二 二
九
| 坤
九 九
二
|
震
八 八
三
| 中
六 六
五
| 兌
四 四
七
|
艮
三 三
八
| 坎
一 一
一
| 乾
五 五
六
|
巽
五 九
五
| 離
九 四
一
| 坤
七 二
三
|
正城門?
副城門?
|
震
六 一
四
| 山 向
四 八
六
| 兌
二 六
八
| |
艮
一 五
九
| 坎
八 三
二
| 乾
三 七
七
|
巽
四 八
六
| 離
九 四
二
| 坤
二 六
四
|
震
三 七
五
| 山 向
五 九
七
| 兌
七 二
九
|
艮
八 三
一
| 坎
一 五
三
| 乾
六 一
八
|
巽
六 七
一
| 離
二 二
六
| 坤
四 九
八
|
震
五 八
九
| 山 向
七 六
二
| 兌
九 四
四
|
艮
一 三
五
| 坎
三 一
七
| 乾
八 五
三
|
(三)鐘義明先生認為,三運丁山癸向起星是“真正的七星打劫法”:
巽
八 八
二
| 離
三 四
七
| 坤
一 六
九
|
震
九 七
一
| 山 向
七 九
三
| 兌
五 二
五
|
艮
四 三
六
| 坎
二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