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與湖北就如同一對兄弟,一南一北位于洞庭湖的南北。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因大部分區域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省會長沙,下轄 13個地級市: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陽市、邵陽市、岳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益陽市、郴州市、永州市、懷化市、婁底市。 1個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北省,位于中國中部偏南、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省會武漢。下轄武漢市、黃石市、 襄樊市、十堰市、 荊州市、宜昌市、 荊門市、鄂州市、 孝感市、黃岡市、 咸寧市、隨州市、 恩施州、仙桃市、 潛江市、天門市、 神農架林區
1:”我們來看一下兩省的總體經濟情況
湖北省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522.95億元。
湖南省2017年市縣地區生產總值34590.6億元
湖北高于湖南將近2000億
2:再來看一下各個城市的GDP
湖北各市
Top1 武漢市 13410.34億元 增速8.0%
Top2 襄陽市 4064.90億元 增速7.2%
Top3 宜昌市 3857.17億元 增速2.4%
Top4 荊州市 1922.18億元 增速7.5%
Top5 黃岡市 1921.83億元 增速7.6%
Top6 孝感市 1742.23億元 增速6.6%
Top7 荊門市 1664.17億元 增速7.5%
Top8 十堰市 1632.32億元 增速10.1%
Top9 黃石市 1479.40億元 增速7.7%
Top10 咸寧市 1234.86億元 增速8.1%
Top11 隨州市 935.72億元 增速6.8%
Top12 鄂州市 905.92億元 增速8.6%
Top13 恩施自治州 801.23億元 增速6.2%
........................................................................................
Top14 仙桃市 718.66億元 增速7.8%
Top15 潛江市 671.86億元 增速6.9%
Top16 天門市 528.25億元 增速8.0%
Top17 神農架林區 25.5億元 增速7.0%
省會武漢一枝獨秀達到13410億,襄陽宜昌分別超過或接近4000億,形成湖北兩個重要的增長極。并將有機會與武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湖北其他城市GDP均低于2000億。
湖南各市
同樣,長沙在湖南省內也是一枝獨秀,達到10535億元,稍低于武漢。但是湖南有岳陽,常德,衡陽三個GDP均超過三千億元的城市,還有株洲,郴州,湘潭三個超過兩千億元的城市。還有5個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可以把長沙看做是頭狼,而岳陽,常德,衡陽,株洲,郴州,湘潭等城市則是跟在頭狼后面的狼群。
3;現階段:單個城市的發展單打獨斗是不行的。湖南湖北均走上了城市群,都市圈的道路
如湖北:將打造武漢都市圈,又稱武漢'1+8'城市圈,是指以中部地區最大城市武漢為圓心,覆蓋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周邊8個大中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群。同時打造宜昌都市區是“湖北省城鎮體系規劃”確定的一圈兩區中的其中一區,是以宜昌城區為核心,以放射狀通道為依托,吸引輻射周邊城市與區域,并促進城市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協作。襄陽都市區是“湖北省城鎮體系規劃”確定的一圈兩區中的另外一區。
武漢都市圈的優勢,“中部之中”、九省通衢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高新產業“底氣十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輩出,鋼鐵產量位居全國前列
而湖南則著力打造長株潭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兩兩相距不足20公里,結構緊湊。
長株潭城市群城市實力相對平衡,產業各有優勢,協作互補性更強,同時,由于長株潭靠近珠三角經濟圈,是支撐沿海、沿江開放地區的后方基地和促進內陸開發的先導城市。隨著湖南融入泛珠三角區域協作,長株潭將接受粵港產業的梯度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