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好的領導,可以讓自己的團隊有活力,有動力,并且能夠使團隊成員在繁雜的日常生活中依舊能夠不斷成長和進步。
同時站在下屬的角度,領導的“好壞”直接或間接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狀態。那么如何來識別自己的領導,是不是一位“好領導”呢?同樣作為領導,怎么能帶好自己的團隊呢?
團隊成長
很多人會說:“我給你發工資,是雇你來干活的,別的我不需要考慮,就算你成長再快,離職了對我還不是毫無用處”。這種想法其實是典型的資本企業家的保守思想,比較狹隘。
衡量一名領導,判斷下屬在他的帶領下有沒有顯著的進步,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只有這樣才能使團隊集體能夠變得更快更好的為企業創造效益。就算將來下屬會離職,培養一名優秀的人才也是自己能力的體現。那么如何能夠讓團隊成員能夠成長進步呢?
1、鍛煉反思總結能力
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反思總結能力尤為重要。當你做完一件事情,成功的話有沒有去想為什么成功?成功的原因能否復制到其他事情上?失敗的話有沒有去總結失敗的原因?自己以后怎么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作為領導,應該去培養員工的反思意識,避免出現重復低效率的工作。
比較典型的措施例如舉行總結會,在總結會上成員可以進行工作分享與反思。總結會不宜過于頻繁,否則會導致效率低下,意義不大。作為下屬,則應好好利用這樣的機會來審視自己。
2、提供優質學習資源
好的領導會利用已有資源為下屬提供學習的機會。比如定期組織員工之間的知識分享會,每周一個主題,下屬輪流進行負責和講解,在進行知識分享的同時,鍛煉下屬的溝通表達能力。再比如舉行資深專家的經驗分享,提升團隊的專業化能力 。
3、改變思維認知
專業化團隊如何擺脫行業的束縛,變得更有競爭力?作為領導,應該改變下屬的固定思維認知。以技術團隊為例,技術人員在實現技術的基礎上,應該去培養產品意識與大局觀,并給出合理的建議,并不只是簡單滿足產品經理的需求。具備了跨界思維與全局意識,對于團隊競爭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考慮員工利益
作為一名“好領導”,會切身體會員工的利益與感受。由此帶來的則是團隊凝聚力與信任感。
對待應屆畢業生,一些領導會一直講愿景,講價值觀。這里并不是說愿景和價值觀不重要,尤其是價值觀,對于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但其實更重要的可能是生活保障。尤其是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外地人,到處都需要開銷,同時收入有非常有限,你怎么可以保證他們能安心在你這里工作,而對外界的誘惑置之不理?提供有誘惑力的薪資,則是培養他們忠誠度再好不過的方式了。
同時對于已經成家的員工來說,可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精力可能會分散到家庭上,“好領導”則會照顧他們的利益,不會把會議安排到晚上,從而影響他們對于家庭的照顧,或者盡量把出差分配到年輕人身上,不耽誤他們過多的私人時間。
我相信下屬會感受到這一切,從而用行動來回饋領導的這份用意。
培養團隊文化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那么團隊文化則更多的是領導能力的體現。同時團隊文化針對的集體更小,所以效果會更加明顯。
團隊協作、互相分享、敢于質疑,這些都是優秀團隊文化。團隊的開發流程不規范,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有沒有下屬敢于提出來,并給出自己的建議?自己有比較新穎的想法,有沒有機會分享出來,并被采納?作為領導,應該主動以身作則,去培養這種氛圍,從而形成優秀的團隊文化。
當然,此文更多的是站在下屬的角度去考量領導的一些做法。角度不同,考量維度肯定會有差異。領導可能會更多從企業發展與公司效益的角度去衡量。我們完全認同這種思想,但我們探討的是能否可以在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基礎上,能夠更快更好的做事情,同時大家能夠變得更有凝聚力,能夠有所成長和進步。
希望作為領導的你,能夠重新審視你與下屬的關系,并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發揮出團隊與下屬的價值。希望作為下屬的你,避免不必要的抱怨,能夠做到“多聽多看多思考”,不管領導怎么樣,都能使自己不斷進步,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