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但所謂的快樂,不是在該學習的年齡去放縱孩子,不愿意努力,只想著如何能夠輕松。
其實的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不斷收獲的過程。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有那么大的差距,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的人一生都在努力,而有的人卻終日懶懶散散,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即使再有天分的孩子,如果沒有后天的努力,也注定會一事無成。所以做父母的,不要去放任孩子,任由孩子自由生長,要學會去逼自己的孩子。
終有一天,孩子感謝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想想我們自己,如果在自己小的時候,父母狠狠心,不停地逼迫著我們,很多人的人生是否會有不同。
01
教育最大的騙局
叫“只要孩子快樂就好”
快樂教育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成了很多中國父母的教育寶典。只要孩子能夠快樂,一切都由著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在某個年齡段會突然對某件事情產生極大的興趣,父母便欣喜若狂的去給孩子報名興趣班。結果沒過過久,孩子沒有興趣,想要放棄的時候,父母就會尊重和聽從孩子的意見。
這種看上去父母非常尊重孩子的做法,其實是做父母最大的失職,也是對孩子的放縱與溺愛的表現。
其實,無論是學習還是興趣愛好,必然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枯燥無味,才能換來明日的功成名就。孩子最容易放棄的時候,也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的尊重孩子的本能反應,而不考慮其他。那么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永遠都是淺嘗輒止。
那些偉大的運動員,哪個不是從小不停的訓練,通常一個動作要做成千上萬次,每天的訓練更是枯燥無比,即使再有興趣,也會在長時間的訓練中,慢慢消磨掉。之所以能夠堅持下去,那個不是父母在背后逼著孩子前進,不能放棄。
如果孩子總是學學這個,學學那個,不能夠深入的去學習和了解一項事情,那么將永遠體會不到那種經過反復練習而后成功的喜悅。
如果孩子總是輕易的放棄,不但孩子學不會任何東西,更容易形成惡性循環。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也注定會一事無成,成為生活的弱者。
沒有一件事情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如果總是輕言放棄,又有多少時間可以任孩子揮霍,又有多少事情,任孩子挑選呢?
教育孩子的本質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優秀而又成功的人。
那些近日,我們認為的成功人士,哪個不是堅持的做一件事情,盡管沒有人逼迫自己,也會不停地努力,逼迫自己、挑戰自己。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一件事情、一個點上持續的專研、持續的努力,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現在是信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非常的大,節奏非常的快。凡是不努力,不能夠堅持的人,注定會被時代拋棄,并且不會給你打任何一聲招呼。
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沒有“學海無涯苦作舟”,哪來的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很多父母把教育的順序搞混了,甚至搞反了。教育一定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有的時候甚至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學習更是如此。
如果父母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學習是快樂的。那么當孩子開始學習,發現學習是枯燥的,乏味的,甚至是痛苦的時候,就更容易放棄。因為他不快樂。
人生大多數的事情,都是要經歷:不快樂,然后快樂,快樂過度就是不快樂。
“快樂教育”這碗毒雞湯可以休矣。
02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失職
放任孩子的學習
歌手劉歡在談到對自己女兒的教育問題上,承認自己當年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犯了錯誤。
在說到自己女兒的音樂天賦的時候,不止一次的說自己非常的后悔。即使因為自己和妻子對女兒的教育,一直遵循所謂的“快樂教育”,總是覺得不應該去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他說自己女兒是非常喜歡彈琴,但卻永遠不愿意去練琴的人,他們對女兒的做法,采取了妥協,尊重女兒的做法。
如今早已過知天命的劉歡,坦言:從小沒有逼迫孩子學習音樂,現在非常的后悔。
劉歡更是語重心長的對所有父母說到:其實你迫使孩子練一練,他可能就很好。有天賦的孩子,做父母的的一定要在背后推一把孩子。
可是很多事情就是這樣,錯過了,也就永遠錯過了,不可能再回來了。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這關系到孩子一輩子的幸福。
蔡康永曾經說過這么一段話,愿與所有父母分享:
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我可以,但沒有努力;如果當時能夠…
你不逼孩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究竟有多優秀;你不舍得逼孩子,孩子長大后一定會后悔自己當前不曾拼盡全力,更會去埋怨父母。
現在想想,如果小的時候父母能夠狠狠的去逼著我去學習,現在的我一定會有更大的成就。
在很多事情上,父母不要指望孩子能夠自覺。無論是任何人都是愿意偷懶的。之所有不敢偷懶,是因為有人和事情在逼著自己前進。
當孩子在面對枯燥的學習時,想要退縮,甚至想要放棄的時候。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建議,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與鼓勵。讓孩子懂得堅持的意義,明白今天的辛苦付出,是為了換取明天的自由。
父母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成為孩子人生路上最亮的那盞路燈。
03
任何成功背后
都是不斷地努力和付出
有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很公平,你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為未來鋪路。
人生,從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你越努力,就越幸運。
浙大一位學霸因為一張密密麻麻的作息表走紅。
作息表的安排,從每天早上6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2點半。
一周每個時間段的學習內容都精確到了幾點幾分,學習狀態可以說是分秒必爭。
盡管他已經考上了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學府,但是他仍一刻沒有松懈。
網上很多學生爆料,“這是我們的學霸,在浙大堪稱神一樣的存在。成績好還不算啥,關鍵還很會玩,開飛機、玩潛水、自創潮牌服裝……”
如果我們沒有看到這份作息表,心里一定想的是:他真幸運、他人生好順啊、他家里面背景好教育好。
這些是我們常常用來麻醉自己的借口,而這張表,處處都流露出實打實的努力。
有人說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因為嘴上說努力的人很多,真正把努力堅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
我們羨慕的那些人,然而他們所得的,往往就是他們應得的,如果你沒有得到,只有一個結論,那就是還沒有做到位。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自己不斷努力和奮斗,當機會來臨時,你才能夠緊緊抓住,而不是每次都看著機會從指縫中溜走。
即使有幸運女神的存在,她也只會光顧那些足夠努力的人,因為只有努力的人,才配得上成功和幸福,才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們不可否認,有的人卻是有天分,是老天爺賞飯吃。但是有天賦并不意味著可以不努力活著努力,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成功。
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只有走好、走穩這一步,才會有下一步,才會有未來,才會有屬于自己的天地。
所有的成功都是日積月累的堅持,都是經歷過重重困難,付出過常人未曾付出的努力與流過的汗水和淚水,最后才能品嘗到勝利的果實和收獲的喜悅之情。
父母們,不要再相信所謂的快樂教育了,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著千錘百煉的磨難,
父母們,請你一定要告訴孩子,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你人生堅實的臺階;
人生沒有白吃的苦,每一份苦味都是成功的開胃菜;
人生沒有白遭的罪,每一份罪都會成為你人生路上的燈塔。
04
做個心狠手辣的父母
好的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多少都會有些心狠手辣。
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很難依靠孩子的自覺和自律,孩子也無法真正的能夠有效的控制自己,而是需要父母來為他們把控。
如果什么事情以孩子快樂為標準,當快樂到頭了,該獨立面對社會了,那么孩子也只能平淡而平凡的渡過了,甚至是會有些悲慘。
周杰倫曾經在參加某檔節目錄制的時候,分享了自己從小就開始練琴的辛酸史,但他仍不忘感謝媽媽的一番苦心。
周杰倫透露自己從4歲開始學琴,還被要求每天練2個小時,小時候非常好動、根本坐不住,媽媽則會拿著藤條在一旁督促,但當時聽到窗外其他小孩的嘻鬧聲,自己非常痛苦,“為什么我要學鋼琴”,雖然以前不懂,但他如今也體會到媽媽當初的苦心,“現在真的很感謝她”。
事實上,周杰倫是演藝圈知名的孝子代表,曾多次將對媽媽的感情放進音樂作品中,專輯《葉惠美》和歌曲《聽媽媽的話》就是經典例子。其實,他國中時父母就離婚,當初母親就不顧爸爸反對讓他學習鋼琴和大提琴,奠定音樂基礎,也造就了如今的歌壇天王。
每個父母都不奢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多成功,只要身體健康,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就好。
有智慧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賦予他們敢于拼搏的精神,擁有積極和向上的力量。面對苦難時,不矯揉造作,面對困難時,不會輕言放棄。順境時,不沾沾自喜、狂妄自大。
為什么很有天賦的孩子,到最后都沒有取得成功;
為什么很多孩子都不能夠去堅持自己的夢想;
為什么很多孩子,長大后碌碌無為。
這樣孩子的背后,一定是少不了父母對他們的放任自由。
記住,父母要狠心、要敢于去逼自己的孩子,父母要相信,孩子一定比你想象中的更加優秀。
父母們,孩子也許現在會怪你,但當孩子贏得未來,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候,一定會懂得父母當年的狠心與良苦用心。
父母們,也許今日由于你的逼迫,孩子少了一些快樂。可是當孩子擁有更廣闊的的天空和更美好的未來時,這些又算是什么呢?
教育孩子,不應該只是著眼于當下,而應該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看到孩子的未來。父母要知道,自己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父母們,不要迷信所謂的“快樂教育”了,只有人后受罪,才能人前享福。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