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看到了幾幅名為“內向者才能看懂的幾個場景”的漫畫,今天便與大家談談我自己的心得體會。
心思細膩的人多是內向的、敏感的,甚至可以用“秋風未動蟬先覺”來形容。他們往往能夠最先察覺出身邊氣氛和他人情緒的細微變化。
很多在性格外向的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事情,在性格內向的他們看來卻另有一層意思。
點擊加載圖片
只有內向者們能夠讀懂的四個場景
一:正準備出門時聽到樓道有人走過,就會在門口靜靜等人走過再出門
性格內向的人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對于有些事情他們內心是拒絕的,不想與他人有所交際。
對于性格內向的人來說,那種淺顯的點頭之交并沒有什么意義。與外向性格的人不同的是,他們拒絕與陌生人主動閑談。
性格內向的人更喜歡和知己一對一交流,雖然做不到廣交天下友人,但卻擁有知己兩三人,足以滿足他們的交際需求。
不過,對于左鄰右舍的日常寒暄,或者服務人員的過分熱情依舊敬而遠之。
性格內向的人對于沒有意義的客套話,毫無興趣。
點擊加載圖片
二:每次被點名夸獎總是會害羞不已,總有要偷偷溜走的沖動
在公司或者學校里,由于出眾的表現而得到贊賞,被大家集中注意到的時候,他們會感到很不安,心里有種莫名的羞愧感。
性格內向的人信奉低調做人的準則,不喜歡引人注意,也不喜歡出風頭。所以,當他們自己出風頭被人注視時,就會感覺羞愧,像偷拿了別人心愛的玩具被發現那般不安。
大多數內向者都會把自己成功歸結為運氣使然,他們并不會認為“我很厲害”,在潛意識中就是不自信的,不認為自己努力了也能很厲害。
所以,當他們引人注目的時候就會不安,認為自己不該得到這個獎勵。
三:明明內心還有問題,因為不想被別人注意到,于是藏著不說出來
點擊加載圖片
性格內向的人往往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上課時,老師講的比較快,于是詢問班里的同學,還有誰沒有聽懂。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其他人提出問題,內向者們也往往不會主動開口,只是看著班級其他人,希望有人能夠提出相同的問題,讓他們放松下來。
然而,并不是每次都有人能夠提出相同的問題,所以也導致性格內向的學生容易落下知識,與他人形成差距。
步入社會以后,很多部門相互連結探討工作內容是常有的,而在這種情況下,不會表達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點擊加載圖片
外向者們夸夸其談,內容清晰詳實,性格內向之人卻只能夠在下面坐冷板凳旁聽,即使他們心中有不同的意見,也只會默默保留,不敢發言。
性格內向的人,若想要渡過這一關,就需要走出自己內心的安逸圈,不要過多顧及他人的感受,也不要因為怕錯而不說出口。這是一種心理障礙,首先得學會跨過去。
例如:在老師詢問時,勇敢地站起來發問,明確告訴自己會就是會,不會就要問,不要自欺欺人。
誠如古人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四:桌子上的最后的食物,內向的人絕不會取
“孔融讓梨”的故事人人都知曉,凡事想著他人的確是好的,但是性格內向的人總是過多關注他人而不顧及自身。
點擊加載圖片
坐公交車時,讓座是一種美德,但是,若內向者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依舊把座位讓給其他人,那么,這個美德便不純粹了。
在餐桌上有各種餐桌禮儀,性格內向的人總是先把東西給別人吃,這是自卑心在作祟,過分的謙讓會慢慢使自己的思維固化,認為自己本不該優先享用,事事都想“孔融讓梨”。
怎樣能夠走出自卑?
1.平靜面對自己。玫瑰都是帶刺的,同理,也不會有完美無缺的人。人們在關懷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關懷著,不要為了經營自己所謂的形象而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
2.不過分謙讓。性格內向的人往往自卑心比較重,社交場合中不會主動開口要求什么。他們不希望自己顯得突出,但是,想要被別人認可并非是過度忍讓,只有先尊重自己,才能顧及到別人的利益。
點擊加載圖片
3.不要為了他人讓自己受委屈。你很優秀,你值得擁有更好的自己。
綜上,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明白的四個場景,你是否也能明白?如果你在生活中,也被這些問題所困擾著,那么,請試著去改變。還是那句老話,做人最重要就是開心。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