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文化網導讀:白氏血緣親始祖黃帝。據史料記載,黃帝一生共有25個兒子,其中11人繼承父姓,其中姬,公孫熊。其余14人分封全國各地,創造出14個姓氏。其后的著名帝王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及周文王都是他的嫡糸后代。
白氏血緣親始祖黃帝。據史料記載,黃帝一生共有25個兒子,其中11人繼承父姓,其中姬,公孫熊。其余14人分封全國各地,創造出14個姓氏。其后的著名帝王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及周文王都是他的嫡糸后代。
漢族白姓源出自羋姓。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后,以封邑為姓。(通志-氏族略)載:“春秋時羋姓后裔,楚國公族,受封白邑。”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顓頊帝的后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后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公元前740年,荊君熊通自封武王。他的兒子于公元前689年遷都郢,改國號為楚。楚平王時,太子熊建因做晉軍襲鄭國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國,投奔伍子胥。楚平王的孫子楚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勝召回國,任巢大夫。封地白邑(今河南息縣包信臣東南)稱為白公勝。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發動政變,殺子西,囚禁惠王,并著手改革,以取民心,但以失敗而告終。他自殺后,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為氏,稱白氏,是為河南白姓,也有“白公”“白侯”為姓氏的。
可以說,漢民族白氏出自楚公族,得姓始祖白公勝。至于白阜是白姓始祖的說法,白阜迄今五千余年無糸可考,此說不能成立。秦武公公子白是白姓始祖的說法,無糸可考。另一說法始祖是春秋時期秦將白乙丙,迄今二千余年,說他是白姓始祖,徑不起考證。
原標題:中華白姓源流
警示:文章曾刊發:
中華白氏網之中,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此處僅為大家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資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