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夫妻百日恩”原來是這個意思!道出夫妻真諦,讀懂大徹大悟!
民間奇書《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人短暫的一生中,除了父母和子女,最親近的人,莫過于自己的愛人。茫茫人海中,兩個情投意合的人能成為夫妻,共結連理,本就是十分艱難的事情。因此,步入婚姻的兩人都應該珍惜這份難得的情緣,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我們都明白,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轟轟烈烈的愛情,大多會變為細水長流的親情。但很多人依舊選擇了堅守這份婚姻,用老話來說就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很多人對這句俗語的理解應該是這樣的:即便只做了一天的夫妻,彼此間也會生出一百天的恩情。但其實,其實這里的“日”并不是單單指的是天。人們理解的只是表面涵義,這句俗語的真正寓意十分深刻,揭露了真正的夫妻關系。“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話最早來自經典著作《金瓶梅》。《金瓶梅》第73回曾寫道:“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隨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個熱突突人兒,指頭兒似的少了一個,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兩個人一旦結為夫妻,就會產生經久不衰的感情,哪怕只相隔百步,也要不斷回頭張望。若是突然分開,就會像失去指頭一般,叫人痛苦萬分。這部作品道出了許多經典至極的俗語諺語,不過由于內容尺度過大,長久以來都被列為了禁書,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話的真正出處是《金瓶梅》。這句俗語真正被世人所熟知,主要得益于蒲松齡的經典著作《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第九回講述了書生張鴻漸與狐仙的傳奇故事。張鴻漸本是永平府的一名書生,家有賢妻,育有一子,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當地知府貪財殘暴,經常暴力毆打平民百姓,還將一名姓范的秀才毆打致死。為了伸張正義,張鴻漸就將知府打死秀才一事寫成了訴狀,交到了官府。知府知曉后,賄賂打點了上級,最后官官相護,反倒將張鴻漸定了罪。得知消息的張鴻漸只好連夜出逃。就在張鴻漸盤纏用盡,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名貌美的狐仙施舜華救了他。從此,張鴻漸就與狐仙一起生活,兩人相知相愛,廝守三年。清閑的時光讓張鴻漸想起了自己的妻子與兒子。于是,一天午后,張鴻漸對狐仙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狐仙醋意大發,認為張鴻漸心猿意馬,對自己沒有真感情。張鴻漸就說出了那句經典的話:“一日夫妻百日恩,以后我想念你,就和今日想念她一樣,假如我得新忘舊,豈不是忘恩負義的人。”狐仙被張鴻漸的話打動,最終同意張鴻漸回家看望妻子。隨著《聊齋志異》這本書在民間流傳,“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話也由此流傳開來。而張鴻漸這句話中的兩個“日”,并不是簡單地指“一天”和“一百天”,而是有著其他含義。“一日夫妻”,是指“一旦結為夫妻”。“百日恩”,不僅僅指的是一百天,而是指“深情厚恩”。所以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一旦結為夫妻,就會有深情厚恩”。相比之下,“做一天夫妻,就會有百日恩情”的理解,未免過于淺顯。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似乎也越來越沒有耐心。“閃婚”、“閃離”的現象層出不窮,婚姻也變得隨意起來。雖然說古人的生活離我們已經太遙遠,但他們留下的道理至今還有著很大意義。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希望每一對夫妻吵架發生矛盾時,都能好好想想“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含義。一段美好婚姻的締結是來之不易的,只有彼此都花費心思,精心守護它,婚后的感情生活才會更加美滿。梁山伯與祝英臺為愛雙雙殉情的故事至今感人肺腑,牛郎織女為愛跨越距離,一年一見的深情相守仍然被人們所懷念。“一日夫妻百日恩”,婚姻不易,既然在一開始選擇了對方,那就忠于婚姻且行且珍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