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尊鑫 由鐵道兵公益基金會策劃、段海燕戰友主編的《中國軍人在援越抗美前線》一書,是一部難得的好書。我從收到該書,就愛不釋手,利用一切時間一字一句反反復復學習了幾遍。當我們這些援越抗美的參與者,學習這些文章、看到這些珍貴照片,倍感親切,仿佛把我們又帶回到了那難忘的歲月……。我深深感覺到,這是一部記述援越抗美戰爭歷史宏偉巨篇;是一部援越抗美戰爭歷史史詩;是一部永載中國史冊的恢宏畫卷;是一部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頌歌。這部鴻篇巨著將永載我軍輝煌的寶庫里。
《中國軍隊在援越抗美前線》一書,是80位援越抗美參戰老兵,有身經百戰的將軍、有師、團、營、連各級指揮員、有海軍、空軍、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汽車等老兵,用熱血和淚水寫成的87篇紀實性回憶文章。他們用質樸的文字真實地還原了20世紀60年代援越抗美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驚心動魄的殊死博斗場景,真實紀錄了那段波瀾壯闊的光榮歷史。
《中國軍人在援越抗美前線》一書,還原了援越抗美的歷史。
20世紀60年代,美帝國主義侵略越南的戰爭步步升級,在越南人民“保衛北方,解放南方,統一祖國”的偉大斗爭處于危難之際,為保衛世界和平,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戰爭,應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的請求,我國政府先后派出了32萬中華優秀兒女奔赴越南,同兄弟的越南人民一道抗擊美國侵略者。
1965年4月14日,軍委中央命令,以鐵道兵加強第二師和第十三師為主,組建援越抗美部隊第一、六支隊。為了保密,初期分別稱“中國志愿援越工程隊第一支隊工程指揮部”、“中國交通部筑路工程隊第六支隊”。后來,將代號改為“中國后勤部隊第一、第六支隊”。中國軍人身著既無帽微又無領章的藍色服裝、頭戴越南涼盔帽、腳穿著越式抗戰鞋,肩上扛著槍、掛包和水壺,腰間還系個急救包,在廣西邊陲小鎮憑祥登上米軌小火車,跨過一座鐵路小橋,便到了異國他鄉,開始了長達五年之久的援越抗美戰爭。
為了保密,這段輝煌的歷史塵封了幾十年。不僅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中老年人對上世紀60年代的援越抗美歷史毫無了解。為什么要援越?為什么要抗美?對這段歷史背景過程、意義都很茫然。
有這樣一件事,一直在援越抗美老兵心里不能忘卻。高炮某部一名駕駛員,因在援越抗美戰場上,幾次在美機轟炸掃射下,出色完成了任務,在火線上多次立功受獎。部隊回國后,他被提撥為后勤部門的協理員,如愿以償留在部隊。1967年春,部隊安排他探親,一路上幾乎都激動得合不上嘴。要見5年多未見面的父母;要和等他五年多的女朋友結婚。
可到家后,他在一次交談中無形說出了,他援越抗美的事。他家鄉的學校知道后,請他給全校師生講一堂“革命傳統教育課”。他講了部隊首長和戰友的英雄故事。講得很生動、樸實,十分感人。學生為他獻上了紅領巾、鮮花和掌聲……。
他為自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激動不己。休完探親假,他滿面春風踏上歸隊旅途。回部隊不到一個月,領導找他談話,通知他,打背包回家。他噙著滿眼淚水詢問原因?原來,他在給學生講戰斗故事時,泄露了部隊秘密入越的軍事機密。被他家鄉一些人向部隊舉報了。讓他付出了沉重代價。
《中國軍人在援越抗美前線》一書,將這些秘密參加援越抗美的親歷者、見證者、幸存者的回憶文章整理、編輯成書,告訴世人,援越抗美就是為了打破美國戰略圍堵,為新中國爭得生存和發展空間的浴血之戰。這場戰爭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壯我國威。該書還原這段歷史,展示參戰將士的悲壯,填補這段空缺,用大量的史實和圖片真實地還原硝煙彌漫、血肉魂飛的戰場,真實紀錄了將士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將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史冊上,為后代留下了一本鮮活的教科書。
《中國軍人在援越抗美前線》一書,高楊了中國軍人在援越抗美戰場英勇頑強的旗幟。
《中國軍人在援越抗美前線》一書彰顯了波瀾壯闊的中國軍人鐵軍血性;是一曲展示我軍氣勢磅礴、排山倒海的威武豪邁的戰歌;是一首再現偉大的將士們敢于浴血奮戰,以壓倒一切敵人英雄氣概的戰歌。
龍邊大橋保衛戰,美軍無數次的狂轟濫炸,將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鐵道兵十團二連戰士張天堯為保護在橋下駁船作業的14名戰友,在左腿被卷揚機絞斷的情況下,還用雙手死死抓住卷揚機上的鋼絲繩不放,用自已身體做支撐,制止鋼絲繩倒轉、工字梁下滑,讓14位戰友撤離贏得了時間。他的壯舉,使戰友們得救了,自已卻倒下了。
三支隊班長黃永龍負傷、在腸子流出來的情況下,還爬到已經犧牲的排長身邊,拾起指揮旗,指揮戰友們擊落了美機,至到犧牲。
641大隊機槍二連九班在一次戰斗中,全班五個人,四個受重傷。班長倒在血泊中還在喊:“下定決心,不怕犧牲”鼓勵戰友們;共產黨員馬秀青小腸負傷十處,腹部、腰部、頭部負重傷,左腳神經被彈片切斷,臉色蒼白倒在供彈機旁,當他聽到班長的喊聲,吃力用盡全力回到了戰斗崗位,又浴血戰斗了一個多小時……。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肩負起了軍人的崇高使命。九班榮立集體一等功;班長劉漢潮烈士追記一等功,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副班長黃運崗、四槍手馬秀青榮立二等功;三槍手尹遠生、二槍手陳俊佳榮立三等功……。
《中國軍隊在援越抗美前線》一書,把這些氣壯山河、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編輯成書,讓世人更清楚的了解到中國軍人捐軀赴國,視死如歸偉大英雄氣概。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
為什么大地青常在?
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掩卷沉思,崢嶸如昨;銘記勇者,銘記悲壯,英雄業績將永遠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國為民英勇去戰斗。
《中國軍人在援越抗美前線》一書,揭示了美軍紙老虎的本質,增強了全世界人民戰勝美帝國主義的信心。
《中國共產黨黨史》第二卷(1949一1978)第666頁祥細紀敘了我軍援越抗美戰爭。
以美國為首的敵對勢力,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無時無刻不在幻想消滅我們,采取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手段圍剿我們。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他們就發動了朝鮮戰爭,妄想以朝鮮為跳板,用武力扼殺新生的政權于搖藍之中。偉大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保家為國,以戰無不勝的勇氣把以美國為首的所謂15國聯軍打回到“三八”線,粉碎了他們的陰謀和妄想。十三年后,也就是1965年,美國又故伎重演,在我國周邊挑事,發動了越南戰爭,其本質與朝鮮戰爭一樣,意在圍堵、牽制中國。《中國軍人在援越抗美前線》一書,編輯了80位親臨援越抗美戰場的老兵回憶文章,較祥細的揭露了美帝國主義在越南實施“南打北炸”、后升為全面戰爭的滔天罪行。美軍在越南戰場上,除原子彈外,所有的最新武器都使用上了,包括滅絕人性的化學武器。美軍陸、海、空、特種部隊全都上陣,高峰時部隊達55萬人,共出動戰機304000架次,B52戰略轟炸機2380架次,投彈643000噸;有時飛機出動量每天為300架次,最多時達500架次。最終還是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美軍從1964年8月5日制造“北部灣事件”到1975年4月30日上午最后一批海軍陸戰隊從越南降下美國國旗,登上直升飛機,飛往海上的《中途島》號航空母航上,歷時十一年。消耗彈藥1500余噸,損失飛機7000余架,飛行人員1000余人,陣亡58209人,耗費不少于2500億美元。留給了美國人民的精神和肉體創傷。美國二戰將領、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對越作戰做了精辟的總結,“要想從越戰中吸取教訓,首先必須承認我們的失敗”。
美軍還沒上戰場,政府就給他們準備了投降書,把中文放在首位。
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兩場戰爭,論國力和軍事實力是不對稱的戰爭。美國以世界第一強國自居,我們以英勇不屈、視死如歸,敢打必勝的精神戰勝強敵,敵人以失敗告終。這充分說明正義必勝,邪惡必敗。
學習了這本書,使我們明白了,時至今日,美國等反動勢力本性未改,仍然虎視耽耽,在我臺海等海域挑釁、圍堵,采用制裁、栽贓等卑鄙手段妄圖阻止中國的發展,這一切都是癡心妄想。我們一定要增強愛國之心,強國之志,繼承和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居安思危,在百年不遇之大變局中,樹立戰勝任何敵對勢力挑戰的決心,堅定不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2023年2月28日
美軍王牌飛行員活捉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