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滿開始于5月20日,恰巧在“表白日”這一天(520諧音“我愛你”)。不妨試試在13點14分(1314諧音“一生一世”,對心中的他/她說一句“我喜歡你”。美滿結局,記得給小編發糖喲~( ̄0 ̄)。不然...來跟小編表白吧,我一定簽收!!(*/ω╲*)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因此時大麥等夏季成熟的作物開始結果,顆粒日益飽滿,但還未成熟,故曰“小滿”。 俗話說“小滿大滿江河滿”,反映了這一時節華南地區降雨多的氣候特征,因暖濕氣流活動頻繁,偶有暴雨、大風天氣,出行需留意。 氣溫方面,除東北西藏和青海等地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均溫這時都達到22℃以上。不過早晚較涼,日溫差大,要注意根據氣溫變化添衣加被,預防感冒。
我國古代會將每個節氣的物候現象,總結為三候。七十二候中小滿三候為:“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意為此時苦菜長勢良好,可以采摘食用,細軟的枝條嫩草在陽光曝曬下容易枯死,而夏熟的麥子也可以開始收割了。
關于小滿,有一句農諺總結得精妙。“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這里“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 小滿時令,人們忙著踏水車引水澆灌莊稼,將收割下的油菜籽送至車坊壓榨成濃亮的菜油。蠶寶寶們紛紛結繭,養蠶人則開始煮繭,整修絲車,準備繅絲。
古時織布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繭為主。相傳是軒轅黃帝的元妃嫘(léi)祖,教會人們栽桑養蠶,繅絲制衣,被稱為“先蠶娘娘”。而小滿日是蠶花娘娘的生日,江浙一帶有“祈蠶節”,沒有固定日期,依各家“放蠶”日子來定。這天養蠶人家會到蠶神廟跪拜供奉,將面粉制成繭狀,串在稻草扎成的山堆上,象征蠶繭豐收。有詩為證:“先蠶廟里劇登場,男釋耕耘女罷桑,只為今朝奉小滿,完人空巷斗新妝。”蠶農絲商為祈禱桑蠶豐收,還會搭戲樓,請戲班子在宗祠內給大家唱戲表演。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小滿前后,最宜食用澀中帶甜的苦菜、清嫩爽口的莧菜。它們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有解毒祛熱、促進消化、緩解肝火導致的咽喉腫痛等功效。做法也很多樣,燙熟涼拌、腌制小炒、做餡煲湯等,都別具風味。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露天的木椅經露水雨水浸潤后,又被太陽照射,會散發潮氣,久坐易引發痔瘡等皮膚病和風濕關節炎。老年人最好常備軟墊,不要長期坐硬板凳,易產生硌痛之感。
小滿時節,萬物繁茂,生長最是旺盛,小編祝大家小滿快樂,身體倍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