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時相性治療
在實施治療方案前或治療后每周動態監測血壓以確定每日早、中、晚
血壓峰值時間,
根據血壓高峰與低谷時間,
選擇不同作用時間的降壓藥及調整服藥時間,
從
而更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藥物不良反應。不同降壓藥對白晝和夜間血壓作用不同:
β
受體
阻滯劑、
α
受體阻滯劑、
交感抑制劑明顯降低夜間血壓,
β
受體阻滯劑對降低晨間血壓尤佳,
鈣拮抗劑或利尿劑對晝、
夜血壓影響類似,
因此在具體選用降壓藥時要參考血壓晝夜節律變
化。血壓峰值與血藥濃度峰值吻合可以更有效降壓。
總之,進一步探求頑固性高血壓的潛在病因,排除假性頑固性高血壓,去除妨礙治療
的外界因素,耐心細致地重新審視治療方案,
改善病人依從性,重視個體化治療方案,
相信
大多數的頑固性高血壓都可以得到控制。
1999
年世界衛生組織《高血壓指南》要點:
1
、成年人
(
大于
18
歲
)
收縮壓
140
毫米汞柱和
(
或
)
舒張壓
90
毫米汞柱為高血壓;
血壓<
130/85
毫米汞柱為正常血壓;
130-139/85-89
毫米汞柱為正常高限;血壓<
120/80
毫米汞柱
為理想血壓。
2
、為避免引起病人恐懼以及評價病情的片面性,不再使用過去的
Ⅰ
、
Ⅱ
、
Ⅲ
期或輕、
中、重度的分類方法,新的高血壓分類標準為:
1
級高血壓:
140-159/90
-
99
毫米汞柱;
2
級高血壓:
160
-
179/100
-
109
毫米汞柱;
3
級高血壓:
180/110
毫米汞柱。
以收縮壓或舒張
壓的最高級進行分類。
3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為收縮壓
140
毫米汞柱、舒張壓<
90
毫米汞柱。收縮壓增高比舒
張壓增高的危害更大
4
、對無糖尿病或靶器官損害的正常高限血壓人群,應認真改變生活方式,監測血壓
變化。若有糖尿病或靶器官損害,應開始使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
5
、降壓目標:中青年血壓<
130/85
毫米汞柱;老年人血壓<
140/90
毫米汞柱。
高血壓患者服藥注意事項
1
.
忌突然停藥
。長期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如果突然減量或停藥,可使血壓反跳
而引起一系列反應,稱為降壓藥停藥綜合癥。主要表現為血壓突然急劇升高、頭昏、頭痛、
乏力、出虛汗等;有的因血壓驟升而并發心血管痙攣、心肌梗死或腦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這是由于部分降壓藥長期服用使肌體產生耐藥性和依賴性。
突然停藥而出現血壓反跳升高所
致。
2
.
忌服藥量過大、血壓驟降
。人體的動脈血壓是流向組織器官的動力,對保障各組織
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血壓驟降,全身各組織器官血供應不足,尤以腦、
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可因缺血缺氧而發生機能障礙,甚至造成不良反應。
3
.忌睡前服藥
。有些高血壓病人習慣睡前服用降壓藥,以為服藥后血壓下降,可以安
然入睡。殊不知,睡前服藥,
2
小時后藥物達到高效值,而機體本身血壓在此時也下降,導
致血壓大幅度下降,
從而誘發腦血栓、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等。
因此高血壓病人一定要按規定
的時間服藥,除已知血壓過高外,應避免睡前服藥,如需晚上服用,也應安排在睡前
3
~
4
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