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ning beauty
The body in ancient Greek art
“定義美麗——古希臘藝術中的人體”于2015年3月開幕,是大英博物館的開春大展,150多件雕塑作品集中亮相,被稱為是“古希臘藝術中理想美的盛宴”。展覽時間為3月26日-7月5日。此次大英博物館還特意向梵蒂岡借來了《貝維德雷的軀干》,這是米開朗琪羅最喜歡的雕塑、有著兩千多年歷史。
在大英博物館的總監MacGregor看來,有些作品稱得上是全世界最美麗的藝術品,它們向人們展示了人類應該是什么樣子?!爸钡浇裉?,不管是邦迪海灘,還是加利福尼亞,還是世界其他地方,健美的人體依然是人們夢寐以求的”。
《貝維德雷的軀干》,米開朗琪羅曾評價到,這是一個比大自然還懂得多的人才能雕刻得出的作品。正是這件作品給了米開朗琪羅靈感,促使他畫出了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中的亞當。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古希臘的雕塑之美。
在整個西方美術傳統中,古希臘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希臘藝術是理想主義的、簡樸的、強調共性的、典雅精致的,用外在的形式表現內在的力量,西方美術崇尚的典范模式可以說都是從古希臘開始的。古希臘悠久的神話傳說是古希臘雕塑藝術的源泉,也是古希臘雕塑的題材,是希臘人對自然與社會的美麗幻想,他們相信神與人具有同樣的形體與性格,因此,古希臘雕塑參照人的形象來塑造神的形象,并賦予其更為理想更為完美的藝術形式。
希臘雕塑分5個時期,即古希臘文明分為五個時期:愛琴文明、荷馬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以及希臘化時期。愛琴文明這一階段的雕塑還處于一個一個初期發展階段,而到了荷馬時期,雕塑仍舊只是一些小雕塑,在愛琴文明的基礎上沒有多大的變化。
荷馬時期
荷馬時期的雕刻主要是供祭祀和隨葬用的赤陶和青銅小雕像。
《赫剌克勒斯與薩提洛斯》
這是這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取材于希臘神話:赫剌克勒斯是希臘神話中最負盛名的英雄和大力士,薩提洛斯是神話中最低級的林神,專司豐收,在神話中把他描寫成懶惰、淫蕩的半人半獸的怪物。小雕像的造型單純簡練到幾何化,形象裸體,有意突出性特征,可見是氏族社會性崇拜的延續。形象雖然簡括但并不死板,富有動態感和情緒傳達。薩提洛斯雙手拉著赫剌克勒斯好像在說些什么,很有人情意味。
古風時期
從公元前600年起,希臘人開始以自己為模特制作真人大小的雕像,首先是大理石像,后來是青銅像。古風時期的希臘雕像多為人物站立像,最為風行的兩種圓雕像是先后出現的男裸體青年雕像和著裝女雕像。此時期的雕塑面部大多帶有一種永恒的、千遍一律的微笑,通稱“古風式的微笑”。
《馱小牛者像》
這是公元前6世紀的作品,雕的是一位體格壯健的青年牧人,肩馱一只可愛的小牛犢,大概是奉獻給神靈的,也許是逗著玩的。這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能見到的題材。人物發式還存有一點裝飾性,眼睛是凹陷的洞,在光影下顯得大而黑,很有神韻。小牛繞著青年的頸項,親密地伏于肩上,他用雙手緊握小牛的前后兩條腿,小牛像孩子一般聽話溫順。人物全裸體,露出強健的肌肉,大理石打磨得光滑而富有肌肉的彈性感。
《阿波羅像》
希臘早期雕像有模仿埃及雕刻造型的痕跡,古風時期尚殘存,但雕刻家已開始不滿足于模仿,力求用自己的眼光探索人體結構和人體比例,創作出寫實、自然、富有生氣的藝術形象來。古風時期的男子雕像大多是墓前雕刻品,有的是死者本人,有的為死者而立,一般稱之為阿波羅像,這是因為古希臘神人同形同性所致。青年男子立像為裸體,多取站立姿勢。這尊被稱為阿波羅的青年立像仍存有埃及造型程式,但他低頭和手勢姿式已趨生活化,他向下視,兩臂向前伸,似有接物之意,看得出人物形態已從直立僵化向生活化活動邁前一步。
《女子雕像》
古風時期的女性雕像都是立像,姿勢比較古拙,都著衣未見裸體。女性雕刻的探索除人體的結構外,著重在透過有質感的衣服去表現女性的人體美。這尊女子雕像正面站立是一件風格優美的全身像,動態端莊,身穿多利亞式無袖上衣和長裙,形體簡練概括,透過衣裙仍能隱見女性人體美,發式仍帶有古埃及裝飾程式化。面部刻畫很出色,那動人的微笑不同于一般公式化的“古風式微笑”,似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然微笑之意,使人感到十分親切;頭發梳成流暢的發辮,成對稱式的垂于豐乳兩側,不但自然優美還富有柔軟質感,這使人物更加真實感人。
《雅典神殿雕刻》
在雅典的衛城出土的多件女子雕像,她們都是著衣的。這一尊女子雕像被稱之為《握著蛇的女子》。在這尊女像作品中看得出雕刻家對人體有進一步的認識和表現。人體的比例正確,在身著愛奧尼亞式的緊身上衣外面還有柔軟而華麗外套和披肩,繁復的衣褶處理成一條條很有韻律的波浪線,與雕像的頭飾和垂在肩胸的發辮上下呼應,相映成趣,使整個雕像顯得華麗而和諧。
《瀕死的戰士》
古風時期最珍貴的建筑裝飾雕刻是埃癸那島上的阿淮亞神廟的山墻雕刻。阿淮亞是神話中的女神,原稱布里托瑪耳提斯,她是獵人、漁夫和航海者的保護神。神廟的東西兩面山墻呈三角形,都置于雕像裝飾,山墻中間位置高,人物取立勢;兩邊低,人物處理成跪臥姿勢。整個畫面是描寫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的故事:中間站立的是雅典娜。兩邊人物組合向著中心,人物的動作都很真實地表現了臨戰姿態,自然生動,人體的解剖關系也比較正確。在西山墻的群雕中,僅有的古風式微笑尚殘留在人物的面部,顯得與戰爭氣氛的不協調?!稙l死的戰士》是東山墻中的一件,創作年代遲于西山墻,所以人物面部的“古風式微笑”幾乎消失,雕像顯得更為生動、真實。
《弓箭手》
這是阿淮亞神廟東面山墻群雕中的一件引弓射箭的戰士跪射姿勢,又名叫赫剌克勒斯。在這件雕像和前面奔跑的戰士雕像中,姿式動作十分生動,是真實地表現了臨戰時的動作姿勢,人物的面部表情已與緊張的戰斗相一致,原有的“古風式微笑”已經消失了,這個變化表明希臘雕刻藝術已經突破了程式化,更接近生活真實。這是一件接近圓雕的高浮雕作品。
《刺殺者群像》
又名《誅戮暴君哈莫狄奧斯與阿里斯托吉頓》。哈莫狄奧斯和阿里斯托吉頓是公元前514年誅戮暴君希巴克斯的兩位英雄。為表彰他們的業績,在雅典廣場上為他們建立紀念性雕像,據傳這是雕刻家克里蒂烏斯和內西奧特斯所作。這是一件由兩人組成的具有強烈動勢的作品。特別是哈莫狄奧斯的右臂高舉過頭,構圖很有氣勢。雖然人物的臉部表情與所表現的情節似乎還不太協調,但在表現自由而又激烈的動作上又向前發展一步。
《德爾斐的駕車人》
1896年在德爾斐阿波羅神廟廢墟中出土的這件駕車人。
這是一組四馬戰車青銅像的一部分,原是皮西昂競技會上一個優勝者奉現給阿波羅神廟的。駕車人的雕像與真人相等(高1.8米),這是一位充滿生活真實的年輕人形象,身著短袖長衫,束一腰帶,右手拉著韁繩,出神的目光注視著前方,莊嚴肅穆的表情和穩重有力的形體,突出表現了這時期的雕刻“嚴謹風格”。人物形象接近真實,長衫柔軟褶紋垂掛自然、疏密相間有變化,只是姿態有點呆板,全身像個圓柱體。從這尊雕像的雕刻、青銅鑄造技術看水平已經很高。
古典時期
古典時期的雕刻以完全擺脫古風時期的拘束和裝飾性,產生了寫實而理想的人體,達到希臘雕刻的鼎盛時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雕刻家。古典初期是從古風階段向古典階段過度的時期,這段期間的西波大戰改變了希臘人的生活方式,同時也重新塑造了希臘人的內在性格。因此,堅韌、嚴謹、悲憤、憂傷這些情感常常通過雕塑表現出來。
《海神波賽東》
高2.09米,是為了紀念希臘人的一次勝利而制作的。1928年這尊雕塑在優卑亞島北端阿爾提美西昂海角附近海域中被發現。
《維納斯誕生》
這是塊過渡時期最著名的浮雕,共三塊,分別嵌在原羅馬皇帝路得維希御座背面和兩側,因此而稱《路得維希寶座浮雕》,靠背面上雕刻著維納斯誕生的故事。
畫面表現維納斯從海水中誕生,兩位山林水澤女神從海面上輕輕把維納斯扶起。維納斯正身側面,兩臂抬舉成對稱式。衣著貼身,海水沿著豐滿的身體細密地向下流淌,當跨過乳峰順著起伏的腹部流淌時突然被遮擋下身的布單隔斷,布單以橫向大褶紋交互成大小不等的弧形曲線,與女神胸前橫向小弧形線形成呼應。兩邊的兩個女神一手托著女神后身,一手扯著遮羞布,這又形成以維納斯為中心的兩邊女神對稱配置的整體造型構圖。彎腰曲臂的女神繁復的衣裙褶紋按照身體的變化而變化,整個形象猶如一幅立體繪畫。雖然侍奉女神頭部已損,但人物仍然充滿著生命氣息。全圖以各種不同的曲線造型組成一首曲線的交響樂曲。
里切亞青銅雕像
這是被西方學者稱為“近五百年來最偉大的考古發現”的青銅雕像。因為是在意大利南部里切亞市附近海域發現,因此而得名。經研究確認這是公元前5世紀上半期古希臘的雕刻作品。根據古希臘的運動員不留胡須也不戴頭盔的習俗判斷,確認它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有人稱之為“青銅武士”,共有兩尊形象相似,只是一尊束發,一尊戴頭盔。這一尊是束發武士。銅像的牙齒和眼圈是用銀鑲的,嘴唇、頭發等是用銅鑲貼,眼球是用象牙制成,鑄造工藝十分高明,人體雕塑精美,技巧嫻熟,不僅表現在雕像的整體形象,而且表現在每一個局部。關于雕像出自哪一位大師之手,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菲狄亞斯,有人說是畢達哥拉斯。
《哀傷的雅典娜》
這是1888年在雅典衛城巴特農神廟發掘的一塊浮雕板,上面雕刻著頭戴戰盔,手持長矛而立的雅典守護神雅典娜形象。因為雅典娜姿式是倚矛而立,故稱《倚矛的雅典娜》,她表情哀傷,也有人稱《哀傷的雅典娜》。這塊不大的浮雕,雕刻技巧相當高明,不僅人體比例表現準確,而且還成功地刻畫了人物的心理狀態。雅典娜的姿態自由舒展而優美,實在就是生活中一位高貴少女的情態。它預示著古典盛期雕刻藝術的到來。
米隆,古典初期的雕刻家。他的代表作品有《擲鐵餅者》,被譽為“體育運動之神”。
《命運三女神》
菲狄亞斯,古典盛期最偉大的雕刻家。他不僅崇尚寫實而且注重全面,在風格上追求古典理想美,他制作的一系列的戰斗狀態中的雅典娜。他設計了雅典衛城建筑,創作了衛城內大量雕刻和裝飾浮雕。他為巴底農神廟創作的雅典娜女神像高達12米。他為帕特農神廟的東、西三角楣所創作的高浮雕被當作古典雕刻最完美的標本,其中就有《命運三女神》。
《酒神狄奧尼索斯》
此外,《酒神狄奧尼索斯》和《馬頭》的殘片也均是帕特農神廟上的高浮雕。
《持矛者》
《束發的運動員》
《受傷的亞馬遜人》
與菲狄亞斯同時代的雕刻家還有波留克列特斯,他的代表作有《持矛者》,此外,他的作品還有《束發的運動員》和等幾件。
《赫爾墨斯與小酒神》
《克尼多斯維納斯》
普拉克西特列特斯,以柔美、抒情為特征。其名作有《克尼多斯維納斯》《赫爾墨斯與小酒神》、《克尼多斯的阿芙羅狄德》、《阿爾特彌斯》。
《受傷的尼俄柏的女兒》
作者姓名不詳,這是神廟山墻上的高浮雕的一部分,類似圓雕。
斯珂帕斯,他的雕刻傳達出一種內在的騷動和悲劇性的沖突。其代表作有《受傷戰士頭像》、《尼俄柏》、《狂怒的美娜斯》。
1世紀根據約公元前330年利西波斯原作創作
利西波斯,其認為人體與頭的最佳比例應為1﹕8,其擅長肖像雕刻并且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亞歷山大頭像》就是其創作的一件出色作品。
《赫格索墓碑》
赫格索墓碑是公元前5世紀末到4世紀初許多墓碑中最杰出的一塊。希臘貴族和平民死后都有建墓碑的習俗,碑上雕刻的大多是向死者告別的場面。在這塊碑上雕的是死者的形象。死者赫格索是普勒庫賽斯的女兒,科羅依博斯的妻子。她坐在椅子上,仆人打開首飾箱讓她挑選手飾。這件浮雕并沒有使人想到死亡,已故女子尚在人間,和人們一起生活,只不過顯得柔弱一些,好像支持不住,只好坐著。在主仆之間表現了一種若即若離、委婉動人的表情,令人感動。它體現了希臘人對待死亡的態度是很理智和冷靜的。
希臘化時期
隨著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帝國的不斷擴展,產生了希臘文化向東方的傳播以及與東方文化的交流,這一時期又稱“泛希臘時期”。
《薩摸色雷斯的勝利女神》是一件以神話為主題的雕塑,據說是為了紀念一次海戰的勝利而特意建造的。還有一些有關希臘世俗題材的雕塑,如《拳擊者像》、《挑刺的少年》、《醉婆》等等。而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作品在當時也是很流行的,出現了《小孩與鵝》、《努比亞少年歌手》等作品。位于小亞細亞的柏加摩斯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制作了一批紀念性雕塑。《殺的高盧人》、《垂死的高盧人》就是最著名的兩件?!秺W拉孔》就是這種風格的最著名的作品。此時的肖像雕刻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塑造形象的同時從具體個性出發,專注于表達對象的真實,注意人物內心世界的復雜活動。如《狄摩西尼像》、《安條克三世像》。
《勝利女神像》
這是希臘化時期留存下來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為稀世珍寶。作者已無從考證。又名為《薩莫色雷斯尼凱像》。尼凱是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傳說她曾協助宙斯戰勝提旦巨人,給人們帶來了勝利。在西方藝術中常以身生雙翼,攜帶橄欖枝的形象出現。雕像原先是安放在薩莫色雷斯島海邊的石崖上。傳說是紀念公元前306年國王德米特里戰勝埃及托勒密艦隊而建立的;也有考證是公元前2世紀作品,是公元前190年羅得島人民為戰勝敘利亞的艦隊而立的紀念碑。這座雕像整個動勢結構十分完美生動,雕刻技巧高超,雕像在形式上已轉向世俗化、戲劇化和形象的人格化,并以傳達人類心理和激情力量為其特征。雕像屹立海邊山崖之巔,迎著海風,那前傾展翅欲飛之態,被海風吹拂的衣裙貼著身體,可隱見女性人體的完美,衣裙褶紋構成疏密有致生動流暢的運動感,呈現出生命的飛躍。希臘雕像充滿著生命,即使殘缺也是活物,人們在想像中彌補了殘缺,獲得了完滿的審美享受。
《自殺的高盧人》
希臘化時期重要的藝術中心之一在小亞細亞柏加馬王國。在公元前241—197年間擊退了高盧人的猛烈進攻,為此,柏加馬王國建立了衛城,并在廣場上建立了勝利紀念碑性雕塑群像?!蹲詺⒌母弑R人》是其中的作品。作品表現被打敗的高盧人首領,為了不作敵方階下囚而受辱,勇敢而堅定地殺死愛妻之后自殺。這是一座震撼人心的悲劇性雕像。雕刻家著意刻畫自殺時的緊張瞬間,群雕采用各種對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立與垂下、生與死、動與靜、形體的仰與俯、正與側轉,構成了一座三度空間四面觀賞的組合雕塑形式,成為后來廣場雕塑像的范本。
《抱鵝的小孩》
這件作品出自希臘哈爾基頓的雕刻家波厄多斯之手,原作青銅,留存至今的這件是羅馬復制品。波厄多斯擅長于風俗題材雕塑,成為當時專門雕刻兒童形象而聞名的藝術家。波厄多斯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正是希臘化風俗性雕塑發展的時代,幾乎觸及到生活的各方面,從超凡脫俗的神性,開始表達最普遍的人性。特別重視真實地塑造人物形象,注重人的內在精神表現。從這個天真活潑的幼兒抱著有生命的鵝可見雕刻家對生活和人的理解,這是一組活靈活現的兒童生活雕像。雕刻技藝圓滿、完美高超。
《拳擊者像》
這是作于公元前1世紀的青銅原作,出自雅典雕刻家阿波羅尼奧斯之手。雕像表現一個在激烈的拳擊比賽中間坐下來休息片刻的拳擊手,他是位久經拳擊比賽的一位上了年紀的老拳擊手,形象顯得疲勞,從動勢和表情上看,他對自己能否取得勝利似乎缺乏信心,但顯得仍十分關注賽事,他裸露全身堅實的肌肉,雖然力健,但已有力不從心之感。雕刻家阿波羅尼奧斯在這件作品上顯示了高度的寫實技巧,人體的動勢,隆起的肌肉都符合人體的解剖,不僅外在形體真實,內在精神狀態也極其生動,富有人性和生命。他不是完美的神,而是有血肉、有情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