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和浩特正北40公里,大青山北麓,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南下呼和浩特咽喉,歷史上的北魏重鎮~
2武川縣,如今的農林牧大縣,一個盛產內蒙古三件寶,即“莜面、山藥、大皮襖”的地方~
3夏末秋初,沿呼和浩特~武川公路兩側,以及武川縣城周邊,油菜花、向日葵競相開放,還有土豆、莜麥、胡麻,一塊塊、一片片、一條條,五彩繽紛,縱橫交錯,鋪天蓋地~
4加上“十個全覆蓋”的美麗鄉村,更有快樂的人們,或匆匆路過,或專程造訪,駐足田間地頭,擺開各種造型,放飛歡樂心情,構成了一幅幅洋溢著浪漫氣息的田園詩畫~
5 朋友們,請!先欣賞片片,然后,請您嘗一嘗內蒙古特色、聞名遐邇的武川莜面宴哦~
6
35
36
溫馨提示:點擊圖片,欣賞更大原圖】
草原風http://blog.sina.com.cn/hhht001
夏末秋初,感謝朋友們蒞臨本博!感謝朋友們欣賞和支持 ~
祝福我的朋友們,秋日安祺,猴年吉祥,生活多彩,事事如意~
【內蒙古武川特色面食~莜面簡介】
“冷調莜面搗燒酒,山珍海味都不如。一口莜面一口酒,香得人們口水流。” 這是一首在內蒙古中部地區廣為流傳的順口溜。
莜麥盛產于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山西雁北地區和河北張家口地區,尤其以內蒙古武川莜面為最。
科學證明,莜面富含八種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豐富的亞油酸,高膳食纖維等含量為五谷之首,莜麥所含的維生素E、維生素B、維生素H都十分豐富,因其營養價值可觀,在減肥、降血脂、降血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療保健作用,集保健、營養于一身,老少皆宜,一直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風味食品。
莜面制作方法靈活多變,常在巧婦手下搓、推、搟、卷,花樣翻新。有五大系列,蒸、炸、汆、烙、炒,共有38個品種,其中蒸莜面有窩窩、馀馀(魚魚)、鈍鈍、餃餃、金棍、丸丸等各具特色17種做法。
莜面全席:共26種:窩窩、馀馀、鈍鈍、老鴉含財、金棍、報折子、圪團、貓耳朵、條條、丸丸、琳蝌蚪、海螺、二莜面、玻璃餃子、莜面餃子、插花片片、山藥馀子、螺絲卷卷、涼拌莜面、素炒莜面、炒揆類、回勺莜
面、煮馀子、油煎對夾、油煎合子、莜面拿糕等。
莜面有兩種吃法,熱吃和涼吃。食用時可用蔬菜及辣湯,冷調、涼拌;也可用熱羊肉湯、熟土豆拌吃。并可按各自口味,酸、辣、咸、甜自行調制。夾一筷子莜面,飽蘸自已調配好的湯料,細細咀嚼,一種特殊的莜面香味令你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