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文字禁錮的年代,好象魯迅先生的著作是允許看的,家中全集是沒有的,但那種單行本,白白地卻排滿了小書架的整整兩層,記憶中我應該是全部看過一遍,而且在其中還夾有一本周作人的書,顏色是那種深藍色,在一排純白色的書中顯得很是突兀,里面有一篇散文《烏篷船》至今還深深在腦海中存貯著,時常調出來回味時,依舊馨香得緊人。
怎么會突然想起這篇文章來了呢?是因為一首歌,一首原味中國風的《江南夢》,其旋律柔美動聽,朗朗上口,唯美動人,畫面感十足,且詩韻即古典又頗具現代感,在描述江南美景的同時,演繹了一個如歌如泣的愛情故事,那凄婉的美直透心底,讓人心馳神往。盡管有花,有笑。
杏花春雨江南,煙波槳聲中,烏篷船搖曳一江春水,那岸邊花兒的一縷暗香,靜靜地飄落在青石鋪就的小巷中,小巷深處,花兒開正俏,濛濛細雨中,一襲長裙,眼角含情,款款的人兒等著燕子歸來,杏花雨化為守望的淚,小橋流水人家,清風拂面纏綿;搖過了匆匆歲月情,繞過了蔓蔓牽牛花,癡狂,寂寥,你是否也會想念我的好。一曲江南春夢中,只想讓你看見我笑中的淚。這眼前的山山水水,能否把你我伴隨。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江南春,江南夢,古今多少神筆,畫不盡這青山綠水的妖嬈;歷朝多少詩篇,寫不盡那曲徑幽靜的遐想。那江南的細雨,輕盈空靈,似霧似煙,如夢如幻,“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伊人雖有花兒對“我”笑,但那心中的痛和無望的期盼,終會隨那消逝的歲月“重到須驚”。
江南雨,江南情,這江南的美景只存貯在夢中,江南夢,長相思,潤了大地,濕了杏花,無奈的距離,遙遙千里,只把那縷縷情思化入洞簫箏聲,化入花兒朵朵,在那深巷的空中游蕩。烏篷船上點點的星火,也只似乎讓人半夢半醒地看見滿滿地無望,且罷且罷,懸腕落款,畫盡山山水水,依舊是“江楓漁火對愁眠”。
這歌實在地好聽,民族本色,音樂配器都屬上佳,加上納蘭那純美的聲音,是而今不可多得天籟,讓你在江南的韻律中,仿佛能嗅到雨巷中的丁香,看見油紙傘下踟躇的惆悵,在夢中婉轉縈繞,隨著滴滴情雨打濕眉梢,在這濛濛煙雨中,幽幽地遠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