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股價波動的基本原理
谷為陵
我在上篇博文談到了寫書的經歷:“我是循著‘論點——論據——新論點——新論據’這根無限延伸的鏈條向前探索的,最終我要找到一個最初的出發點,那就是問題的原點,也許就是真理的藏身之地。”
那么,這個問題的原點是什么呢?經過多年的探索,我發現股票投資與交易的核心問題,就是股價緣何波動,或者說是什么因素決定股價波動,這就是問題的原點,或者說本源問題。問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么呢?
我說過,關于這個問題可是困擾了我好多年。當機構操盤手的時候,我認為是資金面決定股價波動,因為哪個莊家的實力強,哪只莊股就漲得猛,而實力差的弱莊,股價就是搞不起來,但是,離開基本面支撐的強莊股,因失去了流動性,也會將莊家吊在了高位,最終引發莊股的崩盤,看來,資金也不是萬能的。莊家時代結束后,市場進入了價值投資的探索時期,在這個時候,我曾經認為基本面將最終決定股價波動,因為確實有一些績優股、成長股之所以成為大牛股,是與其基本面向好相關的。但事情并未這樣簡單,我發現在很多時候,股價上漲與基本面的關系又不大,比如,題材股、概念股的上漲,與基本面的關系不大,特別是那些次新股的暴漲,往往找不確切的基本面的原因。另外,我還發現,個股股價波動,還與大盤的漲跌有關系,特別是與大牛市與大熊市的相關性極高。再者,股價波動還與技術面的趨勢、形態、量價關系也有關系。總之,有眾多的因素能夠影響股價的漲跌,甚至決定股票是否走出主升浪與主跌浪。
事實上,在這個股市里,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往往側重于以上談及的某一種理念與方法,比如,價值投資者就崇尚基本面分析,而短線交易者則注重技術分析,莊家與跟莊者則醉心于籌碼類的博弈技巧,等等。但我不滿足于以上各種的單一的理念與方法,我想得出一個完整的結論。通過歸納,我總結出了影響股價漲跌的五種主要因素,它們能夠共同對股價起作用,我稱之為“五面”:基本面+市場面+技術面+大盤面+股性面。
但是,找到這“五面”還是不夠的,因為這“五面”僅僅是表象,而非本質,我還必須找到這“五面”背后的根本力量。最終,我發現了整體價值論:整體價值=內在價值+投機價值。通過整體價值論,可以完美地將“五面”統一在一起,并且推導出影響股價的各種力量的強度,最終可以評判股價是否合理,指明了選股與操作方向。我用整體價值論對于歷史上的暴漲股、大牛股、黑馬股以及暴跌股、大熊股進行了反復的驗證,發現整體價值論可以充分應用于股市實戰之中。
唯一令我困惑的是,我認為整體價值論是一個描述與解釋股價波動的一個簡明有效的理論,但我窮盡大師們的著作與訪談記錄,卻沒有發現那些投資大師們涉及過這個問題,我發現他們一般只重點研究某一個“面”,并以此發展出相應的投資方法。比如,彼得林奇只研究基本面;索羅斯的操盤手尼德霍夫對于技術面非常下功夫;利弗莫爾對于市場面研究得很精到,善于抓熱點;而羅杰斯呢,則是分析大盤面的高手,非常善于抄熊市底部,如,曾經抄底瑞士股市而在兩年內暴賺6倍,1999年炒底上海B股在兩年內暴賺十幾倍。我很奇怪,難道他們真的只是“一招鮮,吃遍天”嗎?他們難道不對股價波動的本質進行全面研究嗎?或者,他們也許做過全面研究,但只不過不說出來罷了。
但我最終看到了巴菲特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在2012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結束后的訪談中,巴菲特說:“投資只需要學習兩門課程就可以了,一門是如何評估企業價值,一門是如何看待股市波動。” 所謂“評估企業價值”,就是分析內在價值,體現為股票的投資性;而“如何看待股市波動”,就是評判投資者對于股價的看法,它是由大眾心理造成的,體現為股票的投機性。巴菲特的這句話,實質上就談到了股票投資與投機的根本問題,即,既要分析股票的內在價值,也要分析股票的投機價值,而這正好是我的整體價值論所得出的結論。看來,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絕非一個工匠型的人物,應該是極富思想性的,值得我們虛心學習。
我自認為探索整體價值論這個原點問題,它恰如宇宙學探究大爆炸的奇點一樣,是有很大的意義的。兩者可以簡單類比一下:一個比電子還小的奇點的大爆炸,最終形成了整個宇宙,整個宇宙是如此的豐富多彩,有有形的星系、恒星、行星、基本粒子、生命,也有無形的能量、信息,它們形成了一個整體,永遠處于變化之中;而整體價值論這個原點,最終派生出紛繁復雜的各種各樣的投資理念與投資交易方法,它們雖然變化多端,但這些理念與方法又都可以統一于整體價值論之中。
統一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統一,才會將原點問題與派生出的現象融合在一起。就像自然界存在四種基本力,物理學家絞盡腦汁想將其統一起來,建立一個統一場論,這也是愛因斯坦的最終夢想,但這個夢想至今還未實現。但我以為,統一場論肯定是存在的,因為整個宇宙本來就有一個確定性的來源,宇宙中所有的東西,包括四種基本力,原本都是統一在那個小小的奇點之中的。我想建立一個股市的統一場論,最終我提出了股市整體論,其中的整體價值論可以將內在價值與投機價值統一起來,而整體操作論,又可以將價值投資方法與價格投機方法統一起來。
整體價值論劃分出了投資與博弈的邊界,它可以大致告訴你什么時候是投資,什么時候是博弈,這兩種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投資可以買入后長期持有,分享企業成長收益,投資是共贏的,沒有誰勝誰的問題;但博弈是不能這樣做的,博弈的本質,就是猜測對手的想法與行動,最終戰勝之,所以,博弈是單贏的,是零和游戲。從本質上看,博弈類似擊鼓傳花的游戲。具有博弈價值的股票,股價是在內在價值之上運行的,是沒有長期價值的,適合于短炒,而非長期持有。
我在前面的博文中系統地闡述了引發股價上漲的各種動力,從動力的性質看有三類:一是因內在價值低估形成的估值修復力,二是因內在價值成長形成的內在價值增長力,三是因投機價值增長形成的投機價值增長力。從動力的作用方式看有四類:原動力、持續作用力、新作用力、阻力,其中的阻力可視為作用力,但不應歸為動力之類。
在系統性地了解了引發股價上漲的各種動力后,下面我們就可以對于股票進行分類,特別是對于大牛股進行分類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