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年前,當李振慶和高爽在緬甸看到一塊2噸重的玉石時,感覺那正是在“青埂峰”下等待他們許久的“通靈寶玉”。李振慶和高爽是中國的玉石雕刻大師,他們一直想以玉石為畫卷雕刻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不過,玉石做的“紙張”太難找,他們為此耽擱了六七年。最終,天賜良玉,工美集團的設計團隊和數位玉雕大師經過四年打磨、鐫刻、細琢,終于將這幅中國的傳世名畫用珍貴的翡翠進行華美的展現。在剛剛揭曉的2012中國玉(石)器“百花獎”上,翡翠玉雕《清明上河圖》摘得特等獎桂冠,并在北京天壇工美大廈展出。評委認為,作品的動人之處在于“天人合一”。
這件巨雕上面共有各種人物600余人,船20余艘,房屋樓閣30多棟,而浮雕、微雕和線雕的手段則讓這幅“長卷”更為栩栩如生。